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電影《東京物語》描述了現(xiàn)代社會中傳統(tǒng)家庭關系尤其是親子關系的解體。作為小津安二郎的代表作之一,這部作品因其對人性的深刻洞悉而贏得了世界性的良好口碑,體現(xiàn)了其所擁有的普遍性意義。解讀《東京物語》,旨在以理性的目光審視傳統(tǒng)的孝道文化,揭示人性的本質(zhì)。
關鍵詞:《東京物語》 親子關系 家族解體 孤獨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最有影響力的電影大師之一,其作品主題多表現(xiàn)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進程中的傳統(tǒng)家族制度的解體,《東京物語》是其巔峰之作,“其表現(xiàn)手法洗練樸素,在平淡的日常生活中,參悟著世情冷暖,憂傷之中仍流露出一絲絲溫情。”
故事從住在廣島尾道的老夫婦收拾行囊,前往東京去看望生活在那里的大兒子和大女兒開始。臨行前鄰居大娘羨慕的語氣,老夫婦期待的心緒,都與之后的經(jīng)歷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初到東京大兒子家的父親有點失望。兒子住在東京偏遠的郊區(qū),住房狹小,雖然是博士畢業(yè),但也只是開了個私人小診所聊以謀生而已,這與父親之前的心理預期有些不符。兒子本來也安排好要帶父母出去轉(zhuǎn)轉(zhuǎn),無奈臨行前突然有急診,只好爽約。而后老夫婦又去了大女兒家,大女兒對父母的態(tài)度就更不盡如人意了:她開了家美容院,工作繁忙,對父母頗為敷衍,舍不得丈夫給父母買貴些的點心,也無時間陪他們看看東京的風景,掏錢給父母報了個廉價旅游項目,安排老兩口自己去熱海觀光。但這個安排顯然沒有用心,充斥著年輕人熱情的觀光地喧囂異常,讓老夫婦倆徹夜焦躁難眠,他們不得不提前返回東京。女兒對這一切并未體察,反而因為父母提前返回干擾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而頗有怨言。
短暫的探親期間,老兩口和兒子、媳婦相處顯得禮儀周全,讓人覺得有些見外。在女兒那里,他們又沒有得到為人父母應得的尊重,女兒告訴來店的客人說他們是她鄉(xiāng)下的熟人,甚至因為家里要舉辦講座而讓年邁的父母大晚上無處可去,流落街頭。這種窘境是老夫婦去東京之前絕對想象不到的。老人含辛茹苦地養(yǎng)大了孩子們,而孩子們成人成家,和父母竟然生分到這種地步。這一切正如日本著名評論家佐藤忠男所說:“所謂成人,對父母而言便是外人了。”
影片用三組人物的對比來強化這種家族關系的崩潰,讓觀者產(chǎn)生出一種難以名狀的悲涼感。
第一,父母在大兒子家與兒子、兒媳的相處,雙方都顯得節(jié)制且彬彬有禮,這和兩個小孫子在母親面前的放肆無禮的畫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就是真實的人生在各個階段的不同體現(xiàn)。孩童時期子女在父母面前的撒嬌任性和成年后的孩子對待父母的禮儀周全,讓人無端生出些許悵然若失的思緒。影評家佐藤忠男尖銳地指出:“表面是普通的日常事件,其底處卻浮現(xiàn)父母和子女的訣別,這種人類永遠的大問題,以安靜的談話方式談著極為重大的事情。”
第二,親生子女和守寡的二兒媳之間的態(tài)度對比。影片中的一抹溫情卻是由二兒媳這個看似不太相關的人物帶來的。老夫婦的二兒子已經(jīng)戰(zhàn)死多年,兒媳卻沒有再嫁,孑然一身在東京生活。她聞知公公婆婆來京,雖然自身各方面條件有限,但卻請了假陪公婆游了東京,并在自己簡陋的住所盡最大可能熱情地招待了公婆,又在婆婆晚上無處可去時留她住下,給婆婆按揉肩膀,把丈夫生前使用的被褥給婆婆蓋,臨行前強塞給婆婆零花錢。這一切都是公婆在親生子女身上沒有體會到的,唯其如此才顯得彌足珍貴,也反襯出了尋常親子關系的崩潰,展示了人生的殘酷和無奈。
第三,待字閨中的小女兒與已成家的子女的態(tài)度對比。小女兒京子對待父母的態(tài)度可以從她對哥哥姐姐的評價上體現(xiàn)。她雖已成年,但尚未成家,陪伴著父母在家鄉(xiāng)生活,她對哥哥姐姐在母親去世后的表現(xiàn)很是不滿,不能理解為什么母親的葬禮剛一結束他們就離開家鄉(xiāng),返回東京,更不能理解姐姐索要母親生前用品的態(tài)度。一切都是那么現(xiàn)實,讓人感受不到親人間本該有的溫暖。當小女兒指責哥哥姐姐的自私和冷漠的行為時,善良的二嫂紀子卻回答:“我以前也這么想,可是他們有自己的生活,并不是因為居心不良。”京子認為自己將來決不會變成那種人,二嫂卻笑著說:“每個人總會漸漸地變成這樣,雖然我不想,但是我也終究會成為這樣的人。”
人生是個輪回,所謂父母與子女的親情,無論曾經(jīng)如何美好,卻最終淪陷在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以致漸行漸遠。這是個讓人無奈的結局,揭示的是“人的歸宿是孤獨”這一終極命題。電影中的老夫婦是豁達的,他們對自己的遭遇沒有太多的怨艾,而是給予孩子們充分的理解,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心態(tài)安慰自己,接受現(xiàn)實。即使老母親遽然病逝,老父親依然面對朝陽,用極為平靜的口吻說:“今天又是個大熱天吶?!比松还苋缫馀c否,日子總是要繼續(xù)的,老父親已然接受了人生終歸要走向孤獨這一宿命,盡力看淡人生的起伏,咀嚼其中的況味,這也是這一作品的主題所在吧。
參考文獻:
[1]劉德潤,劉淙淙.日本電影經(jīng)典[M].青島:青島出版社,2012.
[2]佐藤忠男.日本電影的巨匠們[M].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
[3]佐藤忠男.小津安二郎的藝術[M].仰文淵,等譯.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89.
(作者簡介:王玲,女,本科,南陽理工學院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日語教學與日本文學)(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