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欽可
摘 要: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教育教學的成功是離不開好的班級管理與教學成績,更離不開班主任與科任教師之間的默契合作,尤其是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更要求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形成親密的合作關系。新形勢下,為實現(xiàn)學生全面而個性的發(fā)展,科任教師在與班主任的合作過程中,要有效地針對教育教學問題進行觀察、理解并解決,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
關鍵詞:科任教師;班主任;有效課堂教學
科任教師與班主任因為一起教育一群共同的學生而存在著一種天然的合作關系,在具體的合作育人過程中,也必然會因為各種原因而產生各種問題與矛盾。如何解決在科任教師與班主任合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對改善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的合作關系,促進合作育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率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科任教師與班主任合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1.科任教師與班主任對合作育人意義認知的欠缺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科任教師常常只關注自身教授的課程,如何提升該科目的教學成績,對與班主任的交流,往往只是反映一下課堂紀律或者作業(yè)上交情況,除了在教學方面的合作,基本上對其他方面的合作沒有意識或者極少數(shù)有合作意識。而班主任也往往以為自己的職責就是負責對學生、班級的管理,與科任教師之間的交流多數(shù)時候只是一些零碎信息的溝通,很少有更進一步的合作??迫谓處熢谂c學生溝通交流中,多數(shù)將精力放在學習方面,偶爾會提及思想道德,對于其他方面基本上為零。大多數(shù)科任教師與班主任都是各司其職,科任教師負責教學,班主任負責班級管理,互不干涉,各為其政。
2.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互相不夠信任與理解
在班級管理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了問題,通常科任教師都會主動去找班主任來解決問題;而班主任遇到關于班級管理的難題時,往往都會去找其他班主任詢問解決,而不是去找科任教師。另外,科任教師與班主任在合作育人的主動性上也存在問題,科任教師認為,班主任作為班集體的直接領導者與管理者,應該主動向科任教師了解班級管理與教育教學情況;而班主任則認為,科任教師應該主動向班主任反映班級管理與教學情況,主動與班主任討論學生在班級學習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于班級活動,多數(shù)科任教師很少參加,關于學生的思想狀況,科任教師也很少會積極與班主任溝通。
3.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缺少了互相合作的組織保障
一個班級包括語文、數(shù)學、英語、道德與法治、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綜合實踐等加起來數(shù)十位科任教師。班主任在與其協(xié)調的時候就有一定的難度,尤其是對一個班級中資歷很淺的年輕班主任,其與年齡和閱歷較大的科任教師之間,協(xié)調工作的時候就更不容易了。年輕、資歷淺的班主任就會顯得人微言輕,在班級管理與教育教學上的意見與觀念就難以得到重視。
二、促進科任教師與班主任的合作,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
1.促進科任教師與班主任的合作
科任教師與班主任共同承擔著育人的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實踐意義,必須加強引導,以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建立和完善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的合作交流平臺,班主任要善于團結各科教師,充分認識到各科教師積極主動參與班級活動的意義,多與科任教師進行思想溝通,主動向各科教師通報班級內的情況,在具體溝通中也要虛心聽取各科教師的意見,尊重科任教師,盡可能地幫助他們樹立起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科任教師要從大局出發(fā),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支持班主任工作,在具體工作中要有責任感,積極發(fā)揮教師的表率作用。就目前來看,雖然大家都能夠意識到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的合作育人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沒有采取相關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機制來促進合作,單純地依靠科任教師與班主任的自覺意識來達到合作育人目的,是很難達到預期效果的。因此,學校應該建立起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的合作交流平臺,使科任教師與班主任之間的合作育人得到很好的保障。
2.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小學生健康發(fā)展
首先,從觀念、態(tài)度上慎重對待教學目標的制訂,做到教學前心中有譜;其次,目標的制訂要具體可行,且兼顧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tài)度等不同方面,尤其要體現(xiàn)出科任教師對于數(shù)學教育的獨特理解與準確把握;最后,科任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心中有目標。時時以預設的目標為指針或參照物,觀照目標的真實達成度,并對教學作出有針對性的調控,不斷引導課堂向著預期的目標進行。作為對課堂教學最直接的規(guī)劃者,科任教師在考慮好教學目標確立、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同時,更要考慮怎樣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把計劃付諸實施。不能隨意否定過去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且也適應當前教學實際的觀念、模式,應該對學生究竟是怎樣認識教學內容的內在原理進行認真研究,從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認識的一般規(guī)律出發(fā),選擇恰當?shù)男问絹斫M織和展開教學。如采取比賽的形式,有效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挑戰(zhàn)自我熱情的形式,從而引導他們自覺投入到新的學習和研究過程中來,效果也很好,而且節(jié)省時間,真正提高了課堂的效益。
參考文獻:
李高均.淺談科任教師如何進行有效教學[J].時代教育,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