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緒強/日照市嵐山區(qū)巨峰鎮(zhèn)初級中學
初中時期是學生行為規(guī)范以及道德修養(yǎng)養(yǎng)成的重要時期,對于學生來講課堂的教學方面需要制定更加規(guī)范化的方法,結合學生的特點制定相應的管理規(guī)范,提升課堂的教學質量。德與法制課堂作為教學中的重要方面,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對這方面是較為忽視的,隨著我國課程改革力度的加大,對于該方面的課程進行了一定的延伸,使得課堂的整體教學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是其中還是存在一些不足,因此需要掌握更加科學化的教學方法,激活初中道德與法制課堂,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提升教學整體質量。
初中進行道德與法制教學中,教師基本素養(yǎng)不高,道德知識以及法律意識滯后,教學方法也比較落后,不能結合教學進行轉化,也無法與時代相結合,整體教學方法保守,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且在實際教學中未關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重點在理論知識掌握方面,無法體現道德與法制教學的時代意義,更加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法制精神,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
道德與法制教學需要結合實踐以及不同的教學方法,但是目前應試教育條件下學生主要精力放在文化課學習上,對學習的積極性不足。并且學校對于課程的安排未重視道德與法制德育教學,課程在初中整體課程安排中占據較小比例,這樣的現實問題使學生思想以及認識出現偏差,認為成績才是最重要的,教學效果不理想。
道德與法制教學中通過案例與理論結合是較理想的教學方法,但是現實環(huán)境中學校無法獲得真實的環(huán)境幫助學生去感受其魅力,而現階段使用的課堂教學方法,學生對于一些理論的感知不夠真實,無法領悟其中真正的含義,造成教學無法深入進行,學生理解不充分,教學效果不理想。
初中階段學生教學中可以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感性思維,將感性思維與理性思維進行融合,幫助學生全面的認識世界、認識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心理素質以及思想道德品質,由感性認識向理性認知轉化。例如,教學中可以將“精忠報國”的岳飛等等這些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事跡進行講授,通過謳歌愛國志士和他們感人的業(yè)績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之情,從而增強學生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責任感。也可以通過真實的法制案例,將學生帶入到法制教學中去,同時也要將社會現實告知學生,從法律的角度將法律相應知識詳細告知學生,提升學生的整體法律意識與道德修養(yǎng)。
現階段初中較多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通過灌輸式教育將學生思想品德意識培養(yǎng)起來,讓學生在課本知識學習中樹立規(guī)范的行為習慣以及基本思、想道德意識,掌握知識結構體系。同時教師需要適當的進行案例教育,通過周圍的環(huán)境對學生行為進行引導,將灌輸式教育與滲透式教學結合,提升德育教學質量。例如案例小剛放學回家,剛要拿鑰匙開門,卻發(fā)現門開著一條小縫,有三個人正在他家翻東西,由于緊張小剛不小心碰了門一下,其中一人迅速走到門口……師: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如果你是小剛,會怎么做?通過這樣的案例將環(huán)境的滲透作用進行體現,通過潛移默化的環(huán)境影響,學生可以自主對良好的行為以及品質進行思考,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時進行改進,教師在這個過程中的引導意義較為重要,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法律意識。
初中時期主要采用灌輸式教學的方式,但道德與法制教學需要學生的理解以及思考,單純使用課堂教學學生理解無法深入,因此可以采用傳統教學與啟發(fā)教學相互結合的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啟發(fā)式教學的方式,通過現場視頻引入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真實事件的指導下積極思考,發(fā)表自身關于學習內容的見解,或者與教師進行辯論,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提升學習質量。例如,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課前關于“是否有被搶過錢的經歷及處理方式”的調查結果:本次接受調查的學生共有321人,其中有49人曾被搶過錢,約占15.3%,之后可采用分組的方式對這些被搶過錢處理方式進行分析,將自身的觀點進行全面的展示,學生可以通過自身的實際出發(fā),找出問題的關鍵,逐漸的培養(yǎng)完善的法律體系。同時德育教學需要結合真實環(huán)境,因此教師可以適當安排一些室外活動,通過室外教學德育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感知德育教學的意義,與現實生活結合,拉近德育教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并且可以豐富德育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制課堂的開設對于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在教學中需要關注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關注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掌握更加科學的方法對課堂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開展教學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升教學規(guī)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