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Graves病易感基因研究進展

      2019-01-08 15:19:42譚貴琴梁鐘智于紅松姚新生
      中國比較醫(yī)學雜志 2019年4期
      關鍵詞:人患易感性等位基因

      杜 娟,王 欣,譚貴琴,梁鐘智,于紅松*,姚新生*

      (1.遵義醫(yī)科大學免疫學教研室,貴州省基因檢測與治療特色重點實驗室,遵義 563000;2.遵義醫(yī)科大學基礎醫(yī)學教育教研室,遵義 563000)

      Graves病(Graves’ disease, GD),又稱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是常見的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之一,其占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所有臨床類型的85%以上[1]。GD好發(fā)于20~40歲的成人女性,男女比例為1∶8[2]。GD的免疫學特征是血清中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 antibody, TSHRAb)、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 TPOAb)、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hyroglobulin antibody, TgAb)自身抗體的產(chǎn)生,導致甲狀腺彌漫性增大和甲狀腺功能亢進。GD在西方國家的患病率約為0.5%~2%,中國約為2%~3.0%[3]。GD的病因尚未完全闡明,現(xiàn)普遍認為GD的發(fā)病可能與基因和環(huán)境(如壓力、碘攝入和感染等)有關[1]。GD的家庭和雙胞胎研究顯示其發(fā)展79%可歸因于遺傳因素[3],因此鑒定易感基因將有助于GD的診斷、預防和治療。

      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是指基因組中單個核苷酸變異所引起的DNA序列的多態(tài)性,其可能導致翻譯的蛋白質序列改變或者調節(jié)元件的變化,影響蛋白質的功能進而導致生物性狀改變。部分基因變異可能影響免疫相關分子表達,導致免疫細胞、細胞因子失衡、免疫耐受打破,進而參與GD的發(fā)生。隨著GWAS研究的廣泛開展,目前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多個基因參與了GD的發(fā)生。本文主要就抗原呈遞、T細胞信號轉導、B細胞抗體產(chǎn)生、甲狀腺激素、凋亡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進行綜述。

      1 HLA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

      HLA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6q21.31,全長大約4000 kb,由一群密切連鎖的基因組成,表達在細胞表面成為HLAI和HLAII類分子,在向CD4+T/CD8+T細胞提成抗原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1]。

      1.1 HLA-I類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Mehraji等[4]發(fā)現(xiàn)HLA-A*68和B*08可以增加伊朗個體患GD的風險,而HLA-A*33可以減少伊朗個體患GD的風險。Cho等[5]發(fā)現(xiàn)HLA-A*02、B*46、Cw*01 是朝鮮人患GD的風險因素,而Cw*07減少朝鮮人患GD的風險,同時存在HLA-B* 46和Cw* 01等位基因可能是朝鮮人早發(fā)性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的遺傳學標志。Li等[6]對HLA-B*46和亞洲GD易感性的關系進行meta分析發(fā)現(xiàn):HLA-B* 46陽性個體較陰性個體有更高的GD患病風險。

      1.2 HLA-Ⅱ類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Martin等[7]發(fā)現(xiàn)HLA-DRB1*03:01、DRB1*11:01、DRB1*13:01是羅馬尼亞人患GD的風險因素,HLA-DRB1*01:01和DRB1*15:01減少羅馬尼亞人患GD的風險,攜帶HLA-DRB1 * 03/11 等位基因的GD患者較攜帶HLA-DRB1*X/X、*11/Z、*03/Y等位基因(其中X是除03和11之外的其他等位基因,Y是除11之外的任何其他等位基因,Z是除03之外任何其他等位基因)的GD患者有較高的FT4 / TT3比率和TgAb水平,DRB1*04、*07、*08、*09、*10、*12、*13、*14、*16、*17與羅馬尼亞人GD易感性無關。王長青等[8]發(fā)現(xiàn)HLA-DQA1* 03:01和HLA-DQA1* 05:01可以增加福州人患GD的風險,HLA-DQA1* 02:01與福州地區(qū)GD易感性無關;并且發(fā)現(xiàn)這3個等位基因與GD發(fā)病早晚、甲狀腺腫大程度、甲狀腺自身抗體等無關。

      綜上,HLA作為人類基因組最具多樣性的基因,其變異可能導致HLA分子氨基酸序列改變,進而異常結合自身抗原啟動免疫反應,從而使攜帶某些HLA等位基因的個體成為GD患病的易感人群。

