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俊軍
[摘 ?要]聲樂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在舞臺上順利完成歌唱活動的能力,而恰如其分的表演對于提升其歌唱水平及傳情達意效果具有重要意義?;诖?,文章總結了舞臺表演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系統(tǒng)分析了當前舞臺表演在聲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一方面,可以深化人們對于舞臺表演重要性的認識;另一方面,也能夠為聲樂教學工作提供必要的指導,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舞臺表演 ?聲樂教學 ?作用分析
舞臺表演是指表演者在舞臺上綜合使用肢體動作、語言表達、運動軌跡、眼神、表情等元素傳達信息,給觀眾帶來美的視覺、美感享受和情感體驗。聲樂演唱雖然主要是借助“歌唱”來表達情感,但恰如其分的舞臺表演也能夠為歌者營造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大大增強其傳情達意的效果。因此,舞臺表演在聲樂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是聲樂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舞臺表演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1.培養(yǎng)學生的舞臺適應能力
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聲樂演唱活動時,面對的是教師和同學,環(huán)境熟悉,內心比較放松,能夠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歌唱水平,順利完成歌唱活動。然而,學生一旦處于真實的舞臺情境之中,面對耀眼的聚光燈、震耳的音樂以及諸多觀眾的注視時,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催生緊張乃至畏懼心理,影響其歌唱行為。聲樂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引入舞臺表演的各項活動,多為學生提供登臺表演的機會,使其能夠在真實情境下順利、高質量地完成歌唱活動,逐步積累舞臺經(jīng)驗,包括適應舞臺燈光與音樂的情境、具有自我調適能力、能夠用個性化行為來調節(jié)個人情緒等。這對于學生更好地適應舞臺表演活動,更有效地設計和表現(xiàn)個人表演行為具有重要意義。
2.幫助學生營造良好狀態(tài)
學生在舞臺上的歌唱狀態(tài)直接決定著其歌唱技巧的表現(xiàn)及歌唱活動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是聲樂專業(yè)所有學生都十分關注的一個問題。然而,很多學生認為歌唱狀態(tài)是個人對于歌唱情境直觀或間接的感受,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好或壞的歌唱狀態(tài)。實際上,學生的歌唱狀態(tài)在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其在舞臺上的表演活動,游刃有余的肢體動作、自然而然的表情和眼神、自由隨性的運動軌跡、與觀眾進行順暢的互動等,均可以促使學生迅速進入良好狀態(tài),發(fā)揮個人最好的歌唱水平?;诖耍晿方處煈谡n堂訓練或者是舞臺歌唱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應用舞臺的各種表演技巧,使其具有舞臺表演的經(jīng)驗,能保持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以便更好地進行歌唱活動。
3.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效果
