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健
摘 要:宣傳工作是學校常規(guī)工作中的一項,隨著新媒體的迅速發(fā)展,學校的宣傳工作面臨著機遇與挑戰(zhàn),如何客觀對待媒體,正確引導輿論,做好學校新聞宣傳工作成為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這就需要學校認真地反思、研究,消除對媒體輿論認識上的誤區(qū),平等地對待各家媒體,真誠坦率地面對記者,主動了解當?shù)匦侣劽襟w和記者,主動提供重要的教育信息和新聞稿件,主動邀請媒體記者參加學校重大活動。
關鍵詞:媒體引導;輿論;新聞宣傳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5-017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5.115
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等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以往學校認為只要依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把校園圍墻內(nèi)的事情辦好就可以了。然而,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使廣大人民的民主意識越來越強,獲得所關注的問題的知情權成為整個社會的需求;而信息時代和自媒體的推動也能夠使廣大人民更快、更便捷地了解各方信息。教育作為老百姓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之一,越來越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作為學校,要正視社會發(fā)展的需求,利用好輿論宣傳這一平臺,進行積極、有效的宣傳,通過媒體讓民眾真正了解教育、認識教育、理解教育、支持教育,成了擺在我們教育同仁面前的極為重要的課題。
一、要消除認識誤區(qū)
現(xiàn)代社會,提倡媒體和新聞輿論的言論自由,他們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著宣傳和輿論監(jiān)督的職能,但是很多人對他們存在認識上的誤區(qū),甚至將媒體列入“三防”(防火、防盜、防記者)之列,總擔心輿論監(jiān)督會影響正面宣傳效果,對媒體總想一“堵”了之。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被稱為是信息社會的今天,根本不可能遠離這些媒體和輿論,特別是自媒體傳播途徑的多樣性,意味著幾乎所有信息資源都可能被網(wǎng)絡、手機媒體及時地擴散,這打破了時間、空間和傳播途徑的制約,對于一些信息,越是想封鎖、屏蔽,越容易引起媒體的關注。習近平同志強調(diào):“要提高同媒體打交道的能力,要尊重新聞輿論的傳播規(guī)律,正確引導社會輿論,要與媒體保持密切聯(lián)系,自覺接受輿論監(jiān)督?!彼?,要正視網(wǎng)絡時代信息傳播的重要性,遇到一些容易被關注的問題要及時地通報和發(fā)布,以免形成負面影響而無法挽回。
二、平等對待各家媒體
當今社會,資訊發(fā)達,媒體眾多。既有本土媒體,又有外來媒體;既有平面媒體,又有網(wǎng)絡媒體。而所有的媒體都在積極地融入當?shù)?,呈現(xiàn)出本土化趨勢。因此對待各級、各類媒體一定要一視同仁。要認識到各家媒體之間的平等關系,同時不僅要重視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媒體,還要重視新興的網(wǎng)絡媒體,因為網(wǎng)絡媒體的及時性、互動性和大容量性,使得它在輿論引導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學校有重大活動時,應盡量邀請當?shù)馗骷颐襟w參加,以示公平,避免造成親疏有別的感覺。
三、真誠坦率地面對記者
學校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提高認識,與時俱進,要與媒體建立相互信任與合作的關系,要堅持以真誠的態(tài)度面對記者,要及時回應記者的來電來訪,盡力提供記者所需要的背景資料,利用事實來抓住記者的注意力,以事實為基礎答復記者。突發(fā)事件中要堅持以人為本,關鍵時刻要盡心盡職,不要使用“無可奉告”之類的語言,學會控制自己的言行。對一些符合事實真相,以改進工作為目的的監(jiān)督報道,要虛心接受,對媒體越開放、越透明,輿論氛圍就越有利。
四、主動了解當?shù)匦侣劽襟w和記者
世界著名傳播學家麥克盧漢曾經(jīng)說過:你必須熟悉各種媒介,否則你如今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有文化”的人。因此,對媒體特點的了解是同媒體打交道的基礎,同樣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各種媒體,加深對媒體傳播方式和受眾方式變化的把握