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 孫云飛
“文學形象”是指文本中呈現(xiàn)的具體的感性的、具有藝術概括性、體現(xiàn)著作家審美理想、有著審美價值的自然的和人生的圖畫,包括人物、景象、氛圍、情感等,是高考試題中??嫉膬热荨O旅婀P者結合高考“小說”閱讀試題,探尋“人物”及“事物”形象的命題角度及解題思路,以期有助于2019屆考生。
小說的核心任務就是通過刻畫人物,塑造人物形象來揭示社會生活中的某些本質問題,從而表現(xiàn)作品的主題。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以及人物形象的作用。
人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這一考點,常見的命題角度有兩種:一是整體概括與分析人物形象,二是局部概括與分析人物形象。
1.整體概括與分析人物形象
【解題思路】從全文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其解題思路如下:
①從作品中交代的人物身份、地位、經歷等方面入手。這些因素直接決定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的性格。
②從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入手。通過作品對人物的外貌、動作、語言、心理等的正面或側面描寫進行概括分析。這是概括人物形象最關鍵的一點。
③從分析情節(jié)入手。在情節(jié)的展開中,人物的外貌、行為和心理等,均能反映人物的鮮明個性。
④從分析環(huán)境入手。人物的成長變化、性格形成與社會環(huán)境以及自然環(huán)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⑤從人物關系入手。在許多小說中作者所塑造的人物不止一個,要善于從這些人物之間的復雜關系中,把握目標人物的性格特征。
⑥從作者或其他人物的評價入手。這是概括人物形象最為直接的方面。
【真題回放】(2018年全國卷I第5題)
小說中說趙一曼“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yè)軍人的冷峻”,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
【試題解析】這是一道從整個作品來把握人物形象的試題,題干已將主人公的形象概括為“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yè)軍人的冷峻”,是由“果”尋“因”的題?!鞍嗡椎奈娜藲赓|”指的是主人公心思細膩、生活浪漫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喜歡丁香花;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說體記述日本侵略東北的罪行;用深情、甜蜜的語調講述抗日隊伍中的生活。“職業(yè)軍人的冷峻”指主人公意志堅定、從容淡定的特點。主要體現(xiàn)在:不屈服于嚴峻拷問,用軍人的敏銳眼光觀察、分析可爭取的董憲勛和韓勇義;笑對死亡,用飽含深情的語言寫下遺書,卻不忘大義。
【參考答案】①文人的氣質:喜歡丁香花,情趣不俗;時常深情、甜蜜地回憶戰(zhàn)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義與真情感化青年,智慧過人;②軍人的冷峻:遭嚴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堅定;笑對即將到來的死亡,從容淡定;充滿母愛又不忘大義,理智沉穩(wěn)。
2.局部概括與分析人物形象
【解題思路】即從指定的具體語句或語段中概括分析人物形象。其解題思路如下:
①要有整體意識。瞻前顧后,結合上下文,看看該段前后發(fā)生了什么,哪些情節(jié)與這些描寫有關系,從而揣摩人物的形象特征。
②能提綱挈領。厘清情節(jié),抓住關鍵詞,在整體把握的前提下仔細品味所給文字。
③多問幾個為什么。思考相關人物此時此刻為什么有這樣的思想、行為?具體是在什么情景下產生的?
