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娟
(鄭州旅游職業(yè)學(xué)院 基礎(chǔ)部,河南 鄭州 450009)
《謎一樣的雙眼》故事本身很簡單:退休檢察官埃斯波西托希望將他25年前經(jīng)手并因此而改變了他的人生的一起入室奸殺案寫成小說并付梓出版,為此他回到了布宜諾斯艾利斯,首先找到了當年的女上司兼戀人艾琳,最后他造訪了當年受害者莉莉安娜的丈夫莫拉萊斯。也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他居然意外發(fā)現(xiàn)了當年被抓又遭法院高層非法釋放的罪犯最后的下落。整部影片以埃斯波西托、莫拉萊斯、艾琳這三位主人公的追溯為線索,使往事再現(xiàn):平行回放了25年前案子的偵破經(jīng)過以及埃斯波西托與艾琳沒有說出口的愛(TEAMO),當然還有25年后男主人公埃斯波西托對當年未了情的試探迂回,還有莫拉萊斯對自己人生道路的抉擇。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間無涯的苦難,通過斗爭把它們掃清,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這是莎士比亞借哈姆雷特之口表達了他對人生的終極思考,在人生的岔路口,需要哈姆雷特做出抉擇。在電影中當案件發(fā)生,面對重重阻撓,挺身而出還是退縮?遺忘還是堅守?這是擺在埃斯波西托和莫拉萊斯面前的一個選擇題。
25年前的一個早晨,一位美麗的姑娘在家中被殘忍地殺害,傷痕累累且遭到了嚴重的性侵。25年來,埃斯波西托一直對當年自己經(jīng)辦的這件舊案耿耿于懷,在他和自己的搭檔山德瓦執(zhí)著地調(diào)查和追蹤下,他從受害者家中的眾多照片中,找出一雙對被害者充滿迷離和渴望的眼睛,并依此最終鎖定了嫌犯高莫茲。但是從接案到查案到結(jié)案的整個過程都幾經(jīng)波折,一直遭高層破壞和威脅,即便如此埃斯波西托和他的搭檔也從沒有放棄,他和同伴山德瓦歷盡千辛終于抓獲了嫌犯。當他把這個消息告訴仍在火車站苦苦等待罪犯的莫拉萊斯時,莫拉萊斯掩面哭泣。這時的鏡頭是個遠鏡頭,拍攝的是他們的側(cè)面,畫面充滿了蒼涼感,也凸顯了當事人的心境,這時距離案發(fā)已然過去一年多了。
本以為這就是故事的結(jié)局,因為就抓捕和定罪的過程而言,影片已然不失為一部精彩的懸疑片,不過這部影片的精彩才剛剛拉開序幕,這部分只是整部影片的開端。事件的發(fā)生永遠不能脫離其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會直接影響,甚至左右事件的走向,在這部影片中尤甚。這一案件發(fā)生在1974—1999年的阿根廷,那時的阿根廷正處在其歷史較黑暗的一段時期,社會動蕩不安,政權(quán)頻繁交替,上層社會忙著爭權(quán)奪利,法律的公正不能完全得到保證。嫌犯莫高茲入獄后因為其特殊的本領(lǐng),很快被無罪釋放,并搖身一變,成為手握武器之人。在影片的第83分鐘,在法院逼仄的電梯間:莫高茲居前給手槍上膛,面部表情冷漠而狠辣,艾琳和埃斯波西托則居后緊靠電梯墻壁,情緒行將崩潰,整個過程沒有一句臺詞,只有手槍上膛的咔嗒咔嗒聲和電梯下滑的摩擦聲,氣氛緊張而詭異,時間幾乎凝滯,仿佛下一瞬莫高茲就會轉(zhuǎn)頭槍殺他們。但是莫高茲就像玩弄爪間的老鼠一樣,時刻用利爪撥動埃斯波西托緊張的神經(jīng)。當觀眾以為莫高茲會放過埃斯波西托的時候,莫高茲的瘋狂報復(fù)卻如暴風(fēng)般席卷而來,莫高茲的爪牙橫沖直撞闖進埃斯波西托的家,沒有碰見外出的埃斯波西托,恰逢山德瓦在其家中。為了保護埃斯波西托,山德瓦放倒了照片,莫高茲的爪牙誤將山德瓦當作埃斯波西托,山德瓦因此喪命。山德瓦的被殺使得埃斯波西托不得不帶著噩夢遠離愛人、遠遁他鄉(xiāng),在不安中度過了自己最好的年華。正因如此,影片的開頭,埃斯波西托在半夢半醒之間寫下了“我害怕(TEMO)”。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初衷和信仰,25年后,他重回舊地,尋找最后的結(jié)局。在農(nóng)場,他不顧莫拉萊斯“這是我的人生,不是你的”“把一切都忘了”的吶喊,最后偷偷返回莫拉萊斯的家,找到了使他的前半生變得暗淡的答案。
