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張家港市徐市小學 陶 丹
微格教學指的是教學內(nèi)容相對簡單單一的教學,每一個教學微格只圍繞一個教學內(nèi)容展開。這樣的教學能更好地展現(xiàn)出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讓學生能更好地掌握關鍵點,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能夠提高。在課本中往往有一些作者有意或無心留下的留白處,教師可以將這些留白處作為微格,將其和相關的教學重點融合在一起,這樣能讓學生在簡單明了的訓練中逐步提高學習能力,讓語文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如在學習《厄運打不垮的信念》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當談遷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品被人偷走后要如何展開行動,如何讓書稿更加完備準確。學生發(fā)現(xiàn)課文只寫了“他四處尋訪,廣泛搜集前朝的逸聞,并親自到郊外去考察歷史的遺跡”等內(nèi)容,但是卻并未詳細地說到談遷的身上究竟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其探訪的過程如何,探訪中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嘗試補充這處留白,并和同伴進行交流,說說該如何刻畫談遷的形象。如有學生提出:“談遷想要拜訪一個老人,于是就來到了一個村莊,但是那個老人卻十分孤僻,不想將自己知道的事情拿出來和談遷分享?!逼渌瑢W也圍繞這個話題展開了想象,嘗試想象談遷如何和老人溝通,如:“談遷說:‘我所做的這一切其實都不是為了我一個人,而是為了我們的歷史不會消失在煙塵中。試想一下,如果您故去之后,您所知道的這些故事,豈不是就都會隨之埋入黃土,沒有人知道,難道你愿意看到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嗎?’”在積極的想象中,學生補充了留白,讓談遷的形象更為豐滿。
由圖5表明,隨著溶液礦漿濃度升高,溶液中金的浸出率逐漸升高。當?shù)V漿濃度為25%時,浸出曲線趨向于平緩,綜合考慮金的浸出率和試驗效率,選擇最佳礦漿濃度為25%,此時金的浸出率為98.23%。
不少文章中都有精彩的人物對話,作者運用欲言又止等方式展現(xiàn)出文本留白,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深刻感悟主人公未曾明言的深刻含義。教師可以讓學生抓住這些對話的留白處進行深刻感悟,嘗試感受文章的語言藝術,這樣能讓學生意識到如何才能一語雙關或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
如在學習《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時,林沖是文章中最主要的人物,作品通過展現(xiàn)林沖如何和洪教頭交手的事情展現(xiàn)了林沖的形象,但是文章卻并沒有詳細地提出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這是文章的留白處,需要讀者自己根據(jù)其形象進行分析。教師可以將“林沖是一個怎樣的人”作為主要的問題,鼓勵學生嘗試展開分析。如有學生認為林沖的表現(xiàn)十分從容,而且也有節(jié)制,說明其是一個十分有修養(yǎng)的人。但是也有學生提出了反對意見,認為:“林沖如此有修養(yǎng),可是最后不還是和洪教頭交手,而且還打敗了洪教頭嗎?”還有學生提出疑問:“梁山好漢不是都講究‘路見不平一聲吼’嗎?為何林沖這樣的性格最后也會加入梁山呢?”這些內(nèi)容也是課文未曾詳細表達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聚焦這些留白處展開討論。如可以將林沖和魯智深、李逵等人物進行對比,分析林沖身上的特性,又如可以討論一下林沖是否想要做一個順民,其幻想什么時候破滅,破滅后又如何選擇。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林沖這樣一個溫和之人為何最后會被逼動手,甚至逼上梁山。
將濱海新區(qū)城市的文化特征、精神特征、地域特征融合到以城市整體形象設計中,通過歸納整理提取出代表元素,并運用圖形和文字相結合進行設計表現(xiàn),并且將多元素重組應用在城市形象相關的設計中,構成由平面到立體的濱海新區(qū)城市品牌形象。地域文化元素以城市VI設計、環(huán)境公共設施設計、城市景觀設計等為載體,體現(xiàn)地域文化特色,使人們在多重設計中感受、體驗濱海新區(qū)文化。特色明確的城市品牌形象可以增加人們的認知和識別度,從而擴大城市影響力和知名度。
如在學習《少年王冕》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閱讀王冕去放牛前和其母親的對話,這段對話雖然簡單,但是卻展現(xiàn)了兩人復雜的思想情感,有不少內(nèi)容都并未言明,因此在文章中留下了留白處。教師可以讓學生感悟這些留白處,并品味作品的語言藝術。學生發(fā)現(xiàn)母親并未直接叫王冕去放牛,而是先說了自己家中的情況,這樣的言外之意就是讓王冕知道其放牛是不得不做出的選擇,而分析王冕的回答則可以知道,王冕其實十分喜歡讀書,并非真的認為在學堂里很悶,否則就不會要帶書去放牛了,王冕這樣說實際上是讓母親不要擔心自己,也不要感到對不起自己,所以這是為了寬慰母親才故意做出的歡喜姿態(tài)。雖然文章并未在人物對話中言明,但是通過分析對話的留白處卻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潛臺詞,搞清楚作者想要通過人物對話展現(xiàn)怎樣的人物情感。教師可以讓學生嘗試展開對話練習,思考如何才能委婉地表達意思。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展開學習,嘗試補寫文章中的留白處,并思考留白處體現(xiàn)了怎樣的情感,這樣能讓學生的情感變得更為豐富,同時也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如在《愛如茉莉》這篇文章中,很顯然“我”已經(jīng)通過父母的行為知道了為何母親會說愛如茉莉,但是“我”卻并沒有明確地解釋自己對愛如茉莉的理解,而是用“我”流淚地看著茉莉花,感受其花香的狀態(tài)來表達未盡之言。這在文章中留下了留白之處,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鼓勵學生展開文本補寫,嘗試寫一下“我”的內(nèi)心感觸,“我”從父母的行為中得到怎樣的啟迪?為何會流淚?為何會如此深情地看著茉莉花?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如有學生嘗試補白:“我想到原來愛就是那么普通,不需要豪言壯語,只需要一點一滴地奉獻,只需要在做事前先考慮自己的另一半。這么簡單,但是也這么困難?!边@段描寫展現(xiàn)了“我”的想法,也展現(xiàn)了該學生對于文章中情感的理性感悟。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文本中的有效資源,充分利用文章中的留白處,讓學生用各種方法進行補白和拓展。教師可以利用微格教學法,將各個留白處和某種特定的語言訓練點結合起來,讓學生專門訓練某方面的能力,這樣能促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得到發(fā)展的落腳點和生長點,讓學生抓住留白這個“例子”展開各種形式的語言實踐活動,進而獲得意外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