④仔細揣摩主人公的心理。要充分把握人物內心活動的復雜性和情感的豐富性。
【真題回放】(2018年全國卷II第5題)
請結合二姐等人看有聲電影的經過,簡要分析小說所揭示的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tài)。
【試題解析】該題是通過對人物心理的把握來概括人物形象特點的試題,是對人物形象分析的變式問法。首先要抓住兩個關鍵點:一是題干中所涉及的情節(jié)作答范圍——二姐等人看有聲電影的“經過”;二是分析人物行為的作答對象——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tài)”。其次根據題目要求,回到原文找到與關鍵詞“經過”相關的語段,并分析其中所表現(xiàn)出的人物“心態(tài)”。最后概括歸納,形成答案要點。從作品第一段二姐對有聲電影的“一套說法”,第三到第六段去電影院前二姥姥找眼鏡、三舅媽找鈕子、四狗子洗臉、大家找小禿子、二姥姥腿腳不方便還要走路等一系列磨蹭的舉動,第七到第十段在電影院不看電影、找座、讓座、討論家事等的描述中,總結人物對待新奇事物的心態(tài)。
【參考答案】①對待新奇事物,還沒親見就先有說法,“不知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無知的自大;②聽說有聲電影真有新奇之處,就想“開開眼”,是一種從眾、趨新的心態(tài);③到了電影院后也不真的看電影,不愿對新奇事物進一步了解探究,實質上是一種故步自封的心態(tài);④對有聲電影胡亂作出“共識”評價,隱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對新奇事物時無所適從的焦慮不安。
該考點常見的命題角度有兩種:一是主要人物的作用,二是次要人物的作用。
1.主要人物的作用
【解題思路】解答主要人物在小說中的作用,思路如下:
①思考人物對情節(jié)的作用。情節(jié)可以塑造、影響人物,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又影響情節(jié)的發(fā)展,二者相輔相成。
②思考人物對主題的作用。小說就是通過塑造人物形象(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來表現(xiàn)主題的,這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用意。
③思考人物對社會的作用?!皩ι鐣淖饔谩本褪欠治鋈宋镄蜗蟮纳鐣饬x,即人物的影響或作用,體會人物形象的藝術價值給人們帶來的某種啟示,這是作者的真正寫作意圖。
【真題回放】(2015年浙江卷第15題)
你認為作者刻畫“撿爛紙的老頭”這一人物有什么用意?
【試題解析】解答此題要考慮好以下幾個問題:“撿爛紙的老頭”的人物形象特點及性格特征是什么?作者對“撿爛紙的老頭”的情感傾向是什么?“撿爛紙的老頭”這一人物有什么社會現(xiàn)實意義?聯(lián)系原文來看,“撿爛紙的老頭”在濃厚的市井氛圍中出場,作者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個老丑、邋遢、怪異的“撿爛紙的老頭”形象。人們看不起他,鄙視他,為了自己的尊嚴,他向人叫陣,最后留下巨款悄無聲息地死去?!八麛€下這些錢干什么?”答案是什么無關緊要,但卻能說明“撿爛紙的老頭”有自己的打算,有自己的夢想和世界。作者對這一小人物的死是同情的,以此來引導人們關注處于社會底層的小人物,表達人文關懷。
【參考答案】①作者刻畫這個“老頭”,意在揭示:即使是看似微賤、遭人輕視的小人物,也有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和自己的尊嚴。②作者以深切的人文關懷,呼喚人們關注那些處于生活底層和社會邊緣的小人物,給予他們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2.次要人物的作用
【解題思路】解答次要人物在小說中的作用,其解題思路如下:
①牽線搭橋,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小說中主要人物的言行,往往是從次要人物的眼睛里看出來的;對人物的評論,往往是從次要人物的嘴里說出來的。通過次要人物的見聞,把故事的相關情節(jié)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他們的出現(xiàn)主要擔當特定的角色,完成一定的敘事功用,常常起到線索的作用。
②側面襯托,突出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可以將原本單調的故事情節(jié)襯托得活靈活現(xiàn),凸顯主要人物品質,表達思想感情,使主要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清晰。
③揭示主題,增添作品魅力。次要人物的設置是為塑造主要人物服務的,更是為揭示小說主題服務的。小說對次要人物的刻畫貌似平淡輕松,實則蘊含著厚重的力量,既揭示了小說的主題,又增添了小說的藝術感染力。
