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敏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已經得到了顯著提升,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現階段,我國教育的天平依然是不平衡的,在教學條件較差的農村學校,小學數學教學的發(fā)展是很遲緩的,這不僅對農村教師教學的有效開展造成了十分消極的影響,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農村學生的學習興趣、阻礙了農村學生數學能力與素質的發(fā)展。那么,究竟如何改變這種狀況,讓教師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快樂地進行學習呢?基于自身經驗談談具體的策略,以期能給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進步帶來一些幫助。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快樂教學
一、基于教學實況,創(chuàng)設適宜的情境
教師在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的時候,應盡可能地讓其在實用的基礎之上,還要有趣,因為唯有“實用”和“有趣”并舉的教學情境,才能切實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才能使其輕松、快樂地投入到日常的學習之中。此外,教師如能在具體的教學中適當引入情境,還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趣味性,與此同時,還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從而能促使其以更加積極的狀態(tài)參與數學學習。比如,在學習乘法運算的時候,教師不妨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這樣的情境:六個鐵籠子各鎖著三只吐著舌頭的阿拉斯加犬,彼時,這些阿拉斯加犬的腦袋正探在籠子外邊,看起來非常呆萌可愛。這時,教師不妨先引導學生基于先前學過的加法知識對阿拉斯加犬的數量進行計算,即3+3+3+3+3+3=18(只),然后再引導學生利用剛學的乘法法則對阿拉斯加犬的數量進行計算,即3×6=18(只)或6×3=18(只)。眾所周知,喜歡小動物,尤其喜歡外形可愛的小動物是小學生的天性,所以教師利用阿拉斯加犬的圖片引導學生學習,必然能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能促使其快樂的學習。另外,由于有圖片作參考,學生在計算完畢以后,還可以基于圖片對自己的計算結果進行檢查,繼而能促使其更好地學習和掌握乘法運算法則。
二、基于教學實況,實施有效的提問
古語有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痹趯嶋H的課堂教學中,提問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法寶,同時也是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快樂學習的重要手段。不過,教師要想充分發(fā)揮出“提問”的積極作用,就必須把握好提問的時機,即教師要基于學生的疑問點向其提問,然后再通過適當的引導,以及師生、生生間的討論,幫助學生徹底解決掉相應的問題。這樣做,能夠使學生切實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從而能有效加深其對相應問題的印象,切實提升其數學水平與素質。具體來說,教師應當基于以下幾方面向學生提問:其一,問題的設置一定要得當,對此,教師可以依循“跳一跳,摘果子”的原則去設置問題。此外,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間的個體差異予以重視,尤其在面對學困生時,教師一定要將問題設置得簡單、基礎一些,以便能幫助其樹立起學習的自信,繼而使其能以積極、快樂的心態(tài)對待數學學習。其二,教師的提問態(tài)度一定要溫和友好。在課堂教學的提問環(huán)節(jié),教師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態(tài)度,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以期許、友好的表情去對待學生,這樣一來,學生才能以比較積極的態(tài)度去回答教師的問題,并且會在教師期許的目光下,努力地對問題進行思考。此外,教師在對學生提問的時候,應予以學生較為充裕的思考時間。無數的教學實踐表明,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向學生提問以后,幾乎鮮少會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而是會要求學生即時作答,如果學生答不出,教師大多會替相應的學生回答,或者直接將相應的問題,丟給另外一名學生。這種提問方式不僅會嚴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也會嚴重阻礙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所以,在真實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提問之后,留出一部分時間讓學生進行思考,然后再找學生回答問題,如此一來,學生的答題質量必然會有較大的提升。
三、基于教學實況,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現今小學數學教學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合作學習的背景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均可獲得切實有效的發(fā)展,與此同時,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也能得到明顯提升。此外,通過合作學習,學生的個性以及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切實發(fā)揮,這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從而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學生快樂地去學習。不過,為了能有效發(fā)揮出合作學習在教育教學上的價值,切實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教師應注意以下兩點:第一,在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輪流扮演小組合作學習中的角色,如,甲同學在A問題的研究中扮演了操作者的角色,那么其在B問題的研究中就可以扮演檢查者,這樣一來,學生才能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切實有效的錘煉。第二,教師要盡可能地給足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以便所有學生都能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充分表現自己。
總而言之,為了使農村小學生能夠高效、快樂地學習,廣大農村小學教師,應當定期對自己教學狀況進行反思,并及時地對自己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優(yōu)化。此外,在課余時間,教師還應自覺、主動地進行“自我充電”,借此來提高自己的執(zhí)教能力與素質,以為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基。
參考文獻:
[1]侯軍霞.新課程理念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農村教育,2018(6):44-45.
[2]林玲.提高農村小學數學教師課改執(zhí)教能力的策略探析[J].教育觀察,2018,7(2):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