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峰
高職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學校需要對現有資源進行充分利用,需要以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前提,容納各類積極性元素,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鍛煉學生的性格。教職員工要以自身為榜樣,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影響。
圖書館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存在對于學生的心理和日常學習生活都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學生在圖書館當中參加各類專題講座,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這些活動在很大程度上對于學生的價值取向都有著直接的積極的影響。學生在圖書館當中進行信息資源獲取的過程中能夠對自身的學習主動性和自覺性進行深入培養(yǎng)。讓學生能夠主動地進行知識的獲取,并對知識點進行自主探究。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獲取自己感興趣的資源,同時還能夠更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提高自身的能力。與此同時,圖書館為學生提供的良好的學習文化氛圍能夠使學生群體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接觸到更多的人文精神,對學生的心靈進行更好地凈化,對學生的情操進行陶冶。
俗語有云:“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校園活動的開展需要按照規(guī)范進行,校園內的各項活動需要嚴格按照學校的活動舉辦流程進行,禁止個人或者班集體自行組織活動。學校內設立健全的辦事機構和嚴格的活動報批制度,高職學生舉行文化活動需要到各個部門進行申請,協調場地和設施,并根據審批制度由校領導和主管人員進行審批,審批完成后才能開展文化活動,且要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舉辦活動,禁止在活動舉辦過程中破壞周邊的環(huán)境,損毀校園設施。學院讓學生在活動中感知到參與的快樂,也能感受到規(guī)范化管理的樂趣,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讓學生能遵循制度并形成習慣,在步入工作崗位以后快速適應企業(yè)的規(guī)范化管理。
團隊精神、集體精神是未來企業(yè)人才選拔的關鍵要素之一。所以在校園內學校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意識,讓學生了解到集體的力量。學校需要定期組織班級活動,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活動氛圍,使學生能在活動中更好地與同伴溝通、互動。學校可以組織演講比賽、科技活動等活動,讓學生通過團結協作,了解到團隊勝利對個人的影響,這樣能逐步打磨學生的“個性”,使學生將自己看成是團隊的一分子,能服從團隊管理,能以團隊的榮譽為自己的榮譽,進而激發(fā)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
高職院校能為企業(yè)培養(yǎng)一線管理和技術人員,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更需要具有實干精神,吃苦精神。學生在校園內需要弘揚吃苦耐勞的精神,學校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實習機會,能讓學生在實習期間感受到作為一名員工應該承擔的責任。譬如,高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yè)前進行頂崗實訓就是很好的機會,教師需要在此過程中讓學生深入一線進行實踐活動,使學生意識到要想做好工作就要深入一線進行實踐,同時讓學生在實踐中養(yǎng)成刻苦專研的精神。
只有嚴格管理才能培養(yǎng)出合格的人才,所以高職院校需要將培養(yǎng)學生遵紀守法這項工作上升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高度上來,讓學生能了解到法律的嚴肅性,進而在工作中對任何觸犯法律的事情都要避而遠之。除此之外,學校也要對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行規(guī)范,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各項規(guī)章制度,不斷地強化學生的紀律意識,使學生能養(yǎng)成嚴謹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高職院校的教職員工身上有著教書育人的責任和義務,無論身擔或身兼何職,無論身處何位,都應當將育人做為自身工作的核心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教職員工應當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榜樣作用,為學生進行行為指導和思想指引,創(chuàng)設出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都受到積極校園文化的影響,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取得更好的學業(yè)成績。因此,建設校園文化過程中,必須加強對教職員工的重視程度,齊心協力,共同建設良好的校園人文環(huán)境。
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的未來發(fā)展是息息相關的,關系到未來人才的培養(yǎng),所以高職院校需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在新的教育理念引導下,為學生樹立良好的規(guī)章意識,通過教職員工的帶動使學生對文化內涵有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