      2 非HLA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

      2.1 T細胞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

      2.1.1CTLA4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CTLA4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2q33,編碼CTLA4蛋白,其有2種蛋白亞型:全長CTLA4(full length CTLA4, flCTLA4)和可溶性CTLA4(soluble CTLA4, sCTLA4),flCTLA4通常表達在活化的T淋巴細胞膜表面,與CD28競爭的結合配體B7而發(fā)揮免疫抑制作用;sCTLA4的作用尚不清楚,但有人提出sCTLA4作為配體B7的功能性受體阻斷B7-CD28相互作用,從而干擾共刺激信號并抑制T細胞增殖[9-10]。早在1995年就有CTLA4基因與GD關系的描述[11],目前CTLA4基因中的幾個SNP與GD相關性已在多個種族中得到驗證,如3′-非翻譯區(qū)的CT60、啟動子區(qū)域的-318C / T和外顯子1區(qū)域的+49 A / G[1]。Fang等[12]發(fā)現(xiàn)CT60位點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可以增加廣州人患GD的風險,但是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頻率在男性和女性患者、有與沒有家族史、眼病和復發(fā)史的GD患者之間沒有顯著差異,因此認為CT60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有關但與GD的進展無關。Ting等[13]發(fā)現(xiàn)+49位點和CT60位點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可以增加臺灣漢族人患GD的風險,+ 49位點多態(tài)性導致17密碼子處的丙氨酸轉化為蘇氨酸,降低了T細胞表面CTLA4的表達進而減少T細胞增殖的調控;而-318C / T位點與臺灣漢族人GD易感性無關,對-318 C/T-+49 A/G-CT60單倍型分析發(fā)現(xiàn)CGG單倍型明顯增加臺灣個體患GD的風險,CAA則減少臺灣個體患GD的風險,并且發(fā)現(xiàn)CT60和+ 49 A / G之間有顯著的連鎖不平衡。Zaletel等[14]對白種人新診斷的GD患者進行評估發(fā)現(xiàn)+49位點G基因型較A/A基因型患者TPOAb、TgAb陽性率高。CT60位點和+49位點GG基因型患者較正常對照flCTLA4 mRNA、sCTLA4 mRNA表達減少[10]。Ueda等[15]發(fā)現(xiàn)CT60的GG基因型個體較AA基因型個體未刺激CD4+T細胞sCTLA4/flCTLA4mRNA比率減少50%。綜上所述,CLTA4基因多態(tài)性不僅與GD的易感性有關,而且與甲狀腺自身抗體的產(chǎn)生相關,CTLA4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會使CTLA4蛋白表達減少,導致免疫耐受打破,進而參與GD的發(fā)生。

      2.1.2PTPN22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PTPN22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p13.3~13.1,編碼淋巴酪氨酸磷酸酶(lymphoid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LYP),其在T淋巴細胞中通過富含脯氨酸基序與Csk激酶的SH3結構域結合,使TCR信號轉導過程中的關鍵酶Lck、Fyn和Zap-70酪氨酸激酶去磷酸化使它們失活從而抑制T細胞信號轉導[1]。PTPN22基因與GD易感性研究較多的SNP是C1858T位點,但研究結果不盡一致,可能由于其T等位基因頻率存在地域差異:歐洲從北向南其頻率呈下降趨勢,在亞洲和非洲正常人中幾乎不存在T等位基因[16]。Zhebrun等[17]發(fā)現(xiàn)C1858T位點TT基因型可以增加俄羅斯人患GD的風險。葉娟等[18]對安徽C1858T位點進行基因分型,結果未檢測到T等位基因,且發(fā)現(xiàn)C1858T基因多態(tài)性與安徽人GD易感性無關。Luo等[19]對C1858T位點多態(tài)性和GD易感性的關系進行meta分析發(fā)現(xiàn):C1858T基因多態(tài)性與英國、俄羅斯、波蘭、日本GD易感性有關。研究發(fā)現(xiàn)C1858T多態(tài)性導致LYP的620處密碼子由精氨酸轉化為色氨酸[17]。體外研究顯示C1858T變異使LYP不能與CSK結合,導致T細胞信號轉導的抑制作用減弱引發(fā)免疫反應增強[20]。另外,巨噬細胞也表達高水平PTPN22,Trp / Trp小鼠顯示巨噬細胞形態(tài)改變、吞噬能力增強、MHCII和B7分子高表達,從而導致T細胞活化[21]。

