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四川省非遺項目南部評書的傳承與保護探析

      2018-12-13 02:05池洪濤
      新西部·中旬刊 2018年9期
      關鍵詞:口述史傳承人

      【摘 要】 本文介紹了南部評書的歷史,通過對傳承人口述材料的整理,闡述了南部評書現狀,梳理了存在問題,并從政府層面和評書藝術本身的建設兩方面探討了南部評書的傳承與保護:解決傳承人生存問題,基層管理部門積極配合,搭建展示平臺,進行相關培訓。評書藝術本身的建設,抓好理論建設,內容革新,推進市場化。

      【關鍵詞】 四川省非遺項目;南部評書;傳承人;口述史

      口述史在20世紀中葉于西方問世之后,近年在國內漸受重視,廣泛應用在人文學科各門類??谑鍪芳仁且粋€史學概念,也包含一種收集材料的方法。這種方法已在非遺領域中表現出極強的適用性。

      本文的口述材料基于以2017年5月19日到6月12日對南部評書傳承人的多次采訪整理而成。

      一、南部評書的歷史

      評書始于隋唐,明代傳入四川,再用四川方言講出,后被稱為“四川評書”。講演者一人,借助桌子、醒木、折扇等道具進行表演。四川評書在南部縣(特別是南隆鎮(zhèn)地區(qū))傳承發(fā)展歷時彌久,影響深遠,在本地也被叫做南部評書(或南隆評書),南部評書于2011年入選四川省非遺名錄。南部評書起源于民國時期,藝人曹云華成為當時評書界的代表人物,曹云華后傳至二代傳人曹榮。曹榮的評書藝術功底深厚,表演精湛,結合“清棚、擂棚”的各種方式進行演繹,大有“滿堂風雷吼,全憑一張口”之勢。2013年,曹榮先生過世,南部評書現傳承人為王雪明。他于2011年9月6日拜師曹榮,成為南部評書第三代傳承人。南部評書有傳統書目,如《三國演義》《水滸》《八仙過?!返?,也有反映時事政策的新編段子,如《計劃生育》等。

      二、南部評書的現狀

      評書藝術低迷,早已是不爭的現實,而已經列為省級非遺項目的南部評書,現狀更是讓人心憂,以下為傳承人王雪明的口述材料整理。

      1、從藝人員

      王:據我了解,南充地區(qū)仍在說評書的除了我自己,只有兩位,一位是楊兆才,另一位叫張福禮,兩位從藝者均已年過70。楊兆才先生在建興鎮(zhèn)一帶很有名,在當地人稱楊麻子,趕場天他會在茶館說書。此外,張福禮老師在高坪區(qū)少年文化宮每周末教學生金錢板等曲藝,金錢板要好點,有人學,評書年輕人幾乎沒人學。

      四川評書出過些名家,如徐勍,在重慶扎根后聽眾有一定規(guī)模,憑借他們個人的名氣也能夠帶動評書的發(fā)展。

      2、市場現狀

      王:兩位老先生主要講傳統評書,我說評書很少了,主要是有演出時說一些小段子,像李伯清散打那種,比較能夠吸引聽眾。傳統評書年輕人很少聽,像曹榮老師的書迷朋友當時都至少50歲以上,現在當然年齡更大了。

      高坪的張福禮老師,是高坪區(qū)曲藝家協會主席,盡管有官方身份,也還是沒有正規(guī)說書場地,去年一些書迷想出資為他開茶館,設立說書場所,目前仍然沒有著落。

      3、經濟來源

      王:我的師父曹榮老師先在高坪,后來在南部縣先后開過三個茶館說書來養(yǎng)家,也就勉強能夠維持生活,所以能夠堅持一輩子也很不容易。我現在的職業(yè)是駕校教練,收入也主要靠這個。偶爾跟演藝公司出外表演說書,會有些演藝的收入,是作為節(jié)目站在舞臺說書的那種形式。因為聽眾越來越少,現在想靠這個養(yǎng)家是不可能的。楊兆才老師逢趕場天在茶館說書,每次茶館老板給他的報酬是二三十元,他沒有其他文化技能,這是他唯一的生計來源。

