張柱英
摘 要: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信息時代,電子產(chǎn)品廣泛應于人們的生活、學習之中。其中計算機已經(jīng)成為我們?nèi)粘I?、工作、學習的必需品,是我們的好伙伴、好幫手。計算機的普及,更突顯出它的重要性,我們?nèi)粘I畹母鱾€領域都離不開它;計算機并不稀奇,卻不是人人都會用;為此,我們國家在義務教育階段開設的信息技術課便成為我們普及計算機教育的新起點。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堂實踐;學案
對于小學生而言,計算機是他們非常喜歡的,對他們有足夠的吸引力,尤其是電子游戲。也正因為游戲的魅力太過強大,家長們幾乎站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堅決制止和禁止孩子玩電腦,甚至于將“計算機”列為“危險物品”,想以此斷了孩子們玩電腦的念想。
慶幸的是:義務教育階段要求所有學校必須開齊開足我們的基礎課程,《信息技術》這門課程又讓孩子們欣喜若狂,點燃了心中希望。他們毫不掩飾對這門課程的鐘愛,每周一節(jié)課,孩子們總是期待著上信息技術課的那天。每一次當我走進教室,對他們說:“請大家安靜、快速排好隊,我們?nèi)ノC室上課”的時候,緊隨而來的就是瘋狂的歡呼聲。這足以說明他們對信息課的期待,即使一部分同學期待的是:等我完成老師的上機練習任務,或許有機會可以悄悄的玩會兒游戲。無論孩子們期待的目的是能學點什么或者是可以玩點什么,我都想讓他們從我的課堂獲取到知識,有用、有益的知識——學會信息技術的常用操作技能。為了讓孩子們把從這門課程中學到的知識、技能用到自身的實踐中去,親自感受到信息技術的有用之處,這需要老師花更多的心思去設計教案,做足課前準備。
從自身教學經(jīng)驗出發(fā),我認為在從事信息技術的教學工作中,需要注重以下幾點。
一、做好上課的準備工作——備好教案
通常老師們都會在上課前進行備課,對每課上的內(nèi)容進行熟悉、疏理,準備一些課堂實例。針對孩子們?nèi)菀壮霈F(xiàn)的問題進行強調(diào)。在備課的過程中,完全體現(xiàn)出老師的課堂安排,我打算怎么講怎么上課,在教學流程中都會一一體現(xiàn)出來。備課成為了老師們的“內(nèi)心戲”,主角是自己。面對不同的年級、班級、學生,我們備課時準備好的教案在“實戰(zhàn)”教學中未必能100%的實用,怎樣備好實戰(zhàn)教案呢?我認為在備課中除了要備好教材、學生、教學硬件和軟件、教學方法以外,更要注重以前忽略的兩點:
(1)備好教學評價。小學信息技術課不同其他課程的一個方面就是評價考核(因為我們沒有作業(yè)環(huán)節(jié)批改),在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必須對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進行評價。通過評價了解教與學雙方的信息,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調(diào)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zhì)量。根據(jù)要求,信息技術教學評價可以從認知、操作兩方面進行評價,本人更傾向于重點評價操作技能水平。
(2)備好課后反思。實踐教學中,課堂教學很難完全按備課計劃(教學過程中的安排)進行,因此課后反思環(huán)節(jié)就成為了我們進行自我改進和完善備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會在每節(jié)課后把各班的課堂實際情況記錄下來,哪個班哪個知識點沒講到,哪個班的學生在實踐練習中存在什么問題,哪幾個班有共同的操作技能問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喜歡哪種教學手段……課后反思,是自我反思真實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讓自己有個清楚的認識,從而不斷的完善課堂教學,補充備課,更益于我們開展教學工作。
二、要讓學生上課有事做——準備好每節(jié)課的課堂練習任務
讓孩子們充分的動手參與,在實踐中掌握技能,這是我個人的教學目的。課堂練習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部分,有效的練習既能鞏固知識、掌握技能,又能啟發(fā)思維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常用的基本操作都需要在反復的練習中才能熟悉和掌握,因此,學會一些知識,必須多加練習,技能在練習中才能提升并發(fā)揮它的作用。在課前需要精心準備出能激發(fā)學生思維又能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練習任務,讓孩子們在完成課堂練習任務的過程中,自己領悟到知識的用處。
在學生動手參與完成課堂練習任務的過程中,要做到這幾點。
1.課堂練習任務不單一(準備多個練習任務和素材)。課堂練習的任務要精心設計,每個任務各有側重點,針對孩子們存在的問題,老師要提供不同的課堂練習任務。對學生易掌握的內(nèi)容少練,不易掌握的內(nèi)容要多練;對動手操作稍弱的孩子布置稍簡單的練習任務,對動手操作能較強的孩子可提供多項選擇(多個任務),這樣既可以讓每個孩子都動手參與練習,照顧到孩子們的個體差異,又能保證課堂練習的效果。
2.整合教材內(nèi)容。小學的孩子大多喜歡美術課,在我們學習信息技術中“畫圖”這塊的內(nèi)容時,我們就可以結合美術課的題材,讓孩子們在學習中去體驗用“畫筆”和“鼠標”兩種不同工具畫出的不同效果;也可以讓孩子們自己參與設計微機室的墻壁裝飾圖。在學習“word”部分時,讓孩子們進行作文排版、制作班級課表、設計賀卡……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孩子們動手參與的熱情,又能讓他們在學習、練習的過程中完成練習任務。讓孩子們親身體驗并感受到信息技術的實用性,把書上的知識變?yōu)樽约旱?,讓計算機成為自己的學習伙伴。
通過我的教學實踐,我認為要上好小學的信息技術課,要讓課堂成為有效的課堂,老師要做足各項準備工作,同時要有更多的退讓。我們需要讓學生掌握更多的信息技術知識,讓他們?nèi)ビ脤W到的知識,那就需要給孩子們多些的練習時間、機會;在操作實踐時,我們不要再占據(jù)課堂的主導權,也盡可能的少的進行課堂演示,多讓孩子們自主操作練習。當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共同存在的問題時,在課堂展示和評價的時候,再進行統(tǒng)一的演示和說明。只有孩子們能夠在課堂上掌握操作技能,學會信息技術知識,我們的教學才是有用的,課堂才是有效的。
參考文獻
[1]呂海民.重培養(yǎng)興趣重技能訓練重實際應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圍繞“三個重心”提高能力的實踐與研究[J].浙江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03,04.
[2]林常青.小學信息技術學科拓展性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J].浙江教育技術,2015,04.
[3]鄭玉濤,彭慧.關于小學信息技術學科評價的思考[J].教學與管理,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