      2.1.3FoxP3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FoxP3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Xp11.23,編碼FoxP3蛋白,其通過與活化T細胞核因子相互作用在初始T細胞向自然調節(jié)性T細胞(naive regulatory T cell, nTreg)分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22]。Shehjar等[22]發(fā)現(xiàn)-2383位點T等位基因和-3279位點A等位基因可以增加克什米爾人患GD的風險,其中-3279位點AC基因型個體患GD風險是CC基因型個體的3倍,而-3499 A/G位點與克什米爾人GD的易感性無關。Bossowski等[23]發(fā)現(xiàn)-2383位點CT基因型在女性GD患者更常見,因此認為-2383位點多態(tài)性可能是GD女性高發(fā)的遺傳學機制之一,而-3279位點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頻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Zheng等[24]發(fā)現(xiàn)-3279位點A等位基因和AA基因型可以增加中國漢族人患GD的風險,-3279位點A等位基因攜帶者有高的促甲狀腺激素和低的甲狀腺自身抗體,而-2383、-3499多態(tài)性與中國漢族人GD易感性無關。研究證明-3279AA基因型使轉錄因子E47和c-Myb結合能力喪失導致Foxp3的轉錄水平降低,進而參與GD的發(fā)生[25]。

      2.1.4CD25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CD25基因即IL2RA,位于人類染色體10p15.1,編碼IL-2RA,參與Treg細胞的分化,另外血清中還有可溶性IL-2RA(souble IL-2RA, sIL-2RA)。Brand等[26]發(fā)現(xiàn)CD25基因rs12722605、rs12722592、rs28360490、rs7093069、rs12722574位點和英國人GD易感性有關。Chistiakov等[27]發(fā)現(xiàn)CD25基因rs41295061位點A等位基因和rs11594656位點AA基因型可以增加俄羅斯人患GD的風險;GD外周血中sIL-2RA較正常對照高2.2倍;rs41295061-rs11594656單倍型分析顯示AA基因型個體sIL-2Ra水平明顯高于GT基因型,而rs2104286和rs11594656多態(tài)性與俄羅斯人GD易感性無關。因此推測CD25基因多態(tài)性導致Treg細胞的數(shù)量減少進而參與GD的發(fā)生。

      綜上,T細胞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可能會影響T細胞亞群的分化和功能以及相關細胞因子的分泌,導致T細胞亞群以及細胞因子失衡,進而參與GD的發(fā)生。

      2.2 B細胞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

      2.2.1IKZF3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IKZF3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7q12-q21.1,編碼Aiolos蛋白,其不僅參與染色質重塑和組蛋白去乙?;彩且环N重要的抑制B細胞增殖和分化的轉錄因子[28]。IKZF3缺乏導致B細胞表型增加和血清中IgG和IgE升高[29]。IKZF3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被Li及其同事首次研究,Li等[28]發(fā)現(xiàn)rs2941522位點GG基因型、rs907091位點CC基因型、rs1453559位點GG基因型、rs12150079位點AA基因型、rs2872507位點AA基因型是上海人患GD的風險因素,按性別分層后發(fā)現(xiàn)這5個位點次要等位基因的頻率在女性GD患者高于女性正常對照,而在男性并沒有發(fā)現(xiàn)明顯差異;與臨床表型的分析顯示這5個位點與GD的眼征沒有相關性;功能性分析顯示rs1453559和rs12150079位于轉錄因子結合位點,rs1453559位點如果是A等位基因時,轉錄因子RXR-ɑ可以結合到這個區(qū)域,如果是G轉錄因子RXR-alpha則不能結合到這個位置,對于rs12150079位點核苷酸G變?yōu)锳,則會出現(xiàn)GATA-1和GATA-2轉錄因子結合位點,rs907091是miRNA結合的位點,該位點為T等位基因時可能會受到hsa-miR-326、hsa-miR-330-5p和hsa-miR-450b-3p的靶向調控,但是如果是C等位基因時候只有hsa-miR-326可以靶向調控該區(qū)域,這表明了這些位點的多態(tài)性可能會改變IKZF3基因轉錄效率。

