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市某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周興陽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他人錢物共計50余萬元,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周興陽在懺悔錄中寫道:“記得第一次收了項目開發(fā)商送的5萬元現(xiàn)金,我的心里又喜又怕,喜的是,這錢來得真容易……”他認為在整個項目的推進中他最辛苦,得到利益也是應該的。在這種錯誤思想的驅(qū)使下,周興陽收了錢,也一步步陷入犯罪的泥潭。
周興陽的第一次受賄經(jīng)歷,不由得讓人想到明代哲學家王廷相曾講過的一件事:一日,王廷相乘轎進城途中遇雨,一轎夫穿了雙新鞋,開始轎夫還小心地挑著干凈的地面落腳,但后來一不小心踩進了泥水里,就再也不顧及新鞋了。這就是“濕鞋”效應,也符合現(xiàn)代心理學著名的“破窗效應”理論。人在沒有犯錯誤之前,會很認真地規(guī)避各種錯誤,但是一旦犯了第一次錯誤之后,就會以錯為常,以爛為爛,最后是非不分、良莠不辨。這也告誡黨員干部:一定要慎初慎微,防微杜漸,潔身自好。
領導干部能不能把住“第一次”確實非常關鍵。身居要職的領導干部,難免會碰到各種“第一次”。第一次吃請、第一次說情、第一次送禮……“第一次”是第一道防線,如果被突破了,就無所不至了。鞋子臟了可以洗,但人的思想和靈魂臟了,后果將不堪設想。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不慎于初,必悔于后”。人生有很多第一次,但有些“第一次”永遠不能有,如違反黨紀黨規(guī)的事,切不能有第一次。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面對“泥濘之路”要護好“鞋”,不能沾污它,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都要慎初慎微慎獨,面對各種誘惑和圍獵,要多問問“我是誰”,多對照黨紀黨規(guī)看看“能不能”,多想想“值不值”,始終牢記黨的教誨、群眾的期盼和家人的囑托,堅守原則、心存敬畏,經(jīng)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把住“每一次”、守住“每一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