④渲染氣氛,奠定基調。有的次要人物的出現(xiàn)為主要人物的活動提供了具體環(huán)境,起渲染氣氛、奠定感情基調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渲染氣氛的次要人物多是群體人物。
【真題回放】(2016年全國卷III第11題(2))
“我”在小說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試題解析】首先,牽線搭橋,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拔摇苯o王有福捎錢約好見面第一次卻沒有見到,此后的見面中,發(fā)現(xiàn)王有福正是受傷的路人,“我”勸他到法院上告酒店,尋求更多賠償等一系列情節(jié),“我”都是見證者、參與者,可見“我”是小說情節(jié)中的線索人物,是整個故事的講述者,從情節(jié)上起到推動整個故事發(fā)展的作用。另外,小說故事由“我”講述,顯得更加真實可信。其次,側面烘托,個性鮮明。“我”見證了王有福的膽小怕事,見證了他的謙卑,“我”好心的提議,襯托了他的善良。最后,揭示主題,增添主人公魅力?!拔摇笨创A耸录?,其實背后交織著倫理觀念、法治觀念、誠信意識等不同理念,文章通過“我”,更好地揭示了主旨。
【參考答案】①講述故事:小說故事是由“我”敘述出來的,真實可信。②推進情節(jié):“我”是事件的參與者,由于“我”的提議,情節(jié)得以發(fā)展變化。③襯托人物:小說主人公王有福的性格,由于“我”的存在而更加鮮明。
事物指客觀存在的一切物體和現(xiàn)象,在文學作品中既指客觀景物,也指被作者人格化的描寫對象。它不依賴于人的意志而存在,有形狀、有顏色、有聲音、有味道,是具體可觀、可感的。作者塑造事物是為了言志、抒情。其考查角度主要有事物形象的概括與分析以及事物形象的作用。
【解題思路】解答該考點,其解題思路如下:
①注意提煉文中描寫事物特征的詞語,也就是事物形象的自然屬性(事物特征);
②挖掘物象內在的品格、精神,事物形象的社會屬性;
③注意事物對情節(jié)發(fā)展的作用,通過情節(jié)的發(fā)展揣摩事物的形象特征;
④注意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寓意等,尤其是作者對事物的評價,抓“物”與“志”的“契合點”來概括事物形象的特征。
【真題回放】(2017年山東卷第21題)
請簡要概括七岔犄角公鹿的形象特征。
【試題解析】解答本題要找準文中對“七岔犄角公鹿”的描寫語句,從“是一頭健壯的公鹿……很有氣勢”可以概括出公鹿體格健壯、長相漂亮的外形特征?!拔摇鲍C殺公鹿、公鹿與狼搏斗等情節(jié)以及特吉對公鹿的評價,均體現(xiàn)了公鹿剛猛傲然、斗志高昂的品質特征。公鹿在事先負傷的情況下,從容面對狼的進攻,“為了弄死這家伙,甘心讓它咬去一塊肉”等體現(xiàn)了公鹿沉穩(wěn)、有智慧。“鹿一眼瞥見我,扭頭叫了一聲……戒備而憎惡地瞅著我”“公鹿站在崖頂呼喚同伴”等體現(xiàn)了公鹿的頭領氣質和犧牲精神。
【參考答案】①體格健壯,長有漂亮的犄角。②剛猛傲然,斗志高昂。③沉著而有智慧。④有頭領氣質和犧牲精神,時時保護弱小。
【解題思路】解答小說中事物的作用相關試題,其解題思路如下:
①從人物塑造方面思考。事物可襯托人物品格,突出人物形象。應注意事物是從哪些方面對人物做了映襯,如心理、行為、語言方面等。
②從情節(jié)安排方面思考。事物往往是組織和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物件。它具有使結構更加嚴謹的作用。
③從環(huán)境方面思考。一是指它對時代特色氛圍做了怎樣的揭示或暗示,二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環(huán)境的刻畫作用。
④從主題方面思考。事物往往具有襯托或象征意義,有揭示和深化主題的作用。
【真題回放】(2016年全國卷II第11題(3))
小說以“電話”為樞紐連接人物、安排情節(jié),這樣處理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
【試題解析】題干涉及的“電話”是一種物象。小說敘述了“我”與女主人公的愛情故事,連接人物、安排情節(jié)的樞紐便是“電話”。分析這樣處理的作用,可聯(lián)系小說故事情節(jié)的開展、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題的表達、讀者的閱讀感受等方面來思考。如小說通過電話讓兩個素不相識的人產生交集,偶然與必然交錯,使文章富有戲劇性等。
【參考答案】①一個電話將兩人命運連在一起,偶然與必然交錯,凸顯了戰(zhàn)爭背景,強化了戲劇性情節(jié);②主人公言行主要通過電話聊天呈現(xiàn)出來,便于透露人物心聲,使人物形象更真實;③電話交流的限制性給小說留下較多空白,豐富了人物與主題的想象空間。
“文學形象”試題的解答是有章可循的,考生只要審清題干,看準區(qū)間,理清思路,把握好方向,有針對性作答,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