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麗鈞
從初高中生弒母到“父母皆禍害”,我們的屋檐下究竟出了什么問題?
一
2000年1月17日,浙江金華17歲的高中生徐力弒母,輿論大嘩;2017年12月5日,四川大竹13歲的初中生袁某某弒母,我們驚得說不出話了……而最令人悲哀的是,當年那個慘死在徐力錘下的母親,居然不被鄰居、徐力的老師、徐力的同學同情!大家的說法驚人一致:徐力是被逼的呀!而今,這個慘死在13歲兒子刀下的母親,又將引發(fā)我們怎樣泣血的思考?
二
我多次潛水進入“父母皆禍害”小組。每次在這個由十多萬人組成的龐大小組里瀏覽,我都是要犯心臟病的節(jié)奏。
那些孩子,一律管自己的父親叫“男禍害”,管自己的母親叫“女禍害”。有個帖子的題目索性就叫《哇,夢見我家男禍害女禍害在車禍中雙雙死翹翹》,跟帖的人很多,無一例外,全都是恭喜道賀,仿佛這孩子家要辦喜事!有個帖子甚至說,今天,他揍了他家的女禍害,網友們又是撲過來好一通嗷嗷叫好。
我注意到這個小組里的人一律自稱“小白菜”??吹梦乙活^霧水——怎么會叫個小白菜呀?一頁頁“爬樓”,終于看到有新人發(fā)問:“大家為何都自稱小白菜呢?”熱心人答曰:“這都不懂?來,跟著我唱:小白菜呀,地里黃呀,兩三歲呀,沒了娘呀……”新人道:“原來大家都是孤兒?!睙嵝娜舜穑骸案改附≡冢懒艘粯?!”我恍然大悟,這些孩子,不就是我們常說的“精神孤兒”嗎?
父母雙親,那可是帶自己來這個世界的人呀!究竟有怎樣的深仇大恨,才會讓這十多萬人跑到一起來扎堆兒痛罵爹娘啊?
我盯著那一個個怪異的網名看,恨不得將那文字后面的人薅出來,暴打一頓!
三
我一次次關閉了網頁,又不甘心地點開。
我看到了一個女孩曬的圖!遍體鱗傷??!有人問:“又是你家男禍害干的?”女孩答:“男禍害女禍害一起干的?!苯酉聛?,是一樓樓的安慰與咒罵。
我循著網友們提供的線索,看了鳳凰衛(wèi)視采訪一個“父母皆禍害”小組成員的視頻。那個戴著面具的女孩講述的故事,就像編造的一樣,但她卻在哀哭!她說,她讀高三那年,她爸爸在外面有人了,她媽媽都要瘋了!拽著她去“捉奸”!女孩說她得去上學,媽媽就罵她是傻×,還追著打她!不得已,她只好跟著媽媽滿世界去找爸爸……女孩說,她高考成績很不理想,死的心思都有,好在尋到了這個小組,在里面找到了同病相憐的人,彼此可以互倒苦水。
我一下子想起了多年前我學校的一個女生。周末靜校了,整棟宿舍樓就剩下了她一個人。問她為什么不回家,她說,她想在宿舍補補落下的功課。后來,她媽媽來學校找她,她死也不跟媽媽走。宿舍管理員急了,質問女孩:“你咋就這么不懂事?。 迸⒑靠奁饋?,對媽媽怒吼:“你滾!”媽媽非但不惱,反賠出了笑臉,訕訕地走了。后來,女孩的姑姑來學??此?,告訴班主任說,女孩的父母離婚了,女孩判給了媽媽;媽媽不斷把一個個男朋友帶回家,其中一個,竟對女孩圖謀不軌……
我問自己,當初,如果這個獨自留在宿舍有苦無處訴的女孩知道有這么個網絡小組,她會不會找到組織般地驚喜加入呢?
我想,一個生命安全、精神豐饒的孩子,是不可能跑到“父母皆禍害”小組去的。換句話說,每個來這里的孩子,后面都有一雙或幾雙推動TA的手??!
這里的十幾萬人,就是十幾萬噸的淚水呀!
四
會開車的人都知道拿到駕駛執(zhí)照多么不易——上駕校,科目考,試駕考,挨人訓,被人罵,折騰得整個人都不好了;但是,帶孩子這么大的事,你根本就沒上過專門的培訓學校?。∧?,是地地道道的“無照父母”啊!
因為工作關系,我接觸了太多家長。我說句不中聽的話,有的人,連當個男人、女人都不及格,更別說當父親、母親了。
我見識過自己罵跑了孩子卻來學校嚎哭要人的家長。
我見識過從丈夫手里騙了錢卻謊稱交給了孩子學校的家長。
我見識過給孩子辦一張萬元洗浴卡讓他去很臟的地方洗浴的家長。
我見識過看孩子與同學鬧矛盾自己就跑到學校來為孩子報仇的家長。
我見識過給孩子辦了外地戶口卻一直隱瞞實情以逃避繳費的家長。
我見識過孩子在大學出了心理問題卻跑高中來尋釁鬧事的家長。
王建煊先生反復說:“教育無他,榜樣而已?!痹囅?,孩子身邊有一個放縱昏妄、耽欲貪歡、寡廉鮮恥、少德無教、心狠手辣、撒潑耍賴、欺瞞成性、榮辱不辨、蠻橫無理、恩將仇報、香臭不分的家長,TA該怎樣給雙親打分?這樣的“榜樣”,讓TA怎樣去敬重、去仰視?
父親,母親,這是我們最重要的職稱和職務??!雖然沒有人向我們討要“述職報告”,但是,我們要在心中向自己“述職”??!
五
從初高中生弒母到“父母皆禍害”,我們的屋檐下確實出了大問題!網上有句超醒腦的話說:父母一心當豬,卻巴望孩子成龍成鳳,做夢去吧!是呢,你把個好端端的家整成了“豬圈”,又回過頭來抱怨豬崽兒咋就不是別的什么崽兒,難道,你不覺得自己荒唐可笑嗎?
明朝袁崇煥有一副發(fā)人省醒的自題聯(lián):“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樣與子孫?!睘槿烁改刚卟环两洺W詥枴?/p>
我的“心術”可“得罪”了天地?
我的“言行”可稱得上“好樣”?
就算我們事業(yè)再成功、再輝煌,也抵消不了我們教育孩子的失敗。沒錯兒,我們有自己的職業(yè),有自己的事業(yè),但是,教育孩子,那是我們的“命業(yè)”呀!如果我們“提心吊膽心操爛”,卻“養(yǎng)個仇人襟懷間”,那么,就算我們捶胸頓足哭翻天,又能贏得幾人同情?
六
易卜生的戲劇《群鬼》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因為父親不檢點,歐士華一出生就是個先天性梅毒病兒,他帶著父親遺傳給他的恥辱活在世上,終于不堪重負,決定自盡。他在央求母親幫他自盡時說道:“我不曾叫你生我,并且給我的是一種什么日子?我不要它!你拿回去罷!”
——“父母的缺點,便是子孫滅亡的伏線?!边@是魯迅先生在講述了這個故事之后所下的令人不寒而栗的斷語。
“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父親?”——須知,那個“現(xiàn)在”,是98年前??!魯迅先生拋出的,是一個多么沉重的問題!而這個問題,至今依然無解,更不要指望有誰能夠殷勤續(xù)寫“我們現(xiàn)在怎樣做兒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