      2.2.2BAFF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BAFF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3q33.3,編碼BAFF蛋白,其在B細胞的成熟、增殖和分化、延長B細胞的存活調節(jié)中起關鍵作用[30]。研究顯示GD患者外周血中BAFF水平較正常對照組明顯升高;并且在女性GD患者BAFF蛋白與TSHRAb、TPOAb呈正相關,進一步分層分析顯示女性活動性GD患者外周血BAFF水平與FT4、TSHRAb呈正相關,與男性GD患者與非活動性女性GD患者無相關性[30]。Lin等[31]發(fā)現(xiàn)rs2893321位點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可以減少臺灣女性個體患GD的風險,rs2893321位點AA基因型和男性低水平的TSHRAb有關,而rs1041569位點與臺灣人GD易感性及TSHRAb水平無關,因此BAFF可能對GD的發(fā)生和表型的遺傳影響是性別依賴的,簡而言之,rs2893321變異對GD易感性的遺傳效應似乎在男性中比在女性者要弱,并且這些變異的遺傳作用也可能與抑制多種自身抗體形成有關。

      2.2.3CD40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CD40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20q12-q13.2,編碼共刺激分子CD40,其在B淋巴細胞分化和分泌抗體中起重要的作用[32]。在GD中檢測到CD40在浸潤淋巴細胞和甲狀腺濾泡細胞上的表達,但在無毒性甲狀腺腫患者甲狀腺組織組織中未檢測到,因此CD40-CD40 L共刺激信號可能參與GD的發(fā)生[33]。CD40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研究較多的SNP是CD40C/T-1。Wang等[32]發(fā)現(xiàn)CD40C/T-1位點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C64610G位點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可以增加浙江人患GD的風險,而58038T位點與浙江人GD易感性無關。Inoue等[34]發(fā)現(xiàn)CD40C/T-1的C等位基因和CC基因型在日本緩解期GD患者比頑固期GD患者更常見。研究顯示CD40C/T-1的C等位基因可以促進B細胞和甲狀腺細胞CD40表達的上調,這些效應會引發(fā)抗體產(chǎn)生、細胞因子分泌和T細胞的活化[32]。

      2.2.4BACH2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BACH2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6q15,編碼BACH2蛋白,其調節(jié)B細胞向漿細胞轉化。Liu等[35]通過GWAS研究顯示BACH2基因rs2474619和上海人GD易感性有關,并且發(fā)現(xiàn)BACH2蛋白在B細胞中高表達,而rs2474619位點各基因型B細胞中BACH2蛋白表達無明顯差異。

      2.2.5FAM167A-BLK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FAM167A-BLK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8p23.1,F(xiàn)AM167 A又稱c8orf13,其功能有待研究,BLK基因編碼B細胞信號轉導子,它屬于酪氨酸激酶,主要表達于B細胞,可能影響B(tài)細胞的增殖和分化[36]。Song等[36]發(fā)現(xiàn)rs2618431位點G等位基因和GG基因型可以增加上海人患GD的風險,rs11250144位點C等位基因使甲狀腺眼病的風險增加56.3%。

      綜上,B淋巴細胞是抗原提呈和自身抗體產(chǎn)生的主要效應者,B細胞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影響B(tài)細胞相關分子導致B細胞分化和功能過度激活,產(chǎn)生自身抗體,參與GD的發(fā)生。

      2.3 甲狀腺激素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

      2.3.1TSHR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TSHR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4q31,編碼TSHR,它經(jīng)歷翻譯后C端50個氨基酸切割形成TSH受體A和B鏈,由二硫鍵連接,細胞外A亞基脫落變?yōu)樽陨砜乖瓕е麓碳ば钥贵w的產(chǎn)生[37]。隨著人們對TSHR基因非編碼區(qū)研究的深入,發(fā)現(xiàn)非編碼區(qū)多態(tài)性可能與GD的發(fā)生有關。吳晨辰等[38]發(fā)現(xiàn)TSHR基因內(nèi)含子1區(qū)域是中國安徽漢族人GD的易感區(qū)域,其中rs12101261與GD易感性相關性最強,rs12101261位點TT基因型可以增加安徽人患GD的風險,rs12101261位點TT基因型患者TRAb陽性率高,與性別顯著相關,因此rs12101261多態(tài)性可能是導致GD女性高發(fā)的重要原因之一。孫媛媛等[39]發(fā)現(xiàn)內(nèi)含子1區(qū)域含有多個與GD易感性相關的位點,其中rs12101261與山東人GD易感性關系最強,rs12101261與TSHRAb有關外,與性別、年齡、甲狀腺腫大程度、甲狀腺激素水平無明顯相關性。目前關于TSHR基因內(nèi)含子1區(qū)域與GD易感性的機制仍不時很清楚,可能是其多態(tài)性導致TSHR剪切變體的不同或從這些基因區(qū)域產(chǎn)生小RNA有關[40]。

