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
海因里希·伯爾是德國作家,1972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在他的一部長篇小說中,描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一名叫帕茲的大學生被征召入伍。不幸的是,在一場戰(zhàn)斗中,他因受傷被美軍俘虜了。在俘虜營的日子更加難捱,充滿了恐懼和對未來的不可預知。在漫長的深夜里,帕茲無比地想念家鄉(xiāng)、想念親人,于是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逃跑。悄悄策劃了一個多月后,帕茲成功逃出了俘虜營,卻恰好被從外面歸來的一名美軍軍官撞了個正著。
“我們該如何懲治他?”“立即槍決!他膽子太大了,必須嚴厲懲罰,對其他俘虜也有警戒的作用?!薄疗澛牭缴磉叺拿儡娛勘谏逃懱幹盟霓k法。不過此時,那名美軍軍官卻開口說:“算了,把他關回去吧!”聽到美軍軍官的話,眾人都露出了驚訝不解的表情,就連帕茲也不可置信地抬起了頭。要知道,以往每一個逃跑的俘虜被抓回來后,要么被立即處決,要么就是受到生不如死的殘酷折磨。怎么可能像什么事情都沒發(fā)生過那樣把他重新關回去呢?
美軍軍官深吸了一口煙說:“沒有人天生喜歡戰(zhàn)爭,也沒有人愿意被關押。一只被關在籠子里的老鼠都知道想辦法逃脫,何況人呢?這是天性,我們何必懲罰天性呢?況且這一切都附加在讓人身不由己的戰(zhàn)爭中?!本瓦@樣,毫發(fā)無損的帕茲被關回了戰(zhàn)俘營。幾個月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帕茲也被平安釋放回國。
其實,海因里?!げ疇柧褪枪适轮信疗澋脑停@一切都是他在服役期間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這給他的心靈帶來了很深的震撼。在故事的最后,海因里?!げ疇枌懙溃骸皯?zhàn)爭也許很強大,強大到可以摧毀一切,但在善良的人性面前,這種強大又往往不堪一擊?!?/p>
(摘自《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