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任圳
一、課程背景
根據(jù)初二年級學生的自律發(fā)展水平處在行為與愿望之間的矛盾需要解決的這一特點,從小處入手,借助《別急著吃你的棉花糖》實驗,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律,提高學習效率。根據(jù)以上情況,我確定本次班會課程目標:
1、了解自我紀律的表現(xiàn)情況,知道自律含義。
2、認識自律的重要性。
3、掌握一些形成自律的方法。
二、課程準備
1.布置教室:準備多媒體教學設備
2.準備小品:《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3.準備背景音樂:上課鈴響聲。
4.設計班會的步驟及主持詞。
三、課程實施
主持人:宋同學、陽同學
宋:敬愛的老師們
陽:親愛的同學們,
合:大家上午好!
宋:在開始今天的主題班會前,首先讓我們來看一段情景劇《我控制不住我自己》第一幕《周末電話》。
(學生表演)
宋:聽了兩個家長的對話,你們覺得孩子在學習上有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
宋:正如同學們回答,有的人學習沒有計劃,有的人有計劃卻無自律性。
陽:那什么叫自律呢?
宋:自律就是遵循法紀,自我約束。針對自身情況,以一定的標準和行為規(guī)范指導自己的言行。
陽:江水因為有了河床,才避免了到處泛濫,最終流向夢想的大海。
宋:人因為學會了自律,才避免走上歧途,最終到達成功的彼岸。
合:下面我宣布初2019級11班“別著急吃你的棉花糖——增強自律性,提高學習效率”主題班會現(xiàn)在開始!
(一)發(fā)現(xiàn)“自律”之魅
陽:咦?現(xiàn)在一定會有同學想——為什么主題與棉花糖有關呢?
宋:不急,讓我們先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實驗來了解一下。
陽:這是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位博士1966年進行的有關自制力的心理學經(jīng)典實驗。他找到幾個孩子,在桌上放了一塊棉花糖,并告訴他們在15分鐘內(nèi)沒有吃棉花糖便可獲得另一塊棉花糖。對于孩子來講,那簡直是煎熬!
(觀看實驗視頻)
陽:10多年后,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堅持15分鐘不吃棉花糖的孩子,長大后不論在事業(yè)還是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都比馬上吃掉棉花塘的孩子更優(yōu)秀。因為這些擋住棉花糖誘惑的孩子已經(jīng)懂得了成功最重要的原則是“推遲享受”的能力——自律。
宋:同學們看了視頻之后有什么感受?
(學生談感受)
宋:正如同學們所說,自律很重要,我想起王老師以前跟我們分享過《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最后都成什么樣了》
(分享文章,對比人物)
陽:那些不放任,不沉淪,擁有強悍自我主宰能力的人們,終有一天會在自己的領域里,做出非凡成就。
(二)思考“自律”之行
宋:學習就是我們的領域,但我們是不是能做到自律?有時計劃好做作業(yè),預習課文,卻又沒按計劃執(zhí)行,然后找理由自我麻痹。
陽:對呀!我經(jīng)常這樣。一會想喝水,一會碰手機,這些干擾我們學習的因素被稱為“棉花糖”。
宋:我們身邊有一位夏科同學,他最近感覺自己不受控制。
陽:請讓我們繼續(xù)欣賞情景劇《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學生表演《上課走神風波》、《自習不律》)
宋:看了夏科同學的表現(xiàn),同學們有什么好的建議給他?你在生活中又是否遇到過類似的“棉花糖”?你又是如何應對?請小組成員討論。
(小組討論,填寫分享)
思考“自律”之行
1.學習中是否遇到過類似的“棉花糖”?舉出印象深刻的兩、三個例子。
2.是如何應對這些“棉花糖”的?有沒有成功經(jīng)歷?
(三)策劃“自律”之舉
陽:聽了同學們的分享,我們也想跟大家分享視頻中的細節(jié),孩子們不是硬撐著不去吃棉花糖,而是采取了策略,如“轉移注意力、冷靜思考、以別人為榜樣、想象自己可以得到的獎勵?!保ńY合視頻、圖片解釋)
宋:請同學們結合自己的情況寫下“棉花糖”應對計劃
策劃“自律”之舉
我的“棉花糖”應對計劃
我目前最想要克服的“棉花糖”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準備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做)。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增強自己的自律性,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我請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長、老師或同學)做我的監(jiān)督員,監(jiān)督我的行動,21天后見分曉!
(四)班主任寄語
今天的班會課,同學們組織有序,邏輯清晰,表演到位。給我的第一個感覺:主持人、主演都是第一次登臺,主動要求演出。你們有勇于鍛煉自己的勇氣,有敢于展示自己的魄力,也有隨機應變的能力,你們的成長讓我驚喜。第二:討論的同學愿分享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但不足的是我們討論解決方法的時間不夠,希望下來之后大家實實在在地解決一個最近干擾自己的問題。自律在點滴中培養(yǎng),習慣在21天形成,21天后我們見分曉。
(五)揚帆起航
宋:常言道:無自律的生活何以談學習,何以談人生。
陽:想要做到自律,便要有自知之明與意志力,先從小事做起。
宋:自律是一種勇氣,學會它,你的生活會更加充實。
陽:自律是一種睿智,擁有它,你的人生會更精彩。
合:我們宣布初2019級11班主題班會到此結束。
四、課程反思
在本節(jié)班會展開之前,班主任和學生共同商量、制定班會方案,確立主創(chuàng)人員,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課堂結構清晰,從發(fā)現(xiàn)“自律”之魅、思考“自律”之行、策劃“自律”之舉三方面引導學生找到不自律問題,學會解決問題,并以21天為習慣形成界限,借以宣誓的形式深入人心。
才進入初二的學生,掌握課堂的能力還有所欠缺,關鍵問題點評不夠到位,老師在此時應適時融入課堂,點評 “自律之行”、“自律之舉”,引導學生更深入地認識到自己問題的嚴重性,達到更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