      2.3.2Tg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Tg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8q24,Tg不僅作為甲狀腺激素的前體,也是GD主要的自身抗原之一。研究顯示Tg基因與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相關的SNP主要位于外顯子10-12(E10SNP-E12SNP)和外顯子33(E33SNP)。Gu等[41]發(fā)現(xiàn)E10SNP158(rs2069550)位點C等位基因可以增加上海人患GD的風險,而E33SNP(rs11535853)與上海人GD易感性無關。盧洪文等[42]發(fā)現(xiàn)E33SNP位點CC基因型患者停抗甲狀腺藥物后甲狀腺自身抗體和眼征發(fā)生率提高,且更容易復發(fā),TT基因型則成相反趨勢,因此推測E33SNP位點CC基因型患者采用其他治療方法后聯(lián)合可有利于緩解。

      綜上,甲狀腺激素相關蛋白即是甲狀腺激素合成的直接參與者,也是GD的自身抗原,其基因多態(tài)性導致其相關蛋白表達異常,產(chǎn)生自身抗體導致甲狀腺激素分泌紊亂參與GD的發(fā)生。

      2.4 細胞凋亡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

      2.4.1VDR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VDR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2q12-12q14,編碼維生素D受體,其不僅參與鈣磷代謝,還廣泛參與細胞增殖、分化以及凋亡[43]。VDR基因Apa I(rs7975232)和Bsm I(rs1544410)、Taq I(rs731236)多態(tài)性是VDR基因與自身免疫病的研究熱點[43]。龍雄等[43]發(fā)現(xiàn)Apa I位點C等位基因及CC基因型是廣東漢族人GD的風險因素,而AA基因型者較CC+AC基因型者25羥維生素D水平高、TRAb水平較低,因此Apa I多態(tài)性可能與廣東漢族GD的發(fā)生、血清中25羥維生素D、TRAb水平有關。相反Meng等[44]發(fā)現(xiàn)Apa I位點A 等位基因是上海人患GD的風險因素,產(chǎn)生相反的結論的原因可能歸咎于樣本的選擇、樣本的量的大小以及遺傳背景的差異,而Bsm I、FokI、Taq I基因多態(tài)性與上海人GD易感性無關。Inoue等[45]發(fā)現(xiàn)Apa I位點C等位基因和Taq I位點TT基因型可以增加日本人患GD的風險,F(xiàn)okI和Bsm I與日本GD易感性無關。

      2.4.2Fas相關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Fas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10q23,編碼Fas,另外血清中還有可溶性Fas(soluble Fas, sFas),F(xiàn)as與其配體FasL參與細胞凋亡,而sFas可與Fas競爭性結合FasL從而抑制細胞凋亡[46]。Inoue等[47]發(fā)現(xiàn)Fas-1377G/A、Fas-670 A/G、FASL-844C/T三個位點與日本人GD易感性無關,并且發(fā)現(xiàn)GD患者外周血sFas水平較正常對照升高。FAS基因-670 A / G位點AA基因型較GG基因型的個體有更高的sFas水平[48]。研究顯示:FAS啟動子區(qū)的-670和-1377變異分別破壞Sp1和STAT1轉錄因子結合位點,這降低了啟動子活性并因此下調基因表達[49]。

      2.4.3Bcl-2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Bcl-2是一種抗凋亡因子,Bcl-2的高表達促進細胞存活[47]。Inoue等[47]對Bcl-2基因 -938C/A、+127G/A兩個位點進行基因分型發(fā)現(xiàn):+127G/A位點GG基因型可以增加日本人患GD的風險,+127G/A位點等位基因變異導致氨基酸由丙氨酸轉化為蘇氨酸,+127G/A位點G等位基因較A等位基因抗細胞凋亡功能增強,而-938C/A位點多態(tài)性與日本人GD易感性無關。

