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出自楊鵬先生筆下,主人公是楊歌和他的爸爸,書中的人物形象更是活靈活現(xiàn),兩代人的情感在童話故事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深受廣大讀者喜愛。本文以兩代人的情感溝通為切入點,在概述瞇在口袋里的爸御內容的基礎上,重點探討了“小人兒情節(jié)”的經典片段和情感溝通,并談了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口袋;爸爸;溝通;情感;通話
中圖分類號:TP311.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4-0017-01
一、《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內容概述
楊鵬是國內知名兒童幻想作家,他創(chuàng)作的做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享譽世界,一舉成為中國首位迪士尼簽約作家。書中故事想象新奇,情節(jié)跌宕起伏,主要講的是主人公楊歌的爸爸,被媽媽罵了之后變小了,只有拇指般大小,頭腦卻變成了天才,熱愛發(fā)明,發(fā)明出了金鑰匙、搖錢樹、聰明飯等,在小故事中蘊含著大道理,將兩代人的情感溝通,通過童話故事的形象展現(xiàn)出來,讀起來妙趣橫生,非常有趣。書中對父子關系的描述,可謂是別具一格,不同于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而是讓孩子在體驗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其中奧秘,這樣的父子關系更為融洽,帶給孩子更多的是感動與感恩。
二、“小人兒情節(jié)”的經典片段和情感溝通
“小人兒情節(jié)”一直是幻想文學里的重要因素,《裝在口袋里的爸爸》就是由于爸爸變成拇指般大小的“小人兒”,故事才充滿了童趣,爸爸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甚至還需要“我”的保護和幫助,兩代人的情感溝通,躍然紙上。
(一)爸爸變小了
《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系列童話書,楊歌的爸爸由于被媽媽罵了,所以變小了,爸爸變成叼、人兒”是全書的主線。爸爸變小了,生活中產生了諸多不便,衣食住行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在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楊歌和爸爸的關系日益密切,有時歡喜,有時憂愁,歡喜的是,楊歌一開始覺得很有趣,爸爸變成了楊歌的好伙伴,形影不離,將自己的玩具作為爸爸的飯桌和椅子,試著照顧爸爸。憂愁的是,久而久之,“小爸爸,整天監(jiān)視著楊歌,楊歌也為此苦惱。但無論如何,楊歌愛爸爸,這一點毋庸置疑,換位思考之后的楊歌,意識到爸爸也非常不容易,于是對爸爸產生了同情,楊歌愛爸爸,更希望他能有個自由的人生,啟發(fā)了小讀者們在親子關系之中,要多理解爸爸,體諒爸爸的不容易,因為“愛”的存在,消除了兩代人溝通的隔閡,父子關系更為親密和融洽,兩代人的情感得到了升華。正是因為如此,該書才頗受家長和孩子的喜愛。
(二)魔力金鑰匙
在《裝在口袋里的爸爸之魔力金鑰匙》這個童話故事中,楊歌的成績一直不好,但是他非常想成為一名好學生,有一天,無意中撿到了天上掉下的一把金鑰匙,即使不用認真學習,也能取得好成績,這對楊歌來說簡直再好不過了!“金鑰匙”的出現(xiàn),以及給楊歌帶來的一系列冒險故事,讓楊歌在歷險的過程中,感悟到了不能心存不勞而獲的幻想,而是應腳踏實地,努力拼搏。這個故事賦予看金鑰匙魔力,而所謂的“魔力”,不過是楊歌對不勞而獲的幻想,想不經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好成績,這一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的,爸爸雖然知道這樣不好,但沒有即刻制止和指責他,而是讓他自己體會、感受,經歷一系列魔力金鑰匙帶來的冒險之旅后,指導和教育楊歌,自己努力、奮發(fā)圖強的重要性。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難能可貴的,在現(xiàn)代親子關系中,尤其需要這種民主、開放、自由的教育形式。
(三)虎口脫險
有一天,楊歌和爸爸一起出去玩,在虎園的假山上,他爸爸不小心掉入虎園。楊歌太愛爸爸了,他來不及多想,全然忘記了老虎會吃人,馬上跳進虎園,將“小人兒”爸爸用手抱起,裝進了口袋。好在楊歌的爸爸懂得動物的語言,可以和動物交流,并指揮動物的行動。掉進虎園的楊歌爸爸,指揮老虎不要傷害楊歌,最終使楊歌虎口脫險?;⒖诿撾U的故事非常驚險,也正因為如此,父子之情在驚險的故事情節(jié)當中才更為閃亮和耀眼。一開始楊歌的爸爸是自己不小心掉進虎園,但父子情深的楊歌,在關鍵時刻,全然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毫不猶豫地跳進虎園救爸爸,從而顯示了楊歌的勇敢、堅強。楊歌和爸爸的感情,也因為這次虎口脫險經歷,而更加親密。
三、《裝在口袋里的爸爸》的整體特色
童話的讀者是孩子,孩子的世界是充滿幻想和夸張的,在他們眼中,一切事物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所以幻想和夸張就成為童話的“翅膀”?!堆b在口袋里的爸爸》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特點,同時,它的幻想和夸張是沒有脫離事物本質的正能量傳遞,表現(xiàn)了人們的某種美好向往。它的語言符合兒童年齡,活潑、簡潔、自然、通俗易懂,有鮮明濃郁的兒童特點,使閱讀難度降低,增強了兒童的閱讀興趣。作品的整體風格是暖如春風的,既沒有夏的熾烈也沒有冬的嚴寒,它全方位照顧了兒童的心智,沒有展現(xiàn)一絲絲的血腥和暴力,始終讓孩子在溫情中去感悟,去思考,去成長,從而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和人生觀,最終達到作品所要形成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嚴瓊.用童話引領兒童讀寫啟航[J].小學教學參考.2014(01).
[2]詹莉萍.美麗童話滋養(yǎng)童心[J].課程教育研究.2014(13).
[3]理由.童話的魔法[J].IT經理世界.2018(15).
作者簡介:常穎凡(1973-),女,陜西西安人,大學本科,中級,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學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