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露
摘要: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中,情感朗讀是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得到語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教師要激發(fā)學生的自主性和對朗讀的興趣,尤其是新課程教學改革提出后,情感朗讀更是促進閱讀能力和良好的師生互動重要的教學方式,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特別注意閱讀教學中的情感朗讀的有效性,注重情感朗讀的有效性所帶來的教學效果。下面簡要分析一下情感朗讀的教學方式和情感朗讀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情感朗讀
一、有效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小學教育是注重基礎學習能力培養(yǎng)的關鍵階段,在培養(yǎng)基礎能力的同時,也要兼顧知識的學習,所以在小學教育階段,教師的課程設計和教學方式會對學生的知識和學習能力產生深遠的影響。在閱讀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更要注重教學的有效性,也就是提高閱讀的能力和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教學中我們基本的要求是幫助學生獲取有效信息,同樣的文章,不同水平的教師能提供給學生的信息是有不同的層次的,有的教師水平會低一些,教學流程偏于陳舊,將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講解的很平庸,學生所需要獲取的有效信息,作者想的意念和傳達的情感,都不能充分的講解出來,更不要說與作者的情感共鳴了。而有的教師,利用可以使用的教學資源和優(yōu)秀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閱讀課程中如沐春風,使學生充分享受了閱讀的美好和樂趣、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師的教學方式是學生閱讀課程能否有較好效果的保證,在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缺乏特色,因循守舊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了教學效果,學生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只會感到枯燥無味,更不要提學習的熱情和樂趣了,所以教學能力的限制和教學方式的僵化是閱讀教學中的一道障礙。
二、朗讀教學在閱讀中的重要作用
朗讀即為有聲音的閱讀,這也是閱讀的基本功,任何語言的學習的基礎階段,朗讀的重要性是最大的,也是無法替代的。而朗讀教學重在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感受作者情感,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充分同化作品的內容,認知作者的感情思想,達到與作者直接的感情交流,從而與作者產生共鳴,擴大自己本身的認知體系。小學階段是學生能力提高的最基礎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教學中,朗讀是最經(jīng)常用到的教學方式,在朗讀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文章的認識得到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得到提成,因為在朗讀的過程中,抽像的語言文字被轉化為自己可以理解的意義。這些文字通過朗讀轉化成了自己能夠駕馭和理解的一部分知識體系。使學生可以更高理解和應用詞語、句式和表達方式,從而規(guī)范了自己對于語言理解和運用。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和記憶的能力非常高,所以我們的教師應該在這個階段,充分利用自己的教學能力,在朗讀教學中,達到提高學生理解語言,掌握語言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的教學目的。
朗讀是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的開始,教師督促學生在反復的朗讀中結合自己的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認知層面,是非常必要的。反復的朗讀,能夠使年齡比較小的低年級學生集中精力,提高專注的程度。而針對于小學生發(fā)生速度比認字速度快的特點,反復朗讀更能理解作者要傳達的含義,尤其是難度比較高的文章部分,朗讀過程中是理解難度比較高的部分的重要方法。在作者要表達情感的重要部分,老師應該帶領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文章,使學生掌握字、詞、句、意和作者所表達的情感。在朗讀教學過程中,斷句、節(jié)奏、強調等朗讀技巧就要靠教師差異性和選擇性的引導和教育了,這也是體現(xiàn)教學水平的重要部分。
學生的思維和認知能力的提高也在朗讀的過程中得到提高,朗讀不是表面文章,而是調動思想接受作者感情和內在內涵的過程。在朗讀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來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在朗讀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做到聲情并茂,用抒情的方式將學生帶入文章,這樣才能使學生和作者之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才能夠真正的去理解作者的意圖。
三、朗讀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低年級的學生因為年齡限制,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還有識字少等硬性缺陷,這些都是我們的教師所遇到的困難這些都要教師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投入,在反復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可以首次朗讀示范之后,讓學生自主的去朗讀幾次,然后根據(jù)每個學生的情況,總結難點和重點,反復去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閱讀水平。同時教師自身素養(yǎng)的提高同樣是教學活動的重點,直接從事教學的教師一定要不斷學習教學知識,樹立學習意識,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因地制宜,順勢利導,針對不同情況,不同家庭環(huán)境,不同地域環(huán)境,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采取相對應的,效果好的教學方式和方法。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清楚認識自己的教學目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管能動性,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
四、總結
在小學階段的教育中,教師應該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從不同的現(xiàn)實情況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考能力,靈活運用教學方式,在使學生獲取到知識的同時,提高了學生的能力,豐富了學生的內涵,這就要求我們的人民教師,根據(jù)不同的情況,追尋朗讀教育的有效性,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教學水準,實現(xiàn)教學目的。
參考文獻:
[1] 陶曉麗. 小學語文批注式閱讀教學的策略[J]. 麗水學院學報,2014,(6)
[2]寧利明. 比較閱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課外語文(上),2017,(4)
[3] 李睿. 關于初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J]. 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