      4、傳承情況

      王:我曾經試著選苗子收徒弟,但始終沒有合適的人選。說評書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學說評書的傳承方式主要是口授心傳,靠師父的點撥加上個人的勤學苦練,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提高。這里面不僅包括嘴上的功夫,更多的是自己要學習,進行大量的知識積累,花功夫,而且見效慢??疾爝^一些年輕娃,他們都堅持不下來。目前表現出想學評書的也有,但都是年歲在七八十以上的農村的老人,當然他們學起來也很難見到成效。所以對未來南部評書的傳承,我也很是擔憂。

      三、存在問題的梳理

      1、相關條件的缺失

      條件的缺乏與管理部門的重視與否有主要關系。曹榮老師曾租茶館說書,場地十分簡陋?,F在的楊兆才先生也只能在一個十分老舊的茶館說書。這些場地的狀況也決定了前來的聽眾只能是較為年長的老人。如希望吸引年輕聽眾,還是應爭取到年輕人較多的場合,如少年宮、學校等地進行評書表演。

      此外,培訓評書新人的相關器具不足。據傳承人王雪明述及:“三年前我提供了一個計劃,暑假培養(yǎng)少年,但購置器具費用一直沒有單位支持?!蹦喜吭u書于2011年成為四川省非遺項目,但一直未見有相關的政策或資金到位。

      2、人員的斷層

      (1)從藝人員的斷層。整個南充地區(qū)人口逾七百萬,從事評書藝術的僅寥寥數人,而且普遍年齡偏大。如果在有限的若干年內不能發(fā)展一批新生力量,說書人會逐步減少,從而導致南部評書成為絕響。

      (2)聽眾的斷層。南部評書在20世紀80年代聽眾較多,但即便在當時,聽眾也多為中老年。據王雪明口述: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聽評書的越來越少。目前評書的忠實聽眾多為生活于鄉(xiāng)鎮(zhèn)的70歲以上的老年人。

      3、關系的錯位

      (1)管理部門與藝術活動發(fā)生區(qū)域的錯位。目前非遺管理部門的行政干預地區(qū)主要是在城市,而南部評書的表演場合多在鄉(xiāng)村,這就造成了管理與活動發(fā)生地的錯位。

      (2)評書藝人與潛在聽眾的錯位。據王雪明的口述材料得知喜歡評書的人多為鄉(xiāng)村里的老人。每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有,但是年紀很大,評書藝人徐勍先生之所以能夠在重慶產生影響,也是跟重慶聽眾的文化素養(yǎng)有關。

      很多潛在的中青年聽眾有待開發(fā),但這些中青年聽眾大多居住于大城市里,而藝人往往生活在城鎮(zhèn)甚至偏僻鄉(xiāng)村,這就造成評書活動的施予與受眾間的錯位。

      四、相應的對策

      1、官方層面的做法

      隨著國家對非遺的重視,每年有大量的非遺項目進入政府保護名錄,這極大地促進非遺的傳承與發(fā)展,然而其中的問題也日漸凸顯。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政府部門重視項目的申報,但忽視后續(xù)工作,不少項目進入非遺名錄之后,便無人問津,任由其衰落下去。非遺項目多為傳統社會的產物,在今天的環(huán)境下已逐漸失去其生存土壤,為保護這些傳統社會的遺產,政府的努力應貫穿始終。對南部評書而言,管理部門可在如下方面開展工作:

      (1)解決傳承人生存問題。如南部評書傳承人王雪明自述,現實迫使其無法將更多時間精力投入到評書中,其職業(yè)與評書毫無關聯,而這必然影響到南部評書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政府部門對傳承人給予一定生活補助,從而使其將更多精力投入到評書事業(yè)中來。

      (2)基層管理部門積極配合。如前所述,南部評書產生于鄉(xiāng)村,而如今的聽眾和愛好者也大多生活在鄉(xiāng)村,這就要求該項目的傳承保護工作應以最了解鄉(xiāng)村社會的基層管理部門來積極配合政策的落實和工作的開展。

