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芝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活動被一線教師應用到課堂各個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之中,目的就是打破教師一講到底的模式,凸顯學生的課堂主體性,以此來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做出貢獻。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將小組合作與課堂各環(huán)節(jié)的教學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小組交流、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進而,為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組合作;提高效率;課堂
基于現在比較流行的翻轉課堂,學生在課前已對課上要講的內容有所預習,在第二天的課堂中在老師的稍作講解后,將會是大量的練習,結合英語課的特點,課堂上的練習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內容:單詞的讀寫、對話的朗讀與背誦,對話的創(chuàng)編與表演,那么如何讓這些練習更高效呢,那就是小組合作學習。課堂教學中如何如果能有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將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學生群體的合作意識,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動參與者。那么如何使小組合作學習更有效呢?我有如下的思考
一、合理分組,以優(yōu)帶差
要進行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首先必須進行合理的分組?,F在我們都是4人為一小組,在分組時,我把全班同學按學習成績及性格特點,平均分配到各組,并按成績排列1-4號,這好像聽起來是對學困生的一種歧視,其實在學習過程中,其實是對學困生的一種鼓勵。因為相同一個任務,如果4號能夠完成,該小組將會得到4分,而1號完成卻只得1分。一個小組至少有一個同學是比較優(yōu)秀的,在課堂上展開小組學習時,每個小組都相得到更高的分數,這時優(yōu)生便自然而然地成為小老師,他們耐心地教組員單詞的發(fā)音,或教組員讀句子,不厭其煩解答其他組員的疑問,在當中,他們嘗到了成功的甜頭。你會發(fā)現這些小老師不但自己進步了,還成為老師的好幫手,為老師減輕了負擔。
二、適當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范圍非常廣泛,教師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用到它,我們要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點,在教學中加以利用,具體如下:
1、單詞的讀寫及對話的朗誦和背誦:如果是剛學過的內容,有一定的難度,我將會安排小組內的1號或2號來完成任務,這些任務對3號或4號來說可能有些高不可攀,這時讓他們來完成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我們給3號和4號留出一天的時間,第二天再檢查,就會有意想不到效果,因為在這一天里,小組內為得到高分,1號和2號會給予他們根大的幫助。當然有時,我們也可以讓小組內自由推薦一個同學完成任務,這時會盡力幫助那個既能完成任務,又能拿高分的同學來完成任務。
2、對話的創(chuàng)編和表演:我們在上課的過程中,學生學完一段對話后,可以要求他們角色表演或創(chuàng)編。教師利用小組為單位開展競賽。教師可以最后從讀音是否標準、對話是否有感情、表情是否自然、表演是否得體、表演時是否全員參與等各方面綜合考慮,選出最佳小組。最后教師比較各組的表演,表揚表演得好的,對較為典型的問題做適當評析,并幫助表演有欠缺的小組分析原因,引導他們認真總結經驗教訓,爭取下次演得更好。
三、小組合作要及時評價,要有相應的評價標準
在小組合作中,我們會規(guī)定幾號就得幾分,任務完成學生馬上就能知道自己小組得幾分,聽寫單詞時,發(fā)布聽寫成績時,寫全對的同學就會自覺到評分欄中加分,背誦對話時,除了老師自己檢查外,也有小組互查,因為提前已做規(guī)定,在背誦過程中每有三處錯誤,就會扣掉一分,這樣同學們在背誦過程中,就會很認真,1號就會把自己的錯誤控制在三個以內,否則將會不得分,4號同學,雖然背誦質量不高,也能得些分,這樣不至于挫傷他的積極性。他只能會盡量提高質量,以提高得分,當4號能得到4分時,他們也是相當激動的。
除了平時每節(jié)課的評價外,我們還有每個月的周前會上評價,優(yōu)秀小組的一紙證書也是對其他小組的極大誘惑,下個月,成績全部清零后,他們也會奮起直追,爭取成為優(yōu)秀小組。
但是,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學習形式,并非萬能的,有的教學內容不適合小組合作學習時,必須要求其他形式的教學。比如,在教學語法知識的時候,必須要求教師提供示范,學生跟讀錄音或跟教師讀,這樣的內容即使用小組合作學習也取不到較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會出現一人錯導致整個小組成員都錯的結果。所以小組合作學習與要與班集體教學、個性化教學相結合,做到取長補短。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的責任感、合作精神和集體精神,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益。
參考文獻:
[1] 田宇,張崇偉.小組合作在課堂環(huán)節(jié)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8(35):26.
[2] 張虎雄.小組合作學習應用到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8(32):43.
[3] 劉艷榮.如何開展有效的合作教學[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8(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