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康,朱峰玉
(江蘇師范大學 音樂學院,江蘇 徐州 221000)
我們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都會有一些心得,發(fā)聲習慣、咬字方式以及呼吸方法,我們都會有迷茫感覺毫無頭緒的時候,這個時候老師每節(jié)課幾乎都會告訴我們要放松下巴,打開喉嚨,自然吸氣等等,雖然我們并不能做得很好,但老師依然會堅持每節(jié)課都告訴我們,這里就是所說的“歌唱理念的建設和歌唱習慣的培養(yǎng)”,短時間內我們可能無法做得很好,甚至與老師要求的相距甚遠,但是一種正確理念的建設,一種正確習慣的培養(yǎng),能夠給我們一個方向,讓我們知道怎么演唱是正確的,同樣,歌唱過程中心理的變化也影響著歌者的演唱,所以“聲樂中歌唱心理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對演唱作品有一個提前的認知,能夠使演唱者更加熟悉作品內以及作曲家的意愿,在演唱時候更容易投入感情,以便能使這種情感更好地傳遞給聽眾。演唱之前對演唱作品做了了解,這樣對作品認知的深刻程度也是不斷加強的。所以,對作品有了一個準確的認知,就能形成大腦中的“定向反射”,也就是說,在大腦中進行聲樂的演唱,一遍遍地加強演唱的印象,這樣就能大大地提升在舞臺上演唱時成功的幾率。像之前李云迪在韓國的鋼琴音樂會突然忘記了整個樂章,并不是他技術上有任何的問題,無法支撐他完整地進行演出,而是腦中的印象出了問題,演奏過程中突然斷片,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上臺時一緊張突然腦袋空白什么都記不起來的原因。
歌唱過程中的直覺是第一層的感受,也就是最基本的表現(xiàn)。就像聽過一首歌曲的演唱之后,應該是知道演唱得很美、或者可以說是好的演唱是什么感覺。就像我們聽到一首歌曲,感覺到演唱者的音色很美,聲音具有穿透力,演出效果很震撼等等,這些都屬于直覺的感受。如果歌者對自己的演唱或者對別人的演唱沒有基本的審美標準,沒有判斷好壞的能力,這就說明他不具備欣賞和辨別美的能力。盡管演唱者有時候第一時間可能做不到,但是慢慢地訓練和努力都可以解決,但是如果無法評判什么是美的,那就永遠無法達到美的層次了。
黑格爾說過:“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就是想象”。就像我國古代著名的音樂典故“高山流水”一樣,鐘子期善于彈奏,而俞伯牙能夠聽出子期所演奏的內容。他自己并未進行演奏,可是卻能夠想象出音樂的美。同樣,我們演唱同一首歌曲的時候,除卻發(fā)聲技巧和身體狀態(tài)等一些因素之外,甚至可以說每一次的演唱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每一次演唱作品的時候,對同一首作品的演繹每次有都會不同的演唱感受和心得,恰恰是這種每次更新并且不斷變化的演唱體驗,使得我們不間斷地產生對同一作品演唱時新的想象。
演唱時我們能想象些什么呢?最多的就是對演唱畫面和演唱聲音的想象。比如歌者在演唱《又見鴻雁》這首作品時,一開始“又見鴻雁,飛過那茫茫草原……”這時候歌者腦中就應該想象出大雁成行飛過草原的場景,這樣場景的想象能夠加強我們在演唱時候情感的表達,使得演唱時情感“走”在聲音的前面。演唱這種草原類型歌曲的聲音一定不是非常具有力量的戲劇性的音色,歌者往往需要更加流動的聲音,使得演繹作品的時候唱出悠長的、聽起來讓人感受愜意的小調的聲音。開口之前腦袋里對這種演唱聲音音色的準確想象和判斷,能夠讓我們在一開始時就可以準確地把握這首歌的演唱;又如詠嘆調《不能盡孝愧對娘》這首作品的演唱,一開始“娘啊,娘啊,娘啊……”這時候就不能只是站在舞臺上干巴巴地演唱,這時候腦中要想象演唱的畫面,“母親被敵人抓住,未完成任務無法救母親出去,面臨自己不能選擇的悲痛!”而演唱的聲音也不是悠長舒緩的小調了,而是急促、堅硬、并且?guī)в幸恍┛耷坏穆曇?,這些所有的演唱都應該在開口演唱前在腦中進行想象,進行演唱的心理建設并形成演唱的反射,一遍遍地加強我們演唱的心理暗示,以保證在演唱時候能夠準確地把握。
