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麗
摘 要:以“微課”為核心的“翻轉(zhuǎn)課堂”教學模式以其“短小精悍”的獨特魅力成就了學校課堂變革的最佳路徑。高效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是學校英語教學中的追求目標,在把握高效英語教學中德育的本質(zhì)特征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規(guī)律的前提下,將“翻轉(zhuǎn)課堂—微課程”教學模式、理念融入中學英語教學中,開發(fā)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學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微課程,是教育信息化時代下,高效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路徑的新選擇。
關鍵詞:英語教學;德育滲透;微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33-014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33.094
隨著教育信息化進程加快,在新課改理念的引導下,一些地區(qū)不斷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備受關注的“翻轉(zhuǎn)課堂——微課程”教學模式成了時下高效課堂的標桿。本文通過對學科教育中“翻轉(zhuǎn)課堂——微課程”教學理念的解讀,通過對中學高效英語教學中的德育課程剖析,試圖借助微課程教學法,對中學高效英語教學中的德育課程進行一些具有時代特色、富有前瞻性的探索。
一、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工作的實效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實效性是指在學校實施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以達到實際效果。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實效性的實現(xiàn),就是利用學生接納程度與英語教學中的德育目標是否一致的評價方法,實施重實效、分層次、多樣化的教育行為和活動,以達到使英語教學中的德育目標內(nèi)化為學生的思想品德成分,引起量變到質(zhì)變,產(chǎn)生言行一致的效果。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實效性問題,是教育界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面臨的重大難點問題。
二、高效英語教學中德育新挑戰(zhàn)
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外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加強,和各種移動信息傳播工具的涌現(xiàn),社會生活進入了“第三媒介——自媒介時代”,“自媒體又稱公民媒體,是普通大眾經(jīng)由數(shù)字科技強化、與全球知識體系相連之后,一種開始理解普通大眾如何提供與分享他們自身的事實、新聞的途徑?!焙喲灾?,即公民用以發(fā)布自己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事件的載體,如博客、微博、微信、論壇/BBS等網(wǎng)絡社區(qū)。在自媒體下,人們從“旁觀者”轉(zhuǎn)變成為“當事人”,自主地在自己的“媒體”上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觀點,“想寫就寫”“想說就說”構(gòu)建自己的社交網(wǎng)絡,呈現(xiàn)出個性化的特點。自媒體,門檻低易操作,操作運作簡單,用戶只需要通過簡單的注冊申請,就可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文字、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創(chuàng)建屬于自己的“媒體”,呈現(xiàn)出平民化的特點。同時,其交互性強、傳播快,我們可以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經(jīng)營自己的“媒體”,媒體能夠迅速地將信息傳播到人群中,人群也可以迅速地對信息傳播的效果進行反饋。其強大的交互性、時效性是任何傳統(tǒng)媒介望塵莫及的。處于青春發(fā)育期的中學生被喻為心理行為的“暴風疾雨期”,又稱心理發(fā)展動蕩期,面對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自媒體社會文化,如果缺乏積極的正面引導,就會出現(xiàn)“5+2≤0”現(xiàn)象,即五天的學校正面教育效果被兩天的校外影響所抵消,造成了“0效果”甚至負效果?,F(xiàn)在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面臨新的考驗。
三、引領高效英語教學中德育的鑰匙
綜上,要想實現(xiàn)高效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必須要明確幾個前提條件。第一,為誰的問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其根本是對人的終極關懷,因此,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對象要以“學生全部生活”為核心,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心靈感受。第二,如何為的問題。真正有效的教育是同伴之間的影響,因此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內(nèi)容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方法要重效果,不重形式;重內(nèi)容,不重時間;重分享,不重說教;重引導,不重任務。詹萬生教授從“認識人、理解人、關心人、支持人,以人為本”的角度提出現(xiàn)代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工作必須改變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活動中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的“舊三中心”,建構(gòu)以“學生為中心,以情境為中心,以活動為中心”的現(xiàn)代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活動“新三中心”。第三,何時的問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是一個人心靈感悟的過程,具有明顯的時效性。教師要抓住時機,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以恰當?shù)姆绞匠尸F(xiàn)出來。同時根據(jù)注意力10分鐘法則,注意調(diào)控學生的注意力分配,要善于在短時間里呈現(xiàn)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內(nèi)容,以形成心靈的撞擊。第四,誰用的問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也是一門科學,而不是“摸著手頭過河”。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工作包括英語教學中的德育目標、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內(nèi)容、英語教學中的德育途徑、英語教學中的德育管理和英語教學中的德育評價六個部分。它們橫向貫通,互相聯(lián)系,互相依存,構(gòu)成整體。因此,學校應該整體構(gòu)建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體系,讓班主任、教師進行系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的德育理論學習,開發(fā)英語教學中的德育課程資源,產(chǎn)生更大的整體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效應。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是由社會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家庭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和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三者共同組成的,即大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坝⒄Z教學中的德育應該是包括課堂教學、實踐教學、情境教學、案例教學、網(wǎng)絡教學等多位一體的英語教學中的德育體系?!备咝в⒄Z教學中的德育應該是大英語教學中的德育的合力,以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為例,新課改的每門課程都制定了相應的三維目標,其中“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就是學校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中,大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合力的體現(xiàn)。但事實上,“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即學科英語教學中的德育,在有的學科,尤其是自然學科落實得并不理想。一方面自然學科不像人文學科那么富有人文色彩,另一方面任課教師沒有找到“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抓手。美國當代教育家托馬斯·里考納認為,各學科對英語教學中的德育來說是一個“沉睡的巨人”,有極大的開發(fā)潛力。隨著微課程理論和技術的發(fā)展,給學科高效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提供了很好的一個平臺。
參考文獻:
[1] 倪琴妹.春風化雨 潤物無聲——談德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滲透[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08(11).
[2] 高峰.透視國外學科德育[J].上海教育,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