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園
過去的襄垣縣城雖不大,但五街六巷安排井然。城內街道整齊,鋪面林立,大至京廣百貨,小到釘鞋、補漏鍋鋪子,各行各業(yè)樣樣俱全。街上每天人來客往,熙熙攘攘,生意興隆,市場繁榮。
最近,縣城衙門街的中央新開了一家剃頭鋪,鋪面不大,只有兩間房。鋪內有個姓李的剃頭師傅,人稱“李飛刀”,還有徒弟兩人。鋪面屋檐下掛著一個用白布做的長方形招牌,上面用墨汁豎寫著三行字。中間一行字大一些,寫的是:“剃頭鋪”,兩邊的字較小,寫的是:“飛刀剃頭”“絕技第一”。由于招牌出奇,招來了很多顧客,有的人就是不剃頭,也想進鋪內看看什么叫“飛刀剃頭”。于是,剃頭鋪一年四季總是門庭若市,不時從鋪內傳出喝彩聲。
離城不遠的北河村,有個姓張的武術師傅,因他箭術好,人們都叫他“張好箭”,好多人都見過他的精彩表演。他先把一支蠟燭點燃放在地上,再騎馬飛奔至百步以外,取弓搭箭,一箭射去,只見火光熄滅,蠟燭依然直立不動。人們把這高超的射技叫做“箭射燈花”。
一天,張好箭來城內游玩,聽街上的人紛紛議論說:“飛刀剃頭,絕技超群。”張好箭便要去看個究竟。他走進剃頭鋪說:“我要剃頭?!崩铒w刀說:“請坐?!睆埡眉齽傋揭巫由?,李飛刀的兩個徒弟就上前用繩子把他和椅子牢牢地綁在了一起。接著,李飛刀拿了三把剃刀便給他剃頭。
三把刀,李飛刀手中只用一把,空中飛著兩把。他不慌不忙地依次輪換使用著三把剃刀,就像耍雜技似的。三把刀在空中輪流飛舞,落在最底下的一把刀,眼看著快要掉到張好箭的頭上,卻被李飛刀接住去削頭發(fā),刀刀如此,真乃絕技。張好箭坐在椅子上,從對面的鏡子里看著李飛刀的一舉一動,嚇得縮著脖子,大氣都不敢出。要不是他和椅子綁在一起走不開,他早起身跑了。
不一會兒,張好箭的頭就剃好了。徒弟給張好箭解開繩子,請他吃茶,他才緩過神來,說:“好可怕呀!把我嚇出了一身冷汗?!崩铒w刀笑嘻嘻地對他說:“這叫藝高人膽大。”這一句話提醒了張好箭,他便故意不付剃頭錢,并說:“對不起,我沒帶錢。我給你留下住址、姓名,明天你親自來我家取,我一定好好招待!”說罷出門而去。
李飛刀第二天一大早就來到了張好箭家。張好箭早有準備,一見李飛刀進門,二話沒說,就用繩子把他結結實實地綁在椅子上。李飛刀問:“這是干什么?”“你不是來要剃頭錢嗎?等著,我如數(shù)付給你?!睆埡眉f罷,把三枚銅錢用線一個一個拴好。然后,他取了弓箭走到百步以外,將錢掛在箭頭上,一次一個往李飛刀頭上射。第一次,箭從李飛刀的右耳朵上邊擦過,把錢掛在了右耳根上;第二次,箭從李飛刀的左耳朵上邊擦過,把錢掛在了左耳根上;第三次,箭從李飛刀的頭頂上飛過,把錢穩(wěn)穩(wěn)當當?shù)貟煸诹祟^頂上。這幾下嚇得李飛刀閉著眼,連瞧都不敢瞧,心怦怦直跳。
射完箭,張好箭給李飛刀松了綁,拍了拍他的肩膀說:“李師傅,數(shù)錢吧,分文不差?!崩铒w刀摸著蠟黃的臉說:“好險哪!早知道是這樣取錢,我寧愿不要也不來。”張好箭哈哈大笑說:“這也是藝高人膽大嘛!”
兩位師傅相視大笑,坐下來共飲歡談,結成了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