是什么讓一個勢單力孤的人變得強大,敢于對抗整個高層,即便是面對死的威脅也要苦苦尋覓答案?那一定是超越了個人得失的信仰——正義。它不僅意味著法律的公正,還包含了人類共通的道德和良知,它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以及還歷史以真相的責(zé)任感。思想家柏拉圖曾經(jīng)說過:“各盡其職就是正義?!庇辛苏x的信仰,哪怕身處“什么都不能做”的慘境,也能讓個人在吞噬一切的黑暗中看到丁點亮光。在理想和信仰的支撐下,縱然形單影只,也能堅守最初的衷心,以天下為己任,始終向前。正義是人類社會普遍認為的崇高的價值,它是公正的、合理的,它促進個人和社會的進步,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趨勢,滿足社會中絕大多數(shù)人最大利益的需求,它擁有著絕大多數(shù)人的支持。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讓埃斯波西托從害怕(TEMO)走向了愛(TEAMO),走向了無所畏懼的明天。
一樁意外的謀殺案改變了幾個人的生活,時光幾度更迭,但是他們的愛和恨都被困在原地:慘死的姑娘、枉死的朋友、沒有被伸張的正義、來不及開始的感情,都是過去的事了。銀幕上“過去”是主角,“當下”是陪襯。他們?nèi)匀换钤凇斑^去”,“當下”只是為了證明和陪襯他們的“過去”。埃斯波西托一直有個疑問:人要怎樣生活,人生的意義是什么,一個人能不能過虛空(empty)的生活?25年后,他通過莫拉萊斯找到了答案。
男主角之一莫拉萊斯是銀行的一個小職員,有著美麗的妻子,生活原本平凡而幸福,原本生活可以這樣一直延續(xù)下去。但是不幸突然降臨,美麗的妻子在家中被奸殺,傷痕累累,死狀極慘。他無法接受現(xiàn)實,他不能忘卻妻子,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里,他每周都去兇手可能露面的火車站等待。他最害怕的就是遺忘,遺忘在他看來就是罪惡,就是對妻子的不負責(zé)任。他對偶遇他的埃斯波西托說:“最糟的是我開始遺忘了,我必須不停地提醒自己,每天如此。被殺那天她給我沏了一杯檸檬茶,我整晚都在咳嗽,她說喝茶會好些,我凈記得這點蠢事,明白嗎?之后我開始懷疑,我不記得茶里究竟是檸檬,還是蜂蜜。我也不知道這究竟是記憶,還是我殘存的虛幻的妄想。”
在卡夫卡的寓言故事《中國長城建造時》中,在遙遠的東方,中國皇帝的皇宮巨大無比,大到要走出去就要花費一個人一生的時光,于是乎皇帝發(fā)布的命令還沒有傳出皇宮,皇帝就已經(jīng)仙逝。新的皇帝登上皇位,改朝換代,老皇帝發(fā)出的指令當然也作廢了,但是送信的人不知道,他仍然活在“過去”的時光里,執(zhí)行著早已經(jīng)作廢的使命。莫拉萊斯便是如此,他永遠活在了與妻子相處的最后時光,他的生命在那一刻永遠停止了,從此他只為復(fù)仇而活。妻子早已故去,他本可以有新的生活,但是他卻把自己囚在了25年前,執(zhí)著于過去,沒有未來。似乎對他而言,忘記過去就意味著對妻子的背叛。莫拉萊斯要為妻子的慘死討一個滿意的說法,司法機關(guān)的不作為卻摧毀了他原本正當而合理的希望。所以他用屬于他的獨特方式,執(zhí)行了本該由司法機關(guān)執(zhí)行的懲罰,為此,他甚至遠離故土,遠離人群,隱居在荒涼的農(nóng)場中。25年后,面對突然來訪的埃斯波西托,他隱晦地說他已經(jīng)對當年逍遙法外的兇手進行了懲處,并多次勸告埃斯波西托說“忘了這件事吧!忘了它!我就是射他四槍又怎么樣?這是我的人生,不是你的”。言辭間急于讓埃斯波西托離開。也許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在回去的路上埃斯波西托突然明白,莫拉萊斯在撒謊,再次折返看到令他震驚的事實,莫拉萊斯把莫高茲私自監(jiān)禁在自己的后院,并執(zhí)行了終身監(jiān)禁。當埃斯波西托再次看見殺死山德瓦,并使得自己遠遁他鄉(xiāng)的莫高茲,他的仇恨仿佛已淡,他的震驚來自于他看見的情景而非莫高茲本人。