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國平:
你們來時秋風漸起,你們走時滿眼翠綠,今日轉(zhuǎn)身便是我與師大。相信你們一定能夠牢記“守住師范的人生底色”的贈言,能夠銘記“靜思篤行,持中秉正”的校訓,無愧于時代、無愧于社會、無愧于自己。
吳國平:
選擇了教師職業(yè)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或者說生命方式。我們的言行舉止、時間管理、精力投入、能力提升、社會交往、業(yè)余生活等都應自覺落實“靜心教書、潛心育人”的要求,自覺展現(xiàn)“梓材蔭澤,止于至善”的鎮(zhèn)海中學教師形象。全體教師在這種共同價值觀的涵育和引領下,把“愛和責任”深深融進自己的行為、思想和靈魂,不斷提升教育自覺的境界。
顧麗芳:
讓我們真正與每位孩子建立起獨特美好的關(guān)系,用我們的真誠,面對每一個孩子。了解他們的心情,洞察他們的情緒,知曉他們的需求,用我們超越專業(yè)的情感去面對他們。山里的孩子可能因為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但是,物質(zhì)的富有同樣會遮蔽我們的視聽,教育應該是超越物質(zhì)的心靈對話,是超越學科的精神陪伴。
王越群:
對教師而言,“守道”“有道”和“傳道”,必須放在第一位,只有傳大道、正道,只有師有道才會師有尊嚴。因為傳道就是把如何做人、做什么樣的人的正確道理和本領教給學生、傳授給學生,可以說,這是古今中外教育的本質(zhì),即“三觀”教育。立德樹人是學校教育的使命和教師的擔當,“傳道”也是對學生進行德育和核心價值觀教育,唯有如此,才會是真正的百年樹人。因此,對教師來說,“傳道”必須放在第一位,即國家要求的“以德為先”。
周 瑾:
高尚的師德之樹,盛開著五彩繽紛、芬芳醉人的花朵。從根本意義上來說,師德是相對學生而言的。因為,教師的工作對象是學生,教師就是服務于學生的。我們提倡尊師愛生,一方面要求學生“尊師”,另一方面要求教師“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思維特點、個性特點,這就是對學生健康成長最大的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