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紅霞
書語:一日三餐,尋常百姓的尋常日子,須飽肚方能做事,而不讀書,也會使精神上遭受極大的饑荒。
二十多年前,在一所小學任教,心性單一,日子純粹而快樂。一間辦公室,幾件簡單的家具,便成了我的家。這其中彌漫著溫馨的愛意,還有一股淡淡的書的芬芳。
每天的晨讀時間,從教室里飄蕩出的讀書聲嚶嚶嗡嗡,嗡嗡嚶嚶,在空中交織在一起,氤氳一團。徘徊其間,仿佛在成海的花蕾中徜徉,被層層疊疊的溫暖包裹著,頭腦里的一切雜念瞬間滌蕩殆盡,剩下的只有安寧與清靜。這氛圍,怎不使人產(chǎn)生讀書的沖動?于是,我捧起書本,踱進他們中間,和著那天籟般的童音朗讀、背誦。晨讀結(jié)束,思緒還停留在書本里,耳旁還縈繞著朗朗的讀書聲。索性,做飯時,一手執(zhí)鏟,一手握卷,繼續(xù)讀下去。
那時候,做飯用煤火爐。做飯時,要把火門打開一會兒,火苗才能“霍霍”地著起來。坐上鍋,聽餾著饅頭的鍋底的水“咕嘟咕嘟”地響,拉一個板凳坐下來,利用這十幾分鐘的時間讀上一段或幾段文字。之后,坐上炒菜的鐵鍋,倒油,放菜,翻炒,這段時間較短,幾乎是來不及瞄幾眼書本的。過一會兒,加點水,蓋上鍋蓋,手握書本,讀上幾段文字,任憑菜在鍋里嘰嘰喳喳,吵鬧不休。直到菜的香味從鍋蓋的縫隙處飄出,才揭開蓋,用鏟子翻幾下,就可出鍋了。有了書香的浸潤,易生煩躁的做飯變成了身心享受的過程,豈不快哉?
有一段時間,極其迷戀美食的做法,便購得足足的佐料,極其認真地研究起烹飪技術(shù)。廚房里,鮮芹嫰韭,夏果秋葉,椒紅柿黃,散發(fā)著季節(jié)的清香。而我,空下來的時間里,拿過書本,讀上幾句美文,感覺周圍到處彌漫著一種說不出的香味,連我自己都分不清是鐵鍋中散發(fā)出的飯菜香,還是書本中飄逸出的墨香了。
有時,煮一鍋骨頭湯,要用上幾個小時的功夫。爐火上,砂鍋慢燉,香氣四溢,我候在旁邊,讀蘇東坡的《老饕賦》》,“婉彼姬姜,顏如李桃。彈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命仙人之萼綠華,舞古曲之郁輪袍?!币饧矗赖捏巯瘻蕚浜煤?,還要有音樂與歌舞。要由端莊大方、艷如桃李的女子彈琴奏樂,并請仙女萼綠華就著“郁輪袍”優(yōu)美的曲子翩翩起舞。讀蘇大學士美文,如食珍饈,鍋里的骨湯,也竊竊私語,吐出誘人的香味。那一刻,對生活充滿著感激。
一日三餐,尋常百姓的尋常日子,須飽肚方能做事,而不讀書,也會使精神上遭受極大的饑荒。而我,在享用美味的同時,也豐盈了我的人生。如此雙全之事,豈不美哉?
那段時間,左手握卷,右手執(zhí)鏟,已成了我生活的一種常態(tài)。我也在這種美妙的感覺中享受著生活的美好。聽鍋里的水“嘶嘶”地響著,嗅著鐵鍋里的炒菜散發(fā)著香氣,讀著手中展開的美文,連時光都覺曼妙了呢!
如今,工作易地,我也搬進了矗立在城市邊緣的一座高樓,用上了火苗蓬勃的燃氣灶,再不能享用炒菜間隙翻看書本的感覺。有一段時間,還真是不適應呢!
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出得廳堂、入得廚房的精致女子,也不是一個左右逢源、八面玲瓏的精明女子,但我愿意做一個一手握卷、一手執(zhí)鏟的充滿精氣神兒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