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 劉枚 李興
摘要: 通過對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一些研究實例的分析和討論,認為對該實驗有進一步研究和改進的必要性。利用吸濾瓶、具支試管、一次性注射器以及激光筆等器材,通過設計環(huán)保一體化的實驗裝置,減少氯氣的制備以及磷在氯氣中燃燒時對環(huán)境的污染,解決了教材中光有講述沒有實驗的實際問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創(chuàng)造了條件。
關鍵詞: 紅磷; 氯氣; 燃燒; 實驗改進; 實驗探究
文章編號: 1005-6629(2019)12-0065-03? ? ? ? ? ? 中圖分類號: G633.8? ? ? ? ? ? 文獻標識碼: B
1? 問題提出
磷在點燃的條件下能與氯氣反應,是現(xiàn)行高中化學教材[1]中的重要知識點。教材中指出,磷在不充足的氯氣中燃燒生成三氯化磷(PCl3),在過量的氯氣中燃燒生成五氯化磷(PCl5)。教材中光有這些理論知識,并沒有設計實驗加以驗證和說明。由于大多數(shù)教師缺乏有效的實驗手段,只能紙上談兵,常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感性認識和科學素養(yǎng)。由于學生看不見磷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現(xiàn)象,觀察不到三氯化磷轉化成五氯化磷的過程,學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下,往往對生成兩種氯化物的生成條件和轉化產(chǎn)生懷疑,甚至有的學生提出了一些問題。例如: 教材中給出的結論真的正確嗎?磷點燃時真能夠在氯氣中燃燒嗎?三氯化磷真的是無色液體嗎?磷在氯氣充足時真能生成五氯化磷嗎?五氯化磷是什么顏色和狀態(tài)?由此可見,這些問題雖然不大,但不通過實驗是很難解決的。由于教材沒有給出相應的實驗方法,學生提出的問題再多、再簡單,教師也是束手無策,無言以對,只能是書上怎么講,教師就怎么說,致使教師非常被動和尷尬。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利用吸濾瓶、氣球、一次性注射器、橡膠塞、激光筆等常見儀器,通過巧妙設計和組合,制作了磷在氯氣中燃燒的改進實驗裝置。
2? 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
廣大化學教育工作者也曾研究、設計出了磷在氯氣中燃燒的一些實驗方案。這些實驗方案雖然解決了一定的問題,但仍然不盡如人意,具體表現(xiàn)為:
(1) 有的實驗方案需要復雜的氯氣制備系統(tǒng),制備、收集氯氣時費時費力,不適應當今社會的環(huán)保要求,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例1? “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2]一文(見圖1)存在問題有: ①需要一個制備氯氣的系統(tǒng);②點燃紅磷時必須在瓶外點燃,既造成了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的粉塵污染,又造成了瓶內氯氣外逸的氣體污染;③沒有指明氯氣是干燥的,容易使磷的氯化物發(fā)生水解,影響實驗效果。
圖1? “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一文中的裝置
例2?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3]存在問題有: ①需要一個制備氯氣的系統(tǒng);②直接將氯氣瓶扣在燃燒的紅磷上,粉塵污染和氣體污染更為嚴重。
例3? “磷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改進”[4](見圖2)存在問題有: ①需要一個制備氯氣的系統(tǒng),在注射器內收集氯氣,容易使氯氣外逸;②點燃紅磷時容易造成粉塵污染;③當紅磷在氯氣中燃燒時由于是放熱反應,具支試管上的膠塞很難塞住,容易被頂出,造成室內污染。
圖2? “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
一文中的裝置
(2) 有的實驗方法很難得到實驗現(xiàn)象,失去了化學實驗的教學意義。
例4?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5](見圖3)存在問題有: ①點燃紅磷時容易造成粉塵污染;②實驗現(xiàn)象容易受氯氣制備的干擾,因為在反應器內存在大量水蒸氣,生成的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容易水解(PCl3+3H2OH3PO3+3HCl、 PCl5+4H2OH3PO4+5HCl),最終很難看到兩種產(chǎn)物的生成過程。
圖3?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
一文中的裝置
上述事實說明,進一步研究紅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方案是很有必要的,通過研究紅磷在氯氣中燃燒的實驗方法,可以完善前人的實驗方案,為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做出貢獻。
3? 研究理念
根據(jù)氯氣的制備以及磷在氯氣中燃燒的特點,立足于實驗的簡單化、環(huán)?;?、一體化,努力保證實驗的科學性、安全性、可操作性。制備氯氣時,可以用高錳酸鉀晶體與濃鹽酸反應來完成;可以用濃硫酸干燥氯氣;剩余的氯氣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各種實驗儀器通過精心設計、巧妙組合,最終實現(xiàn)氯氣制備、磷在氯氣中燃燒和有毒氣體吸收的一體化,確保實驗者能很好地使用該實驗裝置,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4? 設計方案