歌唱訓練與表演的核心目的就是為了能夠順利地傳情達意,使觀眾產生美的情感體驗,甚至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這既有賴于學生歌唱作品的歌詞、節(jié)奏韻律、音色效果,同時也依靠學生通過肢體動作、運動軌跡、眼神、表情及與觀眾互動所營造出的情境,使觀眾沉浸在或靜謐祥和、或激情昂揚、或抑郁消沉的氛圍之中,能夠體會歌詞思想、節(jié)奏美感、韻律特征、音色效果等,從而更好地理解、接受、認可歌者的情感。聲樂教師對學生進行舞臺表演的有關訓練活動時,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設計和表現(xiàn)個人舞臺行為的能力,鼓勵其設計出與歌曲情感思想、節(jié)奏韻律、音色效果相一致的行為,營造適宜的氛圍,強化學生的情感表達效果。
當前聲樂課程中舞臺表演教學存在的問題
“唱”與“演”是聲樂專業(yè)學生不可或缺的素質,目前,基本上所有的聲樂教師都引入了舞臺表演教學,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尚存在以下幾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1.缺乏真實的舞臺表演情境
無論是歌唱訓練,還是行為表演,在理想化的課堂情境中學生均能夠進行有效的行為控制和表現(xiàn),從而形成理想的傳情達意效果。然而,歌唱和表演歸根結底都需要呈現(xiàn)在舞臺上,在真實情境中完成各項任務,真實舞臺的情境與課堂情境存在明顯差異,從而造成學生在課堂中積累起的表演經(jīng)驗很難適用于舞臺之上。學生的課堂經(jīng)驗只有在真實的舞臺情境中進行轉化和升級,才能形成更具經(jīng)驗性、實效性的表演能力。當前,部分聲樂教師側重于在課堂之上營造出“舞臺表演情境”,要求學生將教室想象成舞臺,將教師和同學想象成觀眾,開展歌唱與表演活動。這種方式很難達到真實舞臺表演的效果,致使學生一旦步入真實舞臺之上,必然會出現(xiàn)緊張、畏懼、狀態(tài)不理想等問題。
2.表演與歌唱配合得不緊密
表演主要是為輔助歌唱更好地傳情達意而進行的,學生應根據(jù)歌唱的節(jié)奏、韻律、情感來控制自己的表演行為,增強表演與歌唱之間的協(xié)調配合,更好地進行聲樂演唱活動。調查發(fā)現(xiàn),當前聲樂教學過程中雖然強調表演的重要性,鼓勵學生在課堂上進行模擬表演活動,但未引導學生有效處理表演與歌唱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生的表演與歌唱配合得不緊密、不協(xié)調,甚至會有不一致的現(xiàn)象。部分學生會做出不合時宜的肢體動作,與歌唱韻律不吻合,或是行為動作太過頻繁影響演出效果。此時,學生的舞臺表演不僅無法有效輔助歌唱傳情達意,甚至還破壞了歌唱節(jié)奏、韻律所營造出的情境,干擾了觀眾的視聽,弱化了觀眾的審美體驗,這是當前聲樂課程中舞臺表演教學的一個突出問題。
3.缺乏對表演元素的綜合應用
舞臺表演涉及肢體動作、運動軌跡、眼神、表情、與觀眾互動等諸多內容,每一項表演方式均具有個性化的視覺審美和情感表達功能,諸如肢體動作可以展現(xiàn)歌唱的節(jié)奏和意蘊,運動軌跡可以表現(xiàn)個人輕松隨性的個性,眼神、表情可以展現(xiàn)個人的情感狀態(tài),與觀眾互動可以營造出獨特的情境氛圍,更好地激發(fā)觀眾的情緒。學生需要立足于作品的節(jié)奏和韻律,綜合調度各項表演元素,增強其輔助歌唱傳情達意的功能。然而,當前大部分聲樂教師僅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肢體動作與面部表情的表演,一方面疏于對運動軌跡及與觀眾互動的教學,弱化了學生對于這些表演行為的認知與應用;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活動很少對各項表演元素進行綜合應用,造成學生只能在特定情境下隨性選用自己熟悉的表演元素。這必然會導致學生的舞臺表演會出現(xiàn)行為重復、單調乃至于僵化、生硬等問題,既無法產生應有的美感,也無法輔助歌唱更好地傳情達意,成為當前聲樂課程中舞臺表演教學面臨的又一個亟待解決的難題。
聲樂課程中舞臺表演的教學方式
1.提供多樣化的舞臺表演機會
