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彬彬
〔摘要〕通過采用抑郁自評量表、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人格問卷和應對量表,對697名初中生進行調查研究,得出的結果為:初中生抑郁問題檢出率為24.86%;九年級抑郁狀況高于七年級和八年級;初中生抑郁情緒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生活事件、人格和應對方式均呈顯著相關。回歸分析表明,不良情緒應對與學習壓力是影響抑郁的主要因素,父親懲罰嚴厲、退避、人際關系、內外向對抑郁有一定預測作用。同時,根據多種因素影響分析,提出相應的預防和干預措施。
〔關鍵詞〕初中生;抑郁狀況;影響因素;對策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31-0013-04
2018年2月14日,班主任向心理教師反映班里有位同學不肯來上學,在家行為反常,將幾只剛出生的小狗虐死;2月19日,兩位九年級學生求助心理教師,她們的好朋友小徐嚴重自殘甚至有自殺念頭;3月18日,在學校心理危機排查中,班主任反映班里的蘇同學總說聽到別人在背后說她,覺得在班里很痛苦,想從窗口跳下去。這些個案最終都被轉介,經省七院心理科確診為抑郁癥?!耙钟舭Y”并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抑郁癥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低,悲觀,思維遲緩,缺乏主動性,自責自罪,飲食、睡眠差,擔心自己患有各種疾病,感到全身多處不適,嚴重者可出現自殺念頭和行為。其實,從有關中學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的研究文獻中我們也不難發(fā)現,抑郁是影響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抑郁情緒是青春期極為普遍的一個內隱問題。抑郁情緒不但會影響初中生的身心健康,還深刻地影響著他們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對初中生的抑郁狀況的調查以及對抑郁的影響因素的研究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目前很多研究局限于對中學生抑郁狀況進行單因素分析,缺乏對多種影響因素的整合研究。生活事件、應對方式、家庭環(huán)境等因素并非單獨作用于心理,它們彼此影響,共同作用,因此,深入系統地研究影響初中生抑郁的多種因素,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本研究旨在了解初中生抑郁現狀,并從父母教養(yǎng)方式、生活事件、人格和應對方式等方面分析影響學生抑郁的因素,為學校德育與心育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提出更有針對性的預防及干預措施,最終提高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一、對象與方法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某初中學生697人。其中男生363名,女生334名;七年級學生290名,八年級學生236名,九年級學生171名。
(一)測評工具
1.抑郁自評量表(SDS)
該量表由Zung 于1965 年編制而成。共20 個項目,包含精神性—情感癥狀、軀體性障礙、精神運動性障礙、抑郁的心理障礙四個維度。50分以下者為無抑郁;50~59分為輕微至輕度抑郁;60~69分為中至重度;70分以上為重度抑郁。該量表的分半信度為0.92。
2.中學生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EMBU)
本測驗采用的是岳冬梅修訂的父母教養(yǎng)方式量表,用以評價父母教養(yǎng)態(tài)度和行為的問卷。由父親和母親的教養(yǎng)行為兩部分組成,父親量表包含六個因子,分別是情感溫暖理解、懲罰嚴厲、拒絕否認、偏愛被試、過分干涉、過度保護;母親量表包含五個因子,依次為情感溫暖理解、懲罰嚴厲、拒絕否認、偏愛被試、過分干涉保護。
3.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劉賢臣等人編制的青年生活事件量表,由27 個可能引起青少年心理應激的生活事件構成,采用五級評分制,ASLEC共有六個維度因子: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和其他,得分越高表明應激量越大。
4.艾森克人格問卷(EPQ)
采用龔耀先修訂的艾森克人格問卷,按E、N、P、L四個量表計分。內外傾性E因素與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抑制強度有關;神經質N因素與植物神經系統的穩(wěn)定性有關;精神質P因素與某些易發(fā)展為行為異常的心理特質有關;L為測謊量表,用以測定被試者掩飾、假托或自身隱蔽傾向。本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
5.應對量表(COPE)
該量表由韋有華編制,共有72個項目,包括不良情緒應對、解決問題、合理化、退避、發(fā)泄和求助六個應對因子。
(二)統計分析
對測評數據使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和逐步回歸分析。
二、結果
(一)初中生抑郁總體狀況
在697名調查對象中,存在抑郁癥狀的學生占學生總數的24.86%,其中輕度為14.91%,中度為7.63%,重度為2.32%;男生抑郁癥狀檢出率為23.31%,女生抑郁癥狀檢出率為26.41%,女生抑郁問題檢出率高于男生,但無顯著差異。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抑郁癥狀檢出率分別為:20.42%、24.58%、29.58%,九年級學生抑郁水平均高于七年級和八年級,且存在顯著差異。
(二)抑郁與生活事件、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格和應對方式的相關分析
根據表2分析,抑郁與人格因素中的神經質、精神質呈顯著正相關,與內外向呈負相關;在父母教養(yǎng)方式因素中,抑郁與父母的情感溫暖型教養(yǎng)方式呈負相關,與父母懲罰嚴厲、過分干涉、拒絕、否認、過度保護、母親偏愛被試呈正相關,但與父親偏愛被試無相關;抑郁水平與生活事件的人際關系、學習壓力、受懲罰、喪失、健康適應均呈顯著正相關;與應對方式中的不良情緒應對、合理化、退避、發(fā)泄呈正相關,與解決問題、求助呈顯著負相關。
(三)初中生抑郁水平影響因素逐步回歸分析
以抑郁為自變量,以生活事件、父母教養(yǎng)方式、人格、應對方式各因子為自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學習壓力、不良情緒應對、人際關系、內外向、退避、父嚴厲懲罰依次進入回歸方程,按作用大小依次如表3,該分析結果對初中生抑郁的預防與干預提供了較有力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