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忠
摘要 目的:探討降鈣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導意義。方法: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100例,分兩組。對照組抗生素使用依據(jù)指南,觀察組對血清降鈣素原(PCT)含量測定以指導應用抗生素。結(jié)果:觀察組抗生素使用率較低(P<0.05),7-10 d抗生素使用時長較短(P<0.05),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較優(yōu)(P<0.05),觀察組二重感染率較低(P<0.05),平均住院時間與醫(yī)療費用也較少(P<0.05)。結(jié)論:降鈣素原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減少了抗生素濫用以及療程。
關(guān)鍵詞 降鈣素原;慢性阻塞性肺疾??;急性加重期;抗生素;指導意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OPD)前提下痰量增加、呼吸困難,甚至產(chǎn)生膿性痰的醫(yī)學癥狀[1]。若患者處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極易惡化,給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造成損害[2]。臨床試驗表明,環(huán)境污染與感染多為誘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重要因素,感染中以細菌感染為首要原因,因此一般使用抗生素來給予治療[3]。本研究探討血清降鈣素原(PC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中的指導意義。
資料與方法
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0例,分為兩組。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47~79歲,平均(59.17±5.25)歲;病程5~14年,平均(5.21±2.64)年。觀察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46~78歲,平均(5 8.53±6.05)歲;病程5~14年,平均5.31~2.74年。兩組臨床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年齡46~79歲,性別無限制;②診治檔案資料齊全且存檔;③所有患者均已簽訂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抗生素使用禁忌患者;②除呼吸系統(tǒng)以外細菌感染患者;③精神疾病,意識無法自主患者。
研究方法:①設備與試劑:采取FIA8100免疫定量分析儀,試劑為配套專業(yè)產(chǎn)品。②測定方式:兩組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抗生素使用依據(jù)患者癥狀、醫(yī)生臨床經(jīng)驗以及抗生素指南。觀察組取患者3mL靜脈血,后對血清分離,在治療后1、5、7、10d,采取免疫發(fā)光法對PCT含量測定,若血清PCT≥0.25μg/L,則應用抗生素,反之停用或不使用抗生素[4]。
觀察指標:統(tǒng)計兩組抗生素使用、二重感染、平均住院時間、醫(yī)療費用情況。臨床治療效果比較,依據(jù)《抗菌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5]。
統(tǒng)計學方法:為了對數(shù)據(jù)行更準確的計算,對各項計數(shù)、計量資料采取SPSS 13.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取X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jié)果
兩組抗生素使用狀況比較:觀察組抗生素使用率較低(P<0.05),7~10d抗生素使用時長較短(P<0.05),見表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觀察組臨床治療效果較優(yōu)(P<0.05),見表2。
兩組二重感染、平均住院時間、醫(yī)療費用比較:觀察組二重感染率較低(P<0.05),平均住院時間與醫(yī)療費用也較少(P<0.05),見表3。
討論
在實際臨床治療中,抗生素的使用通常依據(jù)患者癥狀與醫(yī)師經(jīng)驗,若患者出現(xiàn)濃痰、發(fā)熱及hsCRP、白細胞增高便應用抗生素舊,這種用藥依據(jù)存在很大的弊端,一是部分患者即使存在細菌感染但卻不一定有此癥狀,二是病毒感染同樣存在發(fā)熱[7]。因此,可能形成患者的耐藥性或者造成過度使用抗生素。在此背景下,PCT作為細菌感染炎性標志物得以誕生與應用[8]。在細菌感染情況下,PCT會上升,研究表明可以依據(jù)PCT截斷值來判斷是否使用抗生素,若血清PCT≥0.25μg/L,則要應用抗生素,反之停用或不使用抗生素[9],這種醫(yī)學進步減少了抗生素的濫用以及應用療程,也提升了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給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改善帶來福音[10]。
在本文研究中數(shù)據(jù)說明,PCT應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減少了抗生素濫用以及療程,臨床治療效果顯著,且患者治療后恢復較快,醫(yī)療費用花費也較少,因此,在臨床中能夠大力實踐、推廣。
參考文獻
[1]張柳,李香彭,張?zhí)m蘭,等.降鈣素原和C一反應蛋白水平在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生素使用中的應用價值[J].安徽醫(yī)藥.2017,21(11):2046-2049
[2]劉志為.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菌藥物治療的指導價值分析[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7,25(8):97-99
[3]池峰,張舒,姚曉陽,等動態(tài)監(jiān)測PCT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病情及抗菌治療的指導價值[J].疑難病雜志,2017,16(9):881-884.
[4]黃貴生.血清降鈣素原水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抗生素治療的指導價值[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7,24(7):945-946
[5]張海紅,文蕓.血清降鈣素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意義[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17,42(6):732-735.
[6]黃峰.血清降鈣素原檢測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口重期抗感染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37):7209-7210.
[7]趙紅斌,代汝芬,血清降鈣素原監(jiān)測在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感染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河北醫(yī)藥,2017,39(8):1199-1201
[8]許志明,李婷琳大歡,等.降鈣素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使用抗菌藥物的參考價值[J].廣東醫(yī)科大學學報,2017,35(1):15-18.
[9]王艷,王小強,徐真珍,等.降鈣素原C一反應蛋白白細胞介素-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下呼吸道細菌感染中的診斷研究[J].山西醫(yī)藥雜志,2017,46(3):343-344
[10]黃頌平,許慶華,蔡志明,等.動態(tài)檢測降鈣素原指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抗生素使用的探討[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3):489-4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