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棗陽市楊當鎮(zhèn)中心小學 杜本瓊
小學是學生學習的啟蒙階段,對學生之后的學習具有鋪墊作用,而作文又是對學生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圍繞學生主體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積極參與的作文學習氛圍中,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能力,促進小學生綜合全面發(fā)展。
素材是作文寫作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掌握了豐富的作文素材,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引導學生在有限的學習中進行廣泛閱讀,從而幫助小學生有效積累作文素材,能夠在寫作中“有的寫”,開闊學生知識視野。
例如,在作文教學活動中,筆者在教授學生寫作技巧的同時,還會組織學生每周進行課外閱讀,閱讀題材、形式不限。在周五的語文課上,筆者會組織學生對閱讀的內容進行交流,擴大學生閱讀范圍,提高學生閱讀量。在一次閱讀交流會上,一名學生說到了童話書籍《小王子》。鑒于圖書風格的轉變,筆者立即讓該生對圖書的作者和具體內容進行詳細描述,引導學生了解并學習童話寫作題材。還有一名學生提到楊絳先生的《老王》,表述了楊絳先生待人平和、善良的品質等。在學生交流中,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之間會對對方閱讀的內容產生強烈的閱讀興趣。于是,筆者組織學生在班中建立“讀書角”,學生將自己喜歡的書籍展示其中供大家閱讀和交流。在之后長期的觀察中,班上學生在作文寫作中能夠有效結合閱讀內容擴充作文內容,促使小學生作文達到良好的寫作效果。要想開展有效的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教師應積極指導學生閱讀,在實際閱讀訓練和交流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作文素材,開闊學生的寫作視角。
作文是一個讀與寫的整合形態(tài),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寫出來。小學生各方面發(fā)展不成熟,這就要求教師在指導學生有效閱讀后,鼓勵學生借助相應寫作形式、素材等進行寫作,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良好的寫作習慣。
例如,“白楊”一課教學目標,一方面是引導學生明確白楊樹忠誠無私、盡職盡責、不怕困難、堅守執(zhí)著,另一方面是指導學生掌握托物言志和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在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時候,筆者組織學生再次閱讀課文并延伸課文,“應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進行寫作”,對學生的寫作內容、字數(shù)均沒有限制。這樣一來,既可以鞏固學生課堂學習內容,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筆者批閱學生作業(yè)時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能夠有效應用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還能夠在文中真情流露。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筆者挑選寫作較好的作文讓學生在課上閱讀,在全班學生的交流中,幫助學生有效掌握托物言志和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并引導學生認識到作文有真情實感的重要性。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結合語文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將學到的寫作方法和內容積極應用到實際寫作過程中,促使學生語文學習與寫作習慣都能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
新課程改革的提出給教師的教學活動帶來嚴峻的挑戰(zhàn),要求教師有效認識到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以生為本”的教學指導下完成有效教學活動。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在作文學習中的表現(xiàn),為滿足學生的追求和需要開展教學,促進小學生各方面協(xié)同發(fā)展。
例如,在“將相和”一課教學中,筆者組織學生分角色表演“澠池之會”“完璧歸趙”“負荊請罪”。這種實際表演的行為,將學生語文學習興致推向高潮,促使學生有效了解藺相如的大度、識大體,廉頗的知錯能改等優(yōu)秀品質。筆者在學生交流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都在說向誰學習,也要具備某種品格。于是,筆者調整教學安排,圍繞學生興趣組織學生“給自己的一封信”,學生需要介紹自己,并寫出對以后自己的建議、要求和目標。因為寫作內容既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貼近學生實際生活,所以學生積極參與到作文寫作中。筆者通過寫作教學的開展,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樹立遠大的目標和理想。構建有效的小學作文教學課堂,教師應圍繞學生主體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在主觀意愿的推動下,積極寫作,全面成長。
總而言之,作文學習對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表達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構建有效的小學作文教學課堂,教師應基于對學生學習主體的明確,對學生進行閱讀和寫作的訓練,引導學生立足豐富的寫作素材進行實際應用,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和思維、情感表達能力,促進小學生各方面協(xié)同發(fā)展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