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在《論語》中的《雍也篇》里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迸d趣是學習之母,也是開掘和發(fā)展智力的窗戶。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興趣尤為重要,任何的興趣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都離不開后天的引導和培養(yǎng),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也是一樣。教師要想方設法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優(yōu)化課堂教學,并最終讓學生能夠創(chuàng)造性地去學習,謂之“興趣”也。
許多科學家取得偉大的科學成就的因素之一,就是他們對所研究的問題和事物都有著濃厚的興趣,都有強烈的求知欲,幾乎都達到了“入迷”的程度。生物學家達爾文說過:“我記得在學校時期,對我后來發(fā)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迷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據(jù)達爾文的父親回憶說,達爾文小時候是“一個平庸的孩子”,但由于他酷愛大自然,并投入了最大的熱情到學習、收集標本和野外觀察中,因而對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課前的精心準備,激發(fā)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至關重要的。在實際的教學中,課堂開始的三分鐘非常關鍵,我就在這幾分鐘里設計了許多有趣的環(huán)節(jié)。
巧設懸念,課前設疑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jù)教材的實際,巧妙地提出一些問題,讓孩子們思考,當他們百思不解時,他們就產(chǎn)生了強烈的求知欲,帶著急切想知道的心情去學習,這是激發(fā)兒童興趣的好發(fā)法。我在教《日月潭》這篇文章時,就采用了這種方法,開始時我以課文的主題設計“懸念”:“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著大家去一個地方?!蓖瑢W們一聽便豎起了耳朵,瞪大了雙眼。我接著說:“帶你們?nèi)ツ睦锬兀俊比缓笤诤诎迳蠈懴抡n題“日月潭”,他們一下子就明白過來了,隨之也產(chǎn)生了疑問:“日月潭?在哪里呀?那里是怎樣的景象呀?”這時我接下話題,趁勢引導:“同學們,日月潭在我們的寶島臺灣,那里人杰地靈,風景如畫,要想領略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就讓我們隨著作者一起去日月潭旅游觀光吧!”采用這種教學模式,便不再是教師占據(jù)課堂的主導地位,而是耐心啟發(fā)、循循善誘,激發(fā)學生們的好奇心,帶領他們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秀麗風景,并進一步地升華主題,將盼望祖國早日統(tǒng)一的美好愿望植根于同學們的心中。
利用多媒體,生動直觀,趣味更濃
在教孩子們學習古詩《鵝》時,我先讓學生一邊聽故事,一邊欣賞色彩鮮明的投影片《白鵝戲水圖》,形象直觀的投影片一出現(xiàn)就激發(fā)了學生興奮愉快的學習情緒,孩子們跟隨著投影片的進程,從高高抬起脖頸的白鵝,到白鵝用紅紅的腳掌撥動綠水這些生動有趣的投影畫面,讓孩子們不由自主地進入詩歌所描寫的情境,享受作者所描寫的自然界的美麗景色。在畫面的刺激下,孩子們產(chǎn)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多樣性的教學方法趣味更濃
小學生入學時都有一定的學習積極性,他們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好奇、新鮮、有趣,但是隨著對環(huán)境的熟悉和知識的增長,他們會對學校的一切因“司空見慣”而逐漸失去興趣。這時,如果教師不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化,學生的積極性就會慢慢消失。記得我在教學《北京亮起來了》這篇文章時,我就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在學習課文的時候,我的提問、我的板書都緊緊地圍繞課題中那個“亮”字展開,這種學習方法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教學開始,我先讓孩子們在文章中找一找能表現(xiàn)出北京非常明亮的詞語,再結合課文理解這些詞語,然后在文章中尋找優(yōu)美精彩的段落,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形式,你說我聽,我說你聽,大家通過積極熱烈的討論,都愿意回答找到的描寫北京光彩奪目的語段,其中有的孩子深情地朗讀;有的孩子側耳傾聽;有的孩子還做出優(yōu)美的動作,大家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愿意說一說美麗的北京,最后孩子們又評出了這節(jié)課的“讀書最亮之星”“眼睛最亮之星”“聲音最亮之星”,這樣來學習課文內(nèi)容,一點也不枯燥乏味,孩子們學完課文內(nèi)容后,一個個臉上都帶著滿意的笑容,看到他們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我真是滿心歡喜。
結語
總之,課前的精心準備,多媒體教學手段的使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都可以激發(f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甚至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學習語文,真正地讓“興趣”陪伴同學們?nèi)フ鞣蛔粗摹爸槟吕尸敺濉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