更令觀眾意外的是,四目相對,首先開口的居然是莫高茲,兇手面對埃斯波西托說的那句話令人毛骨悚然:“求求你,告訴他,讓他至少跟我說說話。求求你了?!边@種“無盡的無言”比那所謂的“四顆子彈”的報復(fù)更具殺傷力。這時鏡頭翻轉(zhuǎn)由牢籠內(nèi)向外拍攝,仿佛在牢籠里的還有莫拉萊斯和埃斯波西托。莫高茲被關(guān)進了有形而有限的牢籠,執(zhí)行者是莫拉萊斯。莫拉萊斯和埃斯波西托被關(guān)進了無形的牢籠,執(zhí)行者是他們自己。相同的是,他們的牢籠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過去”。這時,莫拉萊斯說出了一句意味頗深的臺詞:“我想起了你說的人生……”看來他自己也很疑惑,他的人生意義何在,他的人生是否有意義?癡情的莫拉萊斯永遠活在了回憶里,沒有未來,這樣的生命就是虛空(empty)吧。
我們每個人之所以成為區(qū)別于他人的獨特存在,是因為每個人身后的過去是與眾不同的,正因有了昨天的自己,才成就今天的個人?!白蛱臁苯?jīng)歷的所有都會影響“當下”的每一個選擇。人應(yīng)該怎樣處理“當下”和“過去”的關(guān)系?當我們被“過去”羈絆,我們是應(yīng)該選擇遺忘,還是邁步向前,哪一個更有意義?這是由電影衍生出的一個問題。中國影片《老男孩》也涉及了與此類似的問題,“老男孩”要生活下去就要面對不堪回首的過去,他認為即便是野獸也應(yīng)該有活著的權(quán)利,為了活著,他請催眠師將其催眠,讓他忘記過去,把“來路”堵死,只留下“去路”,不要“過去”只要“當下”?!独夏泻ⅰ吠胧降慕Y(jié)局告訴我們:“過去”雖然永存,但是記憶可以消滅,進而便可以否定由“過去”所帶來的所有道德難題。如果莫拉萊斯和埃斯波西托能忘記“過去”,放下所有的道德包袱,他們的生活定然會是另一個模樣,而非數(shù)十載的“虛空”。
很多人批評電影大團圓的結(jié)尾很老套與俗氣,但是也不失為一種對人生頓悟的詮釋。人的心魔消弭之時,人生的色彩也會變亮,“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人到暮年的埃斯波西托感嘆“我的人生偏離了方向”,他曾這樣描述莫拉萊斯對妻子的愛:“他愛得如此之深,妻子的死令他舉足不前,如同被困在了時間的牢籠里。”這又何嘗不是埃斯波西托對自己情感的暗喻?艾琳在與埃斯波西托共事的過程中,互生情愫,但是埃斯波西托不敢正視自己的感情。電影用了監(jiān)獄長的話解釋了他的怕:“你為什么和她一起來,以為這樣能給你特權(quán)嗎?不要去煩她,你配不上她,她學(xué)的是法律,你僅僅讀完高中;她年輕,你老了;她富有,你貧窮;她是梅嫩德斯海思丁,你是埃斯波西托;她高不可攀,你什么都不是,讓她回到她自己的世界去?!彪m然勇敢的艾琳多次暗示,但是他依舊怕世俗的眼光和評論,他還是選擇了逃避,他活在了自己的怯懦與追憶之中,直到25年后,一切塵埃落定,所有的道德問題都已解決,他才封存了這段過去,開始他已經(jīng)遲到了25年的告白。
影片中用了“門”這一類似于中國古詩詞中的“意象”來暗喻埃斯波西托和艾琳的關(guān)系,電影中艾琳辦公室的門一共有三次被關(guān)上的可能性。影片開始埃斯波西托去見艾琳,他談書稿的事,第一次門沒有關(guān)上。第二次出現(xiàn)在回憶中,埃斯波西托嚴肅地走進艾琳的辦公室,艾琳滿懷期許地要去關(guān)門,卻發(fā)現(xiàn)他只是來找她談那件已經(jīng)過了一年的案子。這次回憶中沒能關(guān)上的門也許最能說明艾琳問要不要關(guān)門背后的深意:她一直等待著他表白,那是她的心門,一直為他敞開,等他來關(guān)。如果這扇門關(guān)上了便意味著兩個人感情明朗了,他們之間有了除了工作關(guān)系之外的私密關(guān)系。遺憾的是門依舊沒有關(guān)上,這也是艾琳倉促訂婚嫁人的原因。影片的結(jié)尾,找到了生命中的A的埃斯波西托終于走進辦公室,拋棄了害怕,這扇開了25年的門,終于關(guān)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