當然,在我們進行演唱的過程中也會有影響我們想象的東西。例如,我們自己的生活情感經歷和音樂素養(yǎng)水平就會影響我們演唱作品時候的想象,不同的演唱者因為自身不同的學習和生活經歷,對一首歌曲的把握和理解認知往往也不一樣。同樣是一首悲傷的作品,生活不是太順利的歌唱家可能會覺得這種悲傷是無助、是凄慘,而生活總是一帆風順,安安穩(wěn)穩(wěn)的歌者可能就會覺得這僅僅是一種歌唱情緒的表達而已,可能只是今天不開心了,甚或者可以說,完全感受不到這種悲傷的歌唱體驗。一個擁有積極入世心態(tài)的歌者面對悲傷可能依然是樂觀陽光的,而一個擁有消極出世的人生態(tài)度的歌者,可能覺得這首曲子已經悲傷到使歌者自己無法進行演唱了,這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我們才需要針對不同演唱家的演唱版本去對比分析。這樣的對比能讓我們擁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去判斷這首曲子的基本歌唱情緒是什么樣的,首先是作曲家在第一層面上想要給觀眾傳達一種什么樣的基本情緒,這種基本音樂情緒上的東西,也是歌者在演唱之前就應該考慮到的。另一方面,歌者音樂素質水平不一樣,在對一首歌曲表達情感和歌唱技術處理的認知上肯定也是不同的,一位歌者認為需要用一種激動的語氣和力度進行演唱的唱詞,而另一位可能覺得你的情緒和力度大了或小了,這些都是常有的現(xiàn)象。
緊張,是造成演唱過程中無法進行歌唱心理建設的主要原因,導致歌者在舞臺上出現(xiàn)瑕疵和失誤。導致過度緊張的原因很多,最多說到的就是心理素質差,有些人是天生的心理素質差,只要一上臺演出就出現(xiàn)緊張,手心出汗、腦袋發(fā)懵、四肢乏力等等一系列不良的生理表現(xiàn)。除去自身先天的生理不良反應,其他原因還有的比如歌者過分追求一場演出的完美,力求每個唱段、每句歌詞甚至每一個字都要唱得毫無瑕疵,有一點點的不好,或者沒有達到演唱者的要求,他就覺得唱砸了,然后緊張在舞臺上出丑了;另外就是演唱上的一些問題,像挑選的演唱曲目難度過大,難度過大超出歌者自身的演唱能力范圍,抑或是曲目中的高音沒有很好地解決,這些會導致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極度缺乏自信,心理不踏實,總覺得某一句會出問題,這樣演唱的時候就真的出現(xiàn)了問題;還有就是日常學習過程中缺乏練習,平時跟老師學習過程中,沒有按照老師要求進行練習,甚至直接就不練聲,聲音機能的停滯不前,甚至是倒退導致基本功打了折扣,原本游刃有余的歌曲長時間的荒廢,導致無法很好地演唱,進而使心理壓力過大造成緊張。
克服緊張是每一個演唱者都經歷的,所以如何正確并且成功地克服演唱過程中緊張心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針對上面提到的幾點會引起緊張的原因,克服緊張的辦法也就是下面這幾條:首先,生理上的緊張可以進行深呼吸,上臺前可以集中注意力,少與別人交談,排除干擾;其次,要明白不是每次演出演唱都是完美的,就算是歌唱家也會有也不好的時候,帕瓦羅蒂(“High C”之王)還曾經破音很多次,戴玉強(我國男高音歌唱家)很多次演唱會時候也會破音,我們會有唱得不好的時候,這都是屬于正常的范圍之內的事情了;此外,我們每次演出登臺的時候挑選的歌曲,盡量都選擇在自己能力掌握范圍之內的歌曲,這樣做我們就不會顯得那么焦急,演出時候舞臺上心理也更有底氣,一方面能建立演唱時候舞臺上的自信,進一步地避免緊張;最后,就是我們日常的學習和練習的過程中,要加強聲樂基本功的訓練,只有平時演唱中的基本功和演唱技巧真正的扎實了,才有可能在舞臺上演出時避免失誤的產生。
歌唱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將作曲家的情感傳達給觀眾,使觀眾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演唱的過程中歌者不能只是站在臺上,完全按照作曲家給出的譜子完完整整地把一段段歌詞唱完就結束了,這樣機械的演唱方式是錯誤的。舞臺表演的過程中,表演者必須投入大量的感情到作品中去,站在作曲家的角度去思考當時的情景和時間,去思考人物角色的定位,去判斷情感表達層次的深淺,并且大量的感情投入會使得演唱過程更加的專注,使得演唱者減少緊張和焦慮的情緒,能夠更好地進行演唱的心理建設。
歌唱單單只是單純技術上的東西,只有舞臺上那些能夠看得到的技巧和表演,更多的是包括歌者自己心理建設的部分,包括演出前的心理建設以及演出時候的心理建設。歌唱心理的建設能夠很大程度影響著歌唱者的發(fā)揮和對作品的把握。所以,那些擁有良好歌唱心理建設的歌者一定能夠更好地演繹作品,并將作曲家作品中所表達的情緒和內涵傳遞給觀眾。在我們學習和舞臺實踐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習和總結的路還很長。
注釋:
①張凱.音樂表演心理的動態(tài)分析[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4.
②呂琳.論聲樂演唱中的想象[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200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