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沭陽縣龍廟中心小學
語文作文教學在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作用下已經(jīng)形成了固定的教學模式,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中,教師教作文就是讓學生通過背范文、背模板的方式寫出千篇一律的作文,由于這些背出來的范文和模板的結構以及用詞很好,所以在考試中能得到較高的分數(shù),這樣就滿足了應試教育的需求。但是語文教育的目的更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作文教學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素養(yǎng)和作文能力,而對分數(shù)不再那么看重,這就導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被否定,需要探討適應當前教育體系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傳統(tǒng)的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固定的根本原因是受分數(shù)第一的影響,對于學生作文能力的評價只靠分數(shù),這就導致了學生通過背范文、背模板來取得高分。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唯分數(shù)論對于作文教學的影響還在,要想徹底消除負面影響,打開小學語文作文高效教學的新局面,需要我們對小學語文作文的評價方式進行變革。
例如,我在教學小學語文作文的時候,每周都會布置一個題目,讓學生練習寫作,然后統(tǒng)一交給我批閱,批閱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寫的文章不錯,但是連續(xù)幾周觀察他寫的文章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寫的文章的結構和模板固定,連續(xù)幾篇文章都沒有太大的變化,最后我才知道他采用的是套模板以及改編的方式。這對提高作文水平的作用不大,而且容易形成思維定式。我在前幾次都給了他比較高的分數(shù),這樣對其他學生不公平,也不利于學生整體作文能力的提高,于是我決定對作文的評價方法進行改革,不能只看學生寫的文章內(nèi)容。在經(jīng)過一番思考和研究后,我公布了最終的評價方案:作文的結構和排版占比60%、字數(shù)整潔占比10%、素材的選取和詞匯的使用各占15%。這樣的方式就能兼顧到作文的各個方面,而不是讓死套模板的學生取得高分。這也鼓勵了學生不斷地探索寫作方法,推動了班級作文教學效率的提高。
寫作是有主題的,主題由素材加工而來,素材對于寫作的重要性不必多說,這啟示我們要重視素材的選擇。當前情況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不知道寫什么,這是典型的素材積累問題。其實素材的積累隨時隨地都可以,日常生活就是素材的重要來源,要鼓勵學生進行日常生活的素材積累。
例如,為了增強學生素材積累能力,我教給學生這樣一個方法,每名學生準備一個小本,可以隨身攜帶,在生活中或者學校的學習過程中遇到了有趣的或者有意義的事情,可以隨手記錄在本子上,回到家再抽時間整理。久而久之,積累了大量的有用素材。慢慢的,再也不會發(fā)生寫作沒有素材的現(xiàn)象了。同時,我還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內(nèi)容在選材方面更加貼近生活,也更加具有真情實感,這些都是積累素材的好處。除此之外,還可以采用其他方法,總之只要能將生活中發(fā)生的有意思的事情當作素材積累下來的方法都可以采用。
學生對于寫作文都覺得頭疼,聽到要寫作文的時候大多抱有不情愿的態(tài)度,因為對他們來說,一篇文章的成形需要耗費比較長的時間和精力,這時可以通過篇幅以及耗時較小的小練筆的方式解決這個文問題。
例如,我在教學的過程中,特別注重小練筆的練習,這種小練筆方便快捷,能為寫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一次,我準備布置一篇關于感情的文章讓學生完成,但是由于時間的限制,我決定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讓學生當堂完成一篇小練筆,然后收上來。讓學生在課堂進行練筆的方式也有利于發(fā)揮學生寫作的潛能,總之這有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是有技巧和方法的,掌握了一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由此可見寫作技巧在寫作中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對于寫作技巧的教學內(nèi)容相對忽略,這是導致學生寫作能力不高的一個原因。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于寫作技巧的傳授和教學是必不可少的內(nèi)容。
例如,我每周都會抽一節(jié)課的時間作為專門的作文課給學生講作文的寫法和技巧。在一次作文課上,我發(fā)現(xiàn)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寫的文章沒有修辭以及修飾,大多都是生活用語,像記流水賬。如果按照這樣的寫法就算寫再多的文章也不能提高寫作能力,于是我決定對學生進行寫作技巧的專項訓練。幾周后,學生掌握了基礎的修辭手法、句式安排等寫作技巧,再讓他們寫文章,要求運用學習到的寫作技巧。學生完成文章后,我再去批閱,果然他們學會了運用修辭手法,文章也有進步。這就是寫作技巧和方法對于寫作的重要性,合理靈活地運用寫作的技巧有錦上添花的作用。
結 語:總而言之,我們深知作文教育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要努力不斷創(chuàng)新新的作文教學方法,努力為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奮斗,可以從改革作文評價方式、教授適當寫作技巧、進行生活素材的積累等方面出發(fā),提高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