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為生/日照市新營小學體育組
賞識教育理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心理素質(zhì)、使學生發(fā)現(xiàn)自我價值的目的。體育課程中有許多競爭性環(huán)節(jié),有競爭就必定會分出輸贏,在競爭中失敗的學生很容易失去信心,也很容易失去對體育課程的興趣,如果教師在此時重視對學生的賞識教育,學生便可以克服心理障礙,繼續(xù)投入到體育課程中來。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學會賞識他人,看到同學的優(yōu)點,從而形成同學互幫互助的氛圍。
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許多小學體育教師認為體育課堂應當是嚴肅的,學生在嚴肅的情緒中開展體育技能學習活動學習效率才高,才能掌握更多體育技巧,這實際上是錯誤的教學觀念。這種錯誤的教育觀念直接導致教師忽略了對學生的賞識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難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認可,遇到學習困難時由于缺乏必要的鼓勵,很容易有強烈的受挫感,從而影響自己的課堂體驗感。
部分教師雖然意識到賞識教育的重要性,但并沒有用正確的方式開展賞識教育,這使得教師的賞識教育總是達不到理想效果。如部分教師對學生的賞識教育僅限于物質(zhì)獎勵、口頭鼓勵,學生的自信感很難持續(xù),甚至有部分學生在接受物質(zhì)獎勵的過程中迷失了自我。此外,教師在獎勵學生時隨意性較強,這導致不公平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這也削弱了賞識教育的效果。
教師要有效實行賞識教育,必須認真考察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才能知道何種方式的鼓勵對學生的最為有效,最終通過有效的賞識教育糾正學生的錯誤行為。
教師應當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通過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提升對學生的認識,了解學生的行為方式及心理歷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根據(jù)學生性格對學生進行簡單分類,對性格活潑的學生,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鼓勵他們自行組織體育活動,當學生在競爭中受挫時,教師可以對其它同學一起相互鼓勵,從而達到鼓舞士氣的目的。對一些性格內(nèi)向的學生,教師不應當將它們直接置于群體之中,這可能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嚴重的排斥心理,從而降低教師賞識教育的效果。針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應當在日常教學中仔細挖掘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只要他們有任何細小的進步教師都應當及時鼓勵他們,從而幫助他們逐漸建立學習信心、增強他們的自尊心。
通過這種方式開展具有層次性、差異性的教學活動有利于提升教師賞識教育的針對性,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方式。
語言是溝通的重要工具,教師應當結(jié)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表達特點形成有效的溝通模式,使這種溝通模式為提升賞識教育的效率服務。當前,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重視對學生的語言鼓勵,在贊揚、鼓勵學生時,體態(tài)沒有表現(xiàn)出應有的狀態(tài),這使得教師的賞識教育無法達到應有的效果,無法對學生的行為產(chǎn)生實際正面影響。為改變這種現(xiàn)狀,學校應當加強對教師溝通能力與肢體語言的訓練,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當盡量將語言與肢體動作結(jié)合起來進行賞識教育,如鼓勵學生時教師可以輕撫學生的肩膀,表達對學生的信任等。必要時,教師應當以身作則,用自身的行為教育、激勵學生。如教師可以參與學生的小組活動,成為某一小組的成員與其它小組的學生競爭,如果教師所在組落敗,教師可以借此機會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同時表揚那些經(jīng)受挫折卻不灰心的同學。
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課堂體驗感,且通過實踐獲得的人生道理會令學生更加印象深刻。
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評價體系中與學生心理狀況有關的評價指標較少,對學生各種行為方式的評價也較少,這不利于教師評估賞識教育的效果。為改變這種狀況,學校應當組織教師進行教學評價體系改革,將對學生心理狀況、行為方式的評估指標列入評價體系之中,且為了保證新評價體系的效果,教師在制定評價指標的過程中應當盡量細化各項指標的具體內(nèi)容,做到精確化、標準化。傳統(tǒng)的教學評價標準還存在只重視結(jié)果不重視過程的弊端,教師在制定新評價體系時應當提升教學過程的評分占比,重視學生在體育課中的點滴成長,重視賞識教育對學生行為方式的改變。
總之,賞識教育對增強小學生學習信心、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重要作用,教師應當在教學中滲透賞識教育的觀念,使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的樂趣,并在這個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做到身心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