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若
流水、古城、鮮花、小曲——淌過麗江,要靜靜的,慢慢的,才像是流淌在麗江的,千年的氣質(zhì)與格調(diào)。
麗江古城,一入,便是另一個(gè)世界。沿溪行,麗江是一幅畫,濃墨渲染了磚瓦,淡墨漆上了屋墻,愈往巷子深處走,愈是使人陶醉而忘路之遠(yuǎn)近。溪兩旁,商鋪林立,也是靜靜的,沒有吆喝,從不張揚(yáng),每一個(gè)人都靜靜地坐著,望時(shí)光靜靜地流淌,他們不挽留時(shí)光,卻享受著時(shí)光。
古城里,一個(gè)感觀就能感受一個(gè)麗江:聽啊,非洲鼓在輕快地撒野,銀器匠在敲打著鼓點(diǎn),溪水潺潺,鳥兒歡歌,偶有幾首民謠小曲;看啊,小橋流水人家,青磚黑瓦白墻,納西族姑娘們穿著深色的盛裝,賣木雕的、賣菩提籽的、賣東巴文書法的老師傅,用雙手刻畫出屬于麗江的神話;嗅吧,鮮花芬芳四溢、街頭巷尾茶香,酒肆飄出清淺的醉意,作坊涌出各異的味道——有蜜餞、鮮花紅糖的甜香,有豆腐、過橋米線的鮮香,還有一種,麗江的,靜靜的味道。
小溪流著淌著,就匯入了大河。出了麗江古城,麗江還是麗江。麗江人愛花,花給他們新的情思,他們給花新的生命。7月,正值麗江雨季,麗江處處有花,屋里有花、院里有花、菜里有花、湯里有花……靜靜的麗江人把有限化為無限,這或許是麗江給予他們的,熱愛生活的本能。
麗江人愛水,“三眼井”是他們的獨(dú)創(chuàng)——井有三眼,從高到低,第一眼飲用,第二眼洗菜,第三眼凈衣。安靜的生活教會(huì)了麗江人珍惜,這才使麗江成為千古名城,世代傳承。麗江人還愛享受,但其實(shí)那是他們懂得享受,院落在他們的手中花繁如夢,食物在他們的手中千變?nèi)f化,文字在他們的手中妙趣橫生。在麗江,街邊院落都有打盹的人——“人間有味是清歡”,只有麗江人才懂得這種"清歡",也只有麗江允許這種"清歡”。
循著小溪的源頭而去,玉龍雪山霸道地橫在我們面前。登上玉龍雪山,仰望,天空近了不少;俯瞰,人只螞蟻大小,麗江的一切盡收于眼底。再看看身旁“高冷”的冰川,靜靜地,竟成就了這個(gè)不凡的城……瞬間,高山上的缺氧與不適,都被其神圣的氣概,沖刷得一干二凈。
麗江的溪水還在流淌,在大河中不知去向何方,正如我靜靜淌過麗江,麗江卻靜靜地淌過了歲月。
(指導(dǎo)老師:雷碧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