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社會公眾;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
摘要:文章分析了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闡述了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的基本框架,對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進行分類,提出了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優(yōu)化路徑,以期促進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的完善和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18)10-0021-03
公共圖書館具有公益屬性,以服務公眾為根本目的,因此,公共圖書館開展活動應遵循以讀者為中心的原則。隨著政府政務公開程度的不斷提高,社會公眾對政府決策的關注度也在不斷上升,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公眾與政府的溝通橋梁,應進一步拓展其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功能。所謂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是指對政府公開信息進行挖掘、交流及利用,如對政府公開信息進行索引、綜述、文摘編制等,最終形成政府公開信息的增值[1]。簡言之,公共圖書館的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就是對政府原始信息進行深度開發(fā)與轉化,使其能夠更好地貼近公眾生活及符合讀者的閱讀習慣。
1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分析目前,我國的政府公開信息資源增值服務滯后,難以滿足社會公眾對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長,提高政府公開信息建設速度、完善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迫在眉睫[2]。因此,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建設具有其必要性與可行性。
1.1必要性
信息時代,數據資源逐漸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網絡的普及更是改變了廣大讀者的閱讀行為,因此,及時、精準地獲取信息是人們提高工作效率、維護自身權益、緊跟時代步伐的重要保證。同時,政府也在利用網絡發(fā)布相關政策和信息,這有效地拓寬了政策發(fā)布的廣度與效度,而這些政策和信息往往與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建立一座橋梁,幫助公眾及時關注政府公開信息,提高讀者獲取信息和掌握信息的能力。公共圖書館依據公眾的實際需求,對政府的公開信息數據進行挖掘與整合,能夠滿足讀者個性化的閱讀需求,實現政府公開信息與讀者需求的無縫銜接。
1.2可行性
公共圖書館實現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基礎在于政府公開信息明確了可供開發(fā)的資源范疇,構建了較為完善的信息公開體系。2008年以來,政府部門網站的重要性逐步顯現,成為公眾了解政府決策和動態(tài)的窗口,不同機構間的數據共享也愈加便利,這也是公共圖書館能夠二次開發(fā)政府公開信息的資源保障。此外,公眾對政府公開信息的關注和閱讀需求也為公共圖書館實現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提供了契機,促使公共圖書館不斷創(chuàng)新增值服務的內容和方式,并不斷完善增值服務的模式建設。
2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基本框架對于政府公開信息資源增值服務來說,接受信息的公眾是供給對象,提供政府公開信息的機構是供給主體,政府公開信息是供給內容,而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途徑和渠道被稱為供給方式。供給對象、供給主體、供給內容與供給方式等四個要素,構成了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的基本框架(見圖1)。
2.1供給主體:公共圖書館
政府擁有大量的資料與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增值加工,可以為社會公眾提供高價值的服務,但由于政府工作性質的特殊性,其進行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會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約。因此,政府可以選擇外包給某個信息服務機構進行該項工作。在眾多的服務企業(yè)和第三部門機構中,公共圖書館具有實現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天然優(yōu)勢,原因有二:一是圖書館本身就是文化機構,具有豐富的信息和數據管理經驗,能夠為信息增值服務提供良好的保障。二是公共圖書館是公益性機構,服務于社會公眾,服務范圍廣泛,工作效率高,有能力為更多的社會公眾提供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
2.2供給內容: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政府公開信息增值產品
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內容來源于政府公開信息增值產品,面向社會公眾的需求,增值產品也多種多樣,既包含了紙質的政府信息資源產品,同時又包括數據形式的政府公開信息增值產品。與此相對應的公共圖書館開展的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也分為兩個方面,即有形的文本式的服務和無形的信息類的服務。筆者認為,無論是哪種服務供給內容,都應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在政府和人民之間構建穩(wěn)固的溝通橋梁。
于志敏: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研究2.3供給對象:公眾讀者
一般來說,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供給對象是社會公眾,為了滿足社會公眾的閱讀需求,公共圖書館要主動對他們的閱讀習慣進行分析,針對不同群體讀者的閱讀習慣制訂具體的資源服務方案。公共圖書館只有準確定位讀者的閱讀需求,才能夠在眾多的開放信息中充分調動和集成相關的數據資源,并完成數據的深度挖掘和整合,從而為公眾讀者呈現有針對性及個性化的信息增值服務。
2.4供給方式:市場機制與公益機制并行
公共圖書館是非營利性的公益機構,在為社會公眾提供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時,應該遵循公益機構的內在屬性,突出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但由于政府公開信息資源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因此公共圖書館在提供增值服務時,可根據其信息產品競爭性的強弱引入相應的市場機制。如:對于競爭性較強的政府公開信息增值產品,公共圖書館可以加大投入力度與成本,打造獨具特色的服務技術,并采取適當的收費方式以保護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排他性和獨特性,發(fā)揮市場機制的優(yōu)勢,為完善公共圖書館的信息增值服務增添發(fā)展動力[4]。
