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峰
【摘要】專題式教學在高中語文選修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改善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選修課的重視及學習積極性。本文重點探討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專題式教學。
【關鍵詞】高中語文;選修課程;專題式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新課標改革背景下,立德教育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關注,并成為教育工作的最終目標,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進行了更新。從根本上開始思考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最終目標。而《課標》也提出了當下高中的五個選修課設計,分別是詩歌與散文、小說與戲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教學管理、教學設備、師資力量等問題,導致很多學生無法很好地實現(xiàn)《課標》的要求。本文以如何讓高中語文選修課程的專題式教育展開討論,尋找專題式教學在高中語文中的新道路和新方向。
一、高中語文專題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一)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
在新課改理念支持下,學生核心素養(yǎng)成為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目標,強調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具體到高中語文課程,主要致力于對學生語言能力、運用能力及審美能力等的培養(yǎng)。根據(jù)新課標對高中學生的要求,提煉而出的幾大選修課程。作為高中語文專題式教學的重中之重,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在教學內容選擇方面,要提升豐富性及廣泛性,能夠涉獵多個領域,開闊學生的眼界,開拓思維。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去學習和寫作來鍛煉培養(yǎng),從畫面的想象到抽象的比喻,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增強思維能力。通過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思維的發(fā)展和提升,可以讓學生有效地認識到文學和抽象意識,對自身的語言行為及活動進行重新審視,不斷豐富語言思想性、靈活性。打破教材的限制,實現(xiàn)了多種版本教材的整合,打通了課內和課外的閱讀,形成了以作家為主線的“專題研究性”閱讀方式。選擇的作家和作品不僅涵蓋了教材的經典篇目,又吸取了部分優(yōu)秀的課外閱讀篇目。每冊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一個人物配對(按照一古一今或一中一外設置),共涉及三十六位古今中外作家。如在學習中外文學小說這一專題時,建議選取中外具有代表性的小說進行講解,避免出現(xiàn)概念混淆,理清學習思路,避免盲目學習。在中國文學小說上可以選擇《紅樓夢》《祝福》等,結合小說的具體形式,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國小說可以選擇《哈姆雷特》等,然后對比中外小說寫作方式的不同,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二)注意專題的內容
專題內容過于廣泛,則不利于學生理解,應該盡量細化,做到精練。通過這些準備,讓學生在專題中盡可能地汲取知識養(yǎng)分。提煉專題內容,加強學生的理解和學習效率,教師通過有意識地劃重點,讓學生對抽象的內容有所認知,形成循序漸進的學習習慣。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版中,第三單元涉及道家、儒家等內容,該主題涉及范圍廣,若學生對儒道知識不夠了解,缺乏儒道基礎知識,那么在學生中將無法正確理解儒與道的關系。針對這一專題,可以從合適角度為學生選擇幾篇課文,教師引導學生對儒道的思想內涵進行了解,然后經過比較、總結,形成自己的觀點。
(三)注重課后的讀寫練習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知學合一,不僅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及語言知識,更要學會舉一反三,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具體實踐中。為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可以在課后為學生布置實踐練習作業(yè),提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林黛玉進賈府》這一專題后,可以鼓勵學生課下收集紅樓夢相關資料,了解該小說的寫作背景與內涵,閱讀其他精彩的章節(jié),談談自己的感想。也可以為學生布置寫作練習,如黛玉臨死之前未說完的話:“寶玉,你好——?!惫膭顚W生大膽想象,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補充黛玉想說的話,寫一段話,說明自己的理由。可以讓學生去寫課上學過的專題,通過在自己切身感受過的、理解過的基礎上去一點一點深入,依托文本,融會到專題內容當中,參與進原先專題的感情當中,通過學習成果來創(chuàng)造新的學習成果。
二、高中語文專題式教學的相關思考
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認識到,教育并非萬能的。傳授給學生知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而專題式教學,就是為了能夠永久性地影響孩子一生的學習和思考方向。語文教學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難的地方在于對文章的理解和思考,對于語文教學來說,最重要的是能夠讓學生在必修課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全面的綜合素質。開設選修課是為了能夠在所學知識的基礎上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培養(yǎng)個性化的學生。例如在語言文字應用中,語言構建和運用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甚至可以說是整個語言核心素養(yǎng)的基礎。學生對于語言使用的能力,文字的熟練度,品質的構成和審美能力的建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和理解都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基礎上建立的,并且這些方面都會在學生使用語言去讀、去說、去寫的過程中體現(xiàn)出來。此外,專題式教學的主要培養(yǎng)方向是以學生為主,建立學生自主的思考方向和意識形態(tài),讓學生有獨立的人格,這是一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也正因如此,專題式教學已經是所有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所放眼的事情了。
三、結語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化發(fā)展,高中語文在教學理念及教學目標方面也不斷更新,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文化以及文學知識。通過專題式教學來全方面地催發(fā)學生的各方面素質,只有如此,才能形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語文興趣,達到全方面的素質提升。
參考文獻
[1]林靜.淺析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的實施[J].新課程導學,2016(6).
[2]張之鈞.高中語文選修課專題式教學的實施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33).
(編輯:張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