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概況】《漢三老碑》為東漢篆隸。碑立于公元223年,于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出土?xí)r碑額已斷缺,高93厘米,寬42厘米,共存217字,碑文記錄了一位名叫“通”的漢代地方官“三老”祖孫三代的名字和祖、父輩去世的日子。現(xiàn)存西泠印社。屬國家一級文物。
【觀典賞析】三老是漢代掌管教化的官職?!稘h三老碑》是三老第七孫名邯者所立,目的是讓子孫知所避諱,記住和祭祀祖先。此碑出土后,于1921年輾轉(zhuǎn)至上海。當時主人已同意日本商人欲重金購買并運出國外,西泠印社聞知“猶不忍其淪于異域,而圖永久保存之”,就布告同仁,募得11270大洋,搶先贖碑,余款筑室庋藏。1922年7月石室落成,結(jié)構(gòu)獨特的石室,在全國沒有第二個。為此,西泠印社社長吳昌碩所撰的《漢三老碑石室記》中寫道:“三老神碑去復(fù)還,長教靈氣壯湖山。漫言片石無輕重,點點猶留漢土斑?!睋尵取稘h三老碑》是西泠印社先賢保護文物的愛國壯舉。此碑是研究東漢時期官制與文字、書法沿革的重量級實物。碑文書體介于篆隸之間,刻畫渾厚遒勁,文字渾古醇厚,對于古代書法篆刻的研究有很高的學(xué)術(shù)價值。《漢三老碑》被譽為“浙江第一石”“東漢第一碑”。
(馬斌 選薦)
【作品概況】《賀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輅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鐘繇68歲時寫,內(nèi)容為得知蜀將關(guān)羽被殺的喜訊時寫的賀捷表奏??瑫?。
【觀典賞析】《賀捷表》是最能代表鐘繇書法面貌的一帖。雖為楷書,字形扁方,但有行書筆意,又保留了較濃的隸書筆意。如“言”“有”“里”“方”中的橫畫,特別是“同”字的左豎撇,“企”“舍”“獲”“長”中的捺筆,都是明顯的隸書寫法。另外,以每個字而言,在章法行列中無統(tǒng)一的傾斜度與約定的重心,與形容的“群鴻戲海”有相近之處。值得一提的是,在標準楷書盛行的后世,這種寫法已很一般,但在漢代末期,楷化到如此程度已相當先進。此帖以書寫自然、風格古樸、章法結(jié)字茂密幽深著稱?!缎蜁V》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鐘繇《賀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薄顿R捷表》為中國書法史上開創(chuàng)的楷書第一帖。
(馬斌 選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