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改革要求我們要改變“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和以課本為中心”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調動發(fā)揮學生主體性,讓學生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操作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探究新知識。在教學中,我們應重視學生主體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啟發(fā)、點撥、設疑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參與課堂教學,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從而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在啟疑、激趣中做課堂的主人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問題情境中主動參與學習
在教學中,教師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其發(fā)現問題、探索問題的興趣,使學生在親身的體驗中領悟學習數學的樂趣。例如,在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征》時,上課伊始,教師通過復習2與5的倍數的特征,然后讓學生拿出3~8顆珠子進行小組合作,分別在個位、十位、百位、千位等擺上不同的珠子,以組成不同的數,再判斷所組成的數哪些能被3整除?它們都有什么特征?學生們通過動手擺、動腦想、動口說,不但有效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更使學生在主動探索的同時培養(yǎng)了他們思維的全面性、深刻性。這樣放手讓學生在操作中感知,在觀察中比較,自己發(fā)現總結數學規(guī)律,培養(yǎng)了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及科學的探索精神,讓學生在探索中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教學,讓學生主動學習
數學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數學教學應幫助學生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比如教學《人民幣的認識》時,可以創(chuàng)設學生在小組內真實購物付款的情境;在教學《兩位數加減法》后,可設計一個送禮物的情境,即教師用孩子們喜歡的一些卡通人物或動物作為“游戲練習”的禮物,要求同學們如果能算出禮物上的得數,教師就把這些禮物送給大家。這樣的教學設計,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關注了學生的情感,這種情緒鼓舞著他們,使他們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全過程。
營造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
優(yōu)化師生關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美國教育學家卡爾·羅杰斯認為:“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系,依賴于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氣氛。”因此,課堂上教師應積極推行民主化教學,努力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輕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全員、全程、全面參與學習活動,通過讓學生觀察、討論、合作探究,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親身地體驗數學、發(fā)現數學,從而主動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去,積極地探究數學規(guī)律,充分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推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還應積極地引進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讓他們相互交流、相互協(xié)作、各施所長,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共同體驗學習的快樂,在平等互助的基礎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例如教學《圓錐的體積》時,我們可充分利用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要求每個小組要互相配合,一些同學負責對圓柱和圓錐進行操作實驗,一些同學負責做好實驗情況的記錄,然后再共同討論出圓柱和圓錐的體積關系,最后再推導出圓錐的體積計算公式。這樣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在平等、互助的基礎上進行共同探究,從而使他們在最佳的情境中一起主動學習,積極地研究,使參與意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留給學生創(chuàng)造體驗的時空,讓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做課堂的主人
多年的教學使我認識到,作為教師,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再創(chuàng)造過程,從中體驗數學的樂趣,所以在學習活動中,我們要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體驗的時間和空間,學生能想、能說、能做的就放手讓學生去想、去說、去做,使教室成為學生學習探討的空間。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我讓幾個學生結成一組,讓他們用剪、拼等方法將平行四邊形變成已學過的圖形,并推導出它的面積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人人都饒有興趣地參與了學習過程,而且,學生在這一實踐活動中,操作能力、分析能力都得到了和諧的發(fā)展。在實踐中,我認識到,要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教學中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以教師創(chuàng)造性的教為主導,以學生探索性的學為主體”的教學觀,把自主探索數學問題的權利還給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努力創(chuàng)設最佳情境,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全過程,為全體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和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能動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再創(chuàng)造”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