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的教學,不僅可以成為教師“教”的工具,同時可以成為學生“學”的工具,高中生物教師應當科學整合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關鍵詞:高中生物;思維導圖;意義;對策
高中生物因其知識點繁多、概念混淆不清被稱為“理科中的文科”。在傳統(tǒng)的生物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側重于單個知識點的教學指導,忽略了知識與知識之間的聯系,導致學生所學習的知識是零散的,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網絡體系。而傳統(tǒng)死記硬背式的知識學習模式,使得學生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方能完成對知識的理解,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知識學習負擔,難以實現高效的生物學習目標。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利于思維的圖形工具,將其運用于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繪制,將知識與知識之間通過點、線的連接方式,實現知識的結構化、系統(tǒng)化和網絡化,有助于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一、 思維導圖的內涵
思維導圖是一種利于思維的圖形工具,是通過顏色、圖形、符號形象地幫助人們理解和記憶。思維導圖一般以一個主題為中心,向四周發(fā)散很多分支,每個分支又可以成為一個小主題,向四周發(fā)散下級分支,最終形成思維導圖。
二、 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意義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改變過去知識灌輸式的教育模式,構建高效的教育課堂成為教師教學的基本目標。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教學,對于改變學生機械記憶的學習現狀,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教師的教學效率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 理論意義
首先,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利于改變傳統(tǒng)生物教育理念。思維導圖是一種利于思維的圖形工具,將其運用于高中生物的教學,對教師的教育具有較強的啟發(fā)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思維導圖進行知識講解,幫助學生形成系統(tǒng)化的教育思維,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其次,思維導圖的運用符合新課程改革的教育觀。新課程改革提出了“知識與技能”的教育目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強化知識講解,更要重視技能培養(yǎng),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是新課改“知識技能”教育目標的直接體現,教師通過思維導圖教學,可以有效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生掌握思維導圖學習工具,能夠有效地將其運用于預習、復習以及日常學習活動中,有助于提升學習技能、提升學習效率。
(二) 實踐意義
首先,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助于提升教師教學水平。課堂教學效率與教師的教學水平息息相關。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對思維導圖圖形工具的掌握,并將其科學地運用于生物課堂教學中,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業(yè)務水平、促進高中生物教學改革具有積極的意義。
其次,思維導圖的運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思維導圖不僅是“教”的工具,同時也是學生“學”的工具。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面對眾多的科目、眾多的學習內容,需要掌握學習的技巧和方法,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的學習,學生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繁雜的知識點條理化、網絡化和系統(tǒng)化,進行學習和記憶知識,提升學習效率,提升學習能力。同時,思維導圖還可以運用于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如化學學科、物理學科、數學學科等,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 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教學的對策
(一) 思維導圖作為“教”的工具
教學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思維導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運用,可以運用于“教”,也可以運用于“學”。作為高中生物教師,應當在生物課堂中科學運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構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結構網絡,提升學生生物學習效率。
首先,思維導圖運用于日常教學活動。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有目的地利用思維導圖開展教學活動。尤其是對于一些知識點繁多、思路容易混亂的課堂,教師可以一邊授課一邊繪制思維導圖,讓學生在聽教師講解的過程中把握知識點之間的關系,能夠用系統(tǒng)化的思維把握知識,而不是零星的知識記憶。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講解“激素的調節(jié)”時,就可以通過幾個簡單的思維導圖,對“激素調節(jié)的發(fā)現”“激素調節(jié)的實例”“激素調節(jié)的特點”等進行系統(tǒng)化的分析,讓學生直觀地把握課堂教學的內容,能夠在自己的大腦中形成一個網絡化的知識結構,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其次,思維導圖運用于復習指導。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圖形工具,其主要目的是將零散的、零星的知識點整合起來,通過關系關聯,形成一個系統(tǒng)化的知識網絡體系。由此可見,在高中生物復習指導中,思維導圖的運用不可或缺。筆者在指導學生進行生物復習的過程中,都會結合復習的內容,科學整合思維導圖,將各章節(jié)之間的關聯知識點有機整合起來,讓學生對各種零星知識點一目了然,有效地改變過去機械記憶的學習現狀,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二) 思維導圖作為“學”的工具
思維導圖作為“學”的工具,主要體現在學生預習、復習的過程中。
首先,思維導圖運用于學生的預習。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給學生布置預習任務的過程中,應當培養(yǎng)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的習慣和能力。例如,關于“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教師在布置預習任務時,首先繪制一個框架的、無內容的思維導圖,讓學生通過預習,完成空白的思維導圖,這種有目的的預習方式,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預習效率和預習能力。
其次,思維導圖運用于學生的課后復習。思維導入運用于課后復習,主要是要學生結合復習的內容,關聯知識點。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主繪制思維導圖,也可以整合教師的思維導圖進行復習??傮w而言,思維導圖是學生有力的復習工具,能夠系統(tǒng)化知識點,提升學生的復習效率。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運用于高中生物的教學,不僅可以成為教師“教”的工具,同時可以成為學生“學”的工具,高中生物教師應當科學整合思維導圖,培養(yǎng)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趙國慶.概念圖、思維導圖教學應用若干重要問題的探討[J].電化教育研究,2012(5).
作者簡介:
蔡韋瓊,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第二十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