真實的舞臺表演情境是鞏固學生表演技能、豐富表演經(jīng)驗、提升表演能力的重要方式。當前,聲樂教師既要在課堂上營造出模擬表演情境,同時也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舞臺表演機會。一是聲樂教師可以安排一周一次、半月一次或者是一個月一次的聲樂展演活動,為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上臺表演的機會,要求學生在真實的舞臺上,規(guī)范、標準地進行聲樂演唱和行為表演,豐富表演經(jīng)驗。二是聲樂教師組織學生每年進行一次專業(yè)展演活動和校內聲樂選秀活動,邀請學校領導及師生一起欣賞聲樂表演,一方面,借此增強活動的影響力,提升活動的規(guī)范化;另一方面,能夠使學生在更加正規(guī)的舞臺上進行表演。三是聲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校一年一度的迎新晚會、畢業(yè)晚會、社團藝術節(jié)等活動,為學生尋求登臺表演的機會,進一步豐富學生的舞臺表演經(jīng)驗。這既是培養(yǎng)學生舞臺表演能力、豐富舞臺表演經(jīng)驗的方式,又能夠創(chuàng)新聲樂教學方式,進行實操表演,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聲樂課程的學習質量和效率。
2.加強歌唱與表演之間的配合
舞臺表演主要是為了輔助歌唱活動更好地傳情達意而進行的,只有增強歌唱與表演之間的配合,才能提升學生的聲樂演唱質量,為觀眾呈現(xiàn)一個完美的聲樂作品。聲樂教師要加強歌唱與表演之間配合的教學,第一,應要求學生詳細分析聲樂作品每一個樂段、每一句歌詞的節(jié)奏韻律、情感意蘊與風格特征,據(jù)此來深入思考個人肢體動作、運動軌跡、眼神、表情及與觀眾互動的方式等,率先形成歌唱與表演之間的配合意識。第二,要求學生在歌唱過程中,能夠根據(jù)前期的行為設計以及實際情境下的歌唱韻律,有目的、有意識地控制和表現(xiàn)個人的行為表演方式,改變以往因無意識表演而帶來的歌唱與表演不協(xié)調、不一致甚至是意蘊沖突等問題,借此培養(yǎng)學生歌唱過程中對于個人表演行為的控制意識和能力。第三,聲樂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對學生歌唱與表演之間配合效果的觀察與分析,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解決建議,進一步增強學生歌唱與表演之間的配合意識與能力。
3.協(xié)同實施單項及綜合訓練活動
聲樂專業(yè)學生的舞臺表演涉及多種行為方式,每一種方式都具有個性化的表演技巧,能傳達出獨特的感情,而且各項行為方式并非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需要相互配合、協(xié)同進行,才能更好地凸顯表演價值,最終輔助歌唱活動順利進行并傳達出作品應有的情感思想。聲樂教師一方面需要加強對學生單項表演行為的訓練活動,諸如培養(yǎng)學生利用肢體動作展現(xiàn)個人的歌唱節(jié)奏與韻律,培養(yǎng)學生利用眼神、表情來表現(xiàn)個人的情感狀態(tài),培養(yǎng)學生以與觀眾互動的方式來激發(fā)觀眾的情緒,使學生掌握每一項舞臺表演方式的方法和技巧。另一方面,教師可分別截取不同節(jié)奏、風格、情感韻味的聲樂片段,要求學生根據(jù)個人對于各聲樂作品的理解,綜合調度各項表演元素,協(xié)同進行歌唱表演活動,使其在潛移默化之中掌握各項表演元素的綜合應用,增強聲樂演唱中的舞臺表演能力。
總體來說,聲樂演唱過程中離不開舞臺表演活動,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舞臺適應能力,還要幫助學生營造良好情境、增強情感表達效果,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聲樂演唱活動。目前,很多聲樂教師雖然已經(jīng)意識到了舞臺表演的重要性,并對學生進行了一些舞臺表演的教學活動,但卻存在缺乏真實的舞臺表演情境、表演與歌唱配合得不緊密、缺乏對表演元素綜合應用等方面的問題,弱化了學生舞臺表演的意識和能力,進而影響到其聲樂處理與歌唱效果。據(jù)此,文章提出聲樂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舞臺表演機會、加強歌唱與表演之間的配合、協(xié)同實施單項及綜合表演訓練活動等建議,以便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
參考文獻:
[1]莫大尼:《聲樂演唱實踐與表演訓練》,中國紡織出版社,2018,6。
[2]云露:《天籟之道——聲樂訓練與教學法》,山東人民出版社,2016,4。
[3]田薇麗:《淺談聲樂表演的舞臺藝術》,《黃河之聲》2019年第3期,第39-40頁。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