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龍繼輝(四川德陽)
日前,直到退休后去打印退休信息表時,鄭州市民田先生才發(fā)現(xiàn)自己在檔案中竟然“當”了多年的女性!而為了糾正這個錯誤,從今年2 月起,他多次往返于單位和河南省社保局。
說起“奇葩”證明,證明“我是我”的性別烏龍證明,比起那些諸如“你爸是你爸”等“奇葩”證明的荒謬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為一個男女“有別”的信息更改,田先生晝夜兼程,奔波了5 個多月,卻未能“改性”成功,不知是否需要讓其經(jīng)歷“懷胎十月”的煎熬,才能讓撲朔迷離的性別“之爭”塵埃落定?
改性別問題讓人憤慨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部門之間“踢皮球”之功練得“爐火純青”,讓當事人田先生“折返跑”無數(shù)次,均無功而返。嚴重違反了到政府辦事最多跑一次的明文規(guī)定。既有河南省社保局與農(nóng)行之間的“職責之爭”,也有農(nóng)行內(nèi)部的“腸梗阻”。為一點微不足道的改性別小事,田先生切身感受到了“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的切膚之痛。二是簡單問題復雜化。是男是女,不僅身份證的權威證明可以一目了然,輕松識別,而且可以當面驗明正身,是男是女一看便知。不是有句“眼見為實”的金玉良言么?另外,男女退休的年齡是不一致的,根據(jù)田先生退休時的年齡,也完全可以推斷出性別為男,何必要證明來證明去?實在是折磨人無下限,衙門作風太過根深蒂固。
假如性別烏龍是田先生自己失誤造成的,有關部門對其“折磨”一下,也算是其咎由自取,尚且情有可原。但就本案而言,毫無疑問是河南省社保局的獨家“功 勞”,或者是河南省社保局與農(nóng)行配合“默契”的“成績”,理所當然由河南省社保局來“埋單”,農(nóng)行也負有協(xié)助的義不容辭的責任。部門“得病”,豈能讓個人“吃藥”呢?
河南省社保局表示很“委屈”,一再堅持以“公對公”的“工作原則”堂而皇之地拒絕了田先生多次改性別的個人申請,看似河南省社保局原則性很強,無可厚非。其實不然,此舉純屬有關人員工作作風問題病入膏肓,是為民服務意識的嚴重缺失,哪有一點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
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河南省社保局之所以這么“?!睔鉀_天,主要原因還是問責缺失造成的,使得其有恃無恐。所以,針對這一事件,不管河南省社保局對田先生的改性別問題如何“圓滿”“成功”,紀委監(jiān)委都應及時介入跟進,對有關失職瀆職人員進行嚴肅問責,絕不姑息,以儆效尤,并舉一反三,確保下不為例。
國務院辦公廳多次要求各部門對本部門規(guī)章和規(guī)范性文件等設定的各類證明事項進行全面清理,盡可能予以取消。要求加強協(xié)同協(xié)作,促進信息系統(tǒng)互聯(lián)互通。田先生的性別問題,河南省社保局到公安網(wǎng)上一查詢,就可以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憑啥要這么任性地折磨人?行政證明實行的是“證明進清單,清單之外無證明”的“明規(guī)則”,河南省社保局哪一條有“公對公”及要提供證明才能改性別的規(guī)定?分明是拿著雞毛當令箭。是可忍,孰不可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