      2.4.4TNFR1 和TNFR2 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TNFR1和TNFR2基因分別位于人類染色體12p13和1p36,編碼TNFR1和TNFR2,除了膜結合受體,兩種TNFR均有可溶性TNFR(soluble TNFR, sTNFR)存在:sTNFR1和sTNFR2,TNFR1存在死亡結構域,參與細胞凋亡,TNFR2可激活NF-jB, 后者可以抑制TNF-ɑ誘導的細胞凋亡[49]。Inoue等[47]發(fā)現(xiàn)TNFR1 -383位點與日本人GD易感性無關,TNFR2+676位點G等位基因可以增加日本人患GD的風險,TNFR2 + 676T / G位點G等位基因較T等位基因的個體有著較低的sTNFR水平。Glossop等[50]發(fā)現(xiàn)TNFR2+676位點G等位基因可以增加突尼斯人患GD的風險,+676位點T→G變異導致196密碼子由甲硫氨酸轉化為精氨酸,TNFR2 +676位點TT> TG> GG基因型個體外周血的sTNFR1和sTNFR2水平呈現(xiàn)降低趨勢。

      2.4.5RNASET2基因多態(tài)性與GD

      RNASET2基因位于人類染色體6q27,編碼 RNASET2蛋白,其為核糖核酸酶,參與RNA代謝、細胞凋亡等。王寶蘋等[51]發(fā)現(xiàn)RNASET2基因rs3777722位點C等位基因、rs3777723位點G等位基因、rs9355610位點G等位基因可以增加山東漢族人患GD的風險,而rs9366076位點和山東漢族人GD易感性無關;rs3777722-rs3777723-rs9366076-rs9355610單倍型分析顯示CGCG單倍型使山東漢族人患GD的風險增加1.257倍。

      綜上,凋亡和抗凋亡相關基因變異影響相關分子表達,使得甲狀腺濾泡細胞凋亡減少引起甲狀腺彌漫性增大,進而參與GD的發(fā)生。

      3 總結與展望

      綜上所述,GD是一種病因復雜的自身免疫病,隨著GWAS研究的廣泛開展,目前已經(jīng)鑒定多個GD易感基因,比如HLA、CTLA4、PTPN22、TSHR,這些基因部分解釋GD的臨床表現(xiàn)以及發(fā)病機制,這將為GD的精準診療提供理論基礎。但是,目前關于GD易感基因多態(tài)性對相應蛋白表達的影響以及基因與基因之間相互作用的研究較少,對闡述基因多態(tài)性在疾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有一定影響,并且關于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的研究由于研究的地區(qū)、種族、樣本量的大小以及基因分型方法的不同,可能導致關于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關系的研究結果不盡一致。因此想要探討基因多態(tài)性與GD易感性的關系還需要增加樣本量。另外除基因外,環(huán)境通過表觀遺傳學參與GD的發(fā)生。因此相關人員研究復雜疾病的病因時不能僅僅從基因多態(tài)性方面研究對疾病易感性的影響,也需要從表觀遺傳學等其它遺傳學因素方面探究疾病的發(fā)生機制。

      猜你喜歡
      人患易感性等位基因
      好好刷牙可防高血壓和糖尿病
      好好刷牙可防高血壓和糖尿病
      親子鑒定中男性個體Amelogenin基因座異常1例
      智慧健康(2021年17期)2021-07-30 14:38:32
      工作時間長易患心臟病
      WHOHLA命名委員會命名的新等位基因HLA-A*24∶327序列分析及確認
      DXS101基因座稀有等位基因的確認1例
      CD14啟動子-260C/T基因多態(tài)性與胃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α1抗胰蛋白酶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癌易感性的研究
      TLR9和VDR基因多態(tài)性與結核病易感性的相關性分析
      Toll樣受體基因多態(tài)性與EBV感染相關胃癌的易感性
      台北县| 那坡县| 婺源县| 牟定县| 昔阳县| 江达县| 运城市| 娄底市| 北川| 福安市| 当雄县| 辽源市| 贵州省| 乌拉特中旗| 延长县| 长阳| 万全县| 和龙市| 罗定市| 榕江县| 桓仁| 报价| 镇赉县| 罗城| 花莲市| 揭东县| 贵定县| 宝兴县| 静宁县| 本溪| 太仓市| 扬中市| 广饶县| 林州市| 衡山县| 六安市| 富阳市| 盐山县| 平昌县| 巴南区| 罗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