3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分類3.1政府主導的服務模式
政府部門是政府信息公開的最大持有者,也是原始信息的主要供給者,公共圖書館依托政府提供的公開信息并根據公眾需求開展各種各樣的增值服務,這種模式被稱為政府主導的服務模式。一方面,政府主導的服務模式最常見的增值服務項目是由政府建立健全的網絡平臺,平臺作為公開透明的渠道不僅向社會公眾展現政府的動態(tài),還為公眾提供了交流互通的機會;另一方面,政府主導的服務模式實現了政府與政府、政府與社會公眾之間的資源共享,如數字化信息檢索、數字化信息采集等[5]。政府主導的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的優(yōu)勢在于硬件的完善和政府的支持,能夠形成較大規(guī)模并且影響深遠的服務體系。
3.2企業(yè)以政府為依托的服務模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私營企業(yè)迅速崛起,成為我國經濟發(fā)展中不可忽視的一支重要力量。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公開信息增值服務屬于公共物品領域,雖然具有普遍性和無償性等特點,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模式僵化、效率低下等問題,而私營企業(yè)效益最大化的特點恰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將資源提供給公共圖書館,再由公共圖書館向具有特許經營資格的私營企業(yè)適當投放一定的自主經營權和信息開發(fā)權,不僅可以提高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的靈活性,同時還創(chuàng)新了增值服務的方式[6]。政府、公共圖書館與私營企業(yè)的合作模式能夠進一步滿足社會公眾對于公開信息資源的閱讀需求。
3.3非營利性服務模式
非營利性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是以公共圖書館為主體,面向社會公眾進行的一系列宣傳政府信息的活動。公共圖書館常見的增值服務方式有:印制政府信息手冊、在公共圖書館網站開設政府公開信息版塊或設置相關鏈接等。此外,公共圖書館還能發(fā)揮其數據整理的優(yōu)勢,對政府公開信息進行排序和編碼,便于讀者進行檢索和查詢;其數據挖掘技術還可以根據讀者檢索的關鍵詞,為他們關聯(lián)相關的內容??偠灾?,信息篩選及信息開發(fā)與供給是以公共圖書館為主體的非營利性增值服務方式的兩大特點,也是公共圖書館服務的優(yōu)勢所在。
4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
增值服務優(yōu)化路徑4.1明確供給主體定位,設計多元復合的服務模式
政府與公共圖書館是互補關系,政府借助公開信息的資源優(yōu)勢與公共圖書館的平臺優(yōu)勢,共同為讀者提供良好的增值服務。設計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應考慮政府與公共圖書館增值服務實現方式的不同,打造多元復合的增值服務模式(見表1)。一方面,政府可單獨服務于讀者,重心在于增值服務的普遍性;另一方面,政府可與公共圖書館共同構建信息增值的服務模式,體現信息增值的普遍性與公益性。
明確公開信息增值服務中的責任劃分是完善該模式的又一關鍵,對于公共圖書館而言,增值信息服務的質量至關重要,涉及公眾偏好、文化導向、道德法律等,尤其是公共圖書館在對政府公開信息數據進行關聯(lián)和挖掘時擁有“最終解釋權”[8]。如何將政府公開信息有序地呈現在社會公眾面前,既是公共圖書館自身建設能力的體現,也是衡量其增值服務效用的關鍵。因此,在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建設過程中,公共圖書館不僅應積極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監(jiān)督、自我教育,同時還應注意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
4.3完善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體系,建立科學的運行機制
為構建面向社會公眾需求的公共圖書館政府公開信息增值服務模式,公共圖書館應明確讀者的主體地位,明確增值服務應以公眾閱讀需求為導向、以公眾滿意為目標,這也是當前我國圖書情報界研究的基本價值觀念。因此,公共圖書館應進行規(guī)范化管理,制定一套科學、完善的政府公開信息開發(fā)、整合、發(fā)布流程,對讀者的檢索和閱讀活動進行數據跟蹤和偏好分析,尤其是需要將公眾的反饋意見納入公開信息增值服務體系,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運行機制。只有做到科學化和高度自律,政府公開信息的利用率才會得到提高,公共圖書館自身的建設能力也會得到加強,同時,政府與公共圖書館在社會公眾中的公信力和聲望也會提高。
5結語
政府資源是信息時代最寶貴、最關鍵的社會資源,與社會公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對社會公眾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隨著政府資源透明度的不斷增加,公共圖書館也應加大對政府公開資源進行開發(fā)和利用的增值服務建設力度。公共圖書館作為重要的文化機構,有能力也有義務對政府公開信息資源進行科學的開發(fā)和利用,使社會公眾能夠及時、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政府公開信息,提高公眾的社會責任感。
參考文獻:
[1]劉子君.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服務提高政府參與積極性的思考[J].圖書館,2016(5):89-94.
[2]陶玉茹.進一步優(yōu)化公共圖書館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的思考和對策[J].圖書情報工作,2014(S2):95-98.
[3]魏靜雯.政府信息資源公眾服務需求分析與實現路徑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3.
[4]張偶.政府部門信息資源增值開發(fā)研究[D].哈爾濱:黑龍江大學,2013.
[5]黃佩芳.我國公共圖書館開展政府信息公開服務研究綜述[J].山東圖書館學刊,2012(5):41-46.
[6]魏星.基于政府信息公開制度的圖書館延伸服務研究:以陜西省范圍內的公共圖書館為例[D].西安:西北大學,2012.
[7]趙玉秋.基于政府信息公開的公共圖書館網站信息構建[J].圖書情報工作,2010(17):
113-115.
[8]程萬高.基于公共物品理論的政府信息資源增值服務供給機制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0.
(編校:徐黎娟)第38卷第10期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年10月
收稿日期:2018-09-10
作者簡介:劉亞莉(1965—),江蘇省灌南縣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