依據(jù)設計理念,氯氣的制備可以利用具支試管作為反應器。具支試管底部盛放高錳酸鉀晶體,然后將注射器內的濃鹽酸慢慢注入具支試管內,使兩者發(fā)生反應。生成的氯氣通過另一支具支試管內的濃硫酸被干燥,磷和干燥的氯氣發(fā)生反應是在吸濾瓶內進行,點燃磷的方法是用激光筆照射來完成,有毒物質則利用氣球里的氫氧化鈉溶液來吸收。使用氣球有兩個作用: 一是可以平衡吸濾瓶內部與外部的壓強;二是防止多余的氯氣外逸,不僅保證實驗的安全性,而且還可以防止橡膠塞被頂出,造成有毒氣體的外泄。
5? 反應原理
(1) 高錳酸鉀與濃鹽酸反應生成氯氣
2KMnO4+16HCl(濃)
2MnCl2+2KCl+5Cl2↑+8H2O
(2) 磷在不充足的氯氣中燃燒生成三氯化磷
2P+3Cl2點燃2PCl3
(3) 磷在充足的氯氣中燃燒生成五氯化磷
2P+5Cl2點燃2PCl5
(4) 反應剩余的氯氣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
Cl2+2NaOHNaCl+NaClO+H2O
(5) 磷的氯化物的水解
① 三氯化磷的水解反應
PCl3+3H2OH3PO3+3HCl
② 五氯化磷的水解反應
PCl5+4H2OH3PO4+5HCl
6? 實驗用品
吸濾瓶(500mL)1個、大功率激光筆(2W)1支、具支試管(2×20cm, 1.5×15cm)各1支、一次性注射器(50mL)1支、大號氣球1個、3號單孔橡膠塞1個、3號橡膠塞1個、6號雙孔橡膠塞1個、直角玻璃管2根、細線、硬質橡膠管若干
高錳酸鉀晶體、濃鹽酸(37%)、干燥紅磷、10%氫氧化鈉溶液、濃硫酸(98%)、干燥細沙等
7? 裝置設計
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
A濃鹽酸20mL;B濃硫酸5mL;C高錳酸鉀晶體5g;D氣球;E激光束;F激光筆;G氫氧化鈉溶液;H氯氣;I紅磷;J細沙層0.3cm
圖4? 實驗裝置
8? 操作過程及現(xiàn)象
(1) 首先按照實驗裝置(如圖4所示),將儀器組裝、連接好,所用藥品填裝好。
(2) 用力下推一次性注射器的活栓,使?jié)恹}酸慢慢滴入盛有高錳酸鉀晶體的具支試管內,反應立即進行[2KMnO4+16HCl(濃)2MnCl2+2KCl+5Cl2↑+8H2O],生成的氯氣通過另一支具支試管內的濃硫酸干燥后進入吸濾瓶內。
(3) 當吸濾瓶內有淡淡的黃綠色氯氣時,用激光筆的綠色光照射紅磷,紅磷在氯氣中立即燃燒(2P+3Cl2點燃2PCl3),發(fā)出白光,并在吸濾瓶的內壁上有水珠狀無色的液體產(chǎn)生,此無色的液體即為三氯化磷。
(4) 繼續(xù)用力下推一次性注射器的活栓,當吸濾瓶內有大量黃綠色氯氣時,紅磷繼續(xù)燃燒,并可發(fā)現(xiàn)有白煙生成(2P+5Cl2點燃2PCl5),然后附著在瓶壁上,由此說明當氯氣充足時生成了五氯化磷的晶體。
(5) 紅磷燃燒結束后,停止向盛有高錳酸鉀晶體的具支試管內加入濃鹽酸,吸濾瓶內逸出的氯氣被氣球內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Cl2+2NaOHNaCl+NaClO+H2O)。
(6) 向吸濾瓶內注入氫氧化鈉溶液,將生成的三氯化磷、五氯化磷吸收(PCl3+6NaOHNa3PO3+3NaCl+3H2O、 PCl5+8NaOHNa3PO4+5NaCl+4H2O)。
9? 幾點說明
(1) 實驗所用的紅磷也可用白磷代替,效果也佳。
(2) 用濃硫酸干燥氯氣可以保證紅磷與干燥的氯氣發(fā)生反應生成磷的氯化物,不至于發(fā)生水解而干擾實驗現(xiàn)象。
(3) 吸濾瓶底部的干燥細沙層起到隔熱的作用,防止紅磷燃燒時將瓶底燙裂,造成有毒氣體外泄,使實驗失敗。
(4) 嚴禁用激光筆照射眼睛,以防造成燒傷。
10? 結語
本實驗方案具有構思巧妙、簡單易行、環(huán)保安全、現(xiàn)象明顯等諸多特點。通過課堂實驗過程中的氯氣制備、激光點燃、紅磷燃燒、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的生成等,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惑答疑,進而增大化學理論的可信度,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了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為培養(yǎng)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創(chuàng)造了條件。
參考文獻:
[1]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學室編著.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必修加選修)·化學(第二冊)[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
[2]李荒生. 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J]. 湖北中小學實驗室, 1977, (1): 13.
[3]王汝坦.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J]. 教學儀器與實驗, 1992, (4): 7.
[4]蔡清華. 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J]. 化學教學, 1998, (1): 7.
[5]李秀波. 紅磷在氯氣中燃燒實驗的改進[J]. 教學儀器與實驗, 2001, (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