      (3)搭建展示平臺??衫貌┪镳^、文化館、市民廣場及大眾媒體等公共平臺進行評書影像的播放展示,增強廣大市民對南部評書的認知和了解;管理部門主辦的相關演出中為評書登臺創(chuàng)造機會,特別是到大中專院校去深入影響潛在的愛好者,傳承人王雪明談到:“可以讓曲藝進校園……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夠開班教學,帶出一批年輕娃娃。等這些學生長大,再傳給下一代,這就繼承下去了?!边@既可擴大影響,又可為愛好者提供接觸機會和學習的可能。

      (4)進行相關培訓。在學校中開設相關專業(yè),培養(yǎng)評書人才;舉辦評書表演的培訓班,發(fā)現潛在人才。因為一項非遺的傳承與發(fā)展,需要有一定規(guī)模的年輕力量來充實,學校的學生富有朝氣,且具備一定文化素養(yǎng)和創(chuàng)造力,吸引他們來加入這個隊伍必將推動評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2、評書藝術本身的建設

      (1)理論建設。南部評書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已經積累了較為深厚的藝術經驗,傳承方式也僅是依靠傳統的師徒之間的經驗指導。在曲藝走入低迷的今天,將南部評書藝術上升為理論層次尤顯得重要,這樣可以使后來人更容易把握其本質,并在不失本色的基礎上進行升華和變革,使之獲得新的生命力。

      (2)內容革新。評書的活動必須由說書人和觀眾一起互動才能完成,良好的觀眾也必不可少。傳承人王雪明對此直言不諱地說:“很多評書仍是以傳統內容為主,四川評書的從業(yè)者應該試著探索改良,增加些視覺聽覺上的新內容,吸引年輕觀眾?!蹦贻p受眾隊伍擴大了,才可能在長遠時期內引起良性循環(huán)。

      (3)推進市場化。當前評書藝術市場極度萎縮,若想獲得持久長遠的發(fā)展,不能僅依靠政府部門,還應該走市場化路線。當然,在市場開創(chuàng)期,可以由政府給予一定的支持,打造平臺,之后逐漸憑借市場的回報獲得發(fā)展動力。

      綜上,當前各級非遺項目名錄內容豐富,其中的不少項目卻仍在走向衰微,這里僅以南部評書傳人現身說法,希求這些傳統非遺項目能夠獲得足夠重視,重新煥發(fā)生機。

      【參考文獻】

      [1] 祁慶富.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的傳承及傳承人[j].西北民族研究,2006(3)114-123.

      [2] 陳淳.四川曲藝改革創(chuàng)新的戰(zhàn)略性思維[j].四川戲劇,2013(1)45-47.

      [3] 洪霞.四川曲藝的根失狀態(tài)與對策思考——對四川曲藝部分唱曲藝術及其相關曲種的調查報告[j].四川戲劇,2006(1)7-9.

      [4] 徐麗橋.對四川曲藝現狀及發(fā)展的思考[j].四川戲劇,2006(2)35-37.

      【作者簡介】

      池洪濤,南充市文化館館員,文學碩士,主要從事文學及非遺保護研究.

      猜你喜歡
      口述史傳承人
      數字化保護視野下徽州民歌傳承人的傳承方式研究
      阜蒙縣蒙古包文化的法律保護
      “非遺”的生命力在于“接地氣”
      黃梅香自苦寒來
      時光流逝
      贛西武寧“打鼓歌”傳承人傳習基本現狀與人才培養(yǎng)對策思考
      論口述史研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贛劇口述史為例
      淺論“非遺”技藝傳承中的現場培訓
      藤縣牛歌戲的傳承及生存狀況
      關于口述史的若干問題探討
      庆安县| 大方县| 本溪市| 清水河县| 荥经县| 英德市| 昌黎县| 开封县| 桃源县| 苗栗县| 阿尔山市| 通山县| 定日县| 泊头市| 射洪县| 北川| 张北县| 武功县| 武宁县| 个旧市| 中超| 古丈县| 延边| 临汾市| 文登市| 临洮县| 利川市| 青神县| 兰坪| 河南省| 洛隆县| 隆回县| 泰顺县| 县级市| 新郑市| 电白县| 澜沧| 鸡泽县| 荣成市| 中方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