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恒
馬斯克要把特斯拉私有化,成了被熱議的焦點。一家公司公開發(fā)行股票在二級市場上市,應該是有利有弊的。而當一個國家的股市,沒有人想主動私有化退市的時候,只能說這個市場本身運營是不正常的,是有問題的。表示這個市場只重利益,不重責任。
馬斯克要私有化特斯拉是需要巨大成本的,但他依然堅持這樣做,表明了馬斯克對其他股東,尤其是流通股東的不滿。這是一家在輿論風口浪尖上的公司,每次他們的股東大會或是財報的業(yè)績說明會,都會受到外在壓力,這些壓力大多數(shù)來自基金公司這樣的金融機構(gòu),他們希望公司的股票短期能夠上漲。矛盾的中心是,流通股投資人非常注重中短期的投資回報,公司的領(lǐng)導者必須著眼于長期發(fā)展。
可馬斯克厭倦了。特斯拉新聞不斷,除了車禍事件外,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流通股東和馬斯克在理念上的矛盾。之前有收購太陽城,現(xiàn)在有關(guān)于Mode13的交付的問題。由于和流通資本市場沖突不斷,特斯拉也是美國股市被做空最多的公司。
很多人會拿戴爾公司在2012到2013年私有化的案例來比較?,F(xiàn)在戴爾公司又準備重新上市了,幾年下來,公司的市值增長了約十倍。當初戴爾決定把公司私有化最大原因是他和華爾街之狼卡爾·伊坎之間對公司的控制權(quán)之爭。作為后來進入戴爾董事會,且只有一個席位的伊坎,就可以對一家上市公司產(chǎn)生這么大的影響。即便在今天,越來越強調(diào)中小股東權(quán)力責任相匹配的A股市場,仍然是難以想像的。
馬斯克私有化特斯拉,需要向流通股東付出很大的一筆錢,報道說這筆錢來白沙特阿拉伯的主權(quán)財富基金。這是有成本的,尤其美元利率還不便宜??梢圆聹y,馬斯克將更無顧忌地得到公司的最高決策權(quán),同時也會向金主承諾在多少年后公司達到何種程度的規(guī)模。
私有化后的特斯拉,最重要的一點是創(chuàng)始人管理層對公司的運營有更多決策權(quán),外部股東對公司治理的壓力大大減少。
這個案例和當今中國公司治理的最大不同是,大部分中國企業(yè),尤其是國企,需要有能力的外部股東對現(xiàn)有公司管理層進行制衡,或者說是增加董事會治理能力。現(xiàn)在,我們的問題是上市公司的流通股對公司管理層的制衡能力不足。這也是當下我國國企改革的當務之急。也可以說,什么時候中國能有一家風口浪尖的企業(yè),主動從資本市場上高價私有化退市,才表示我國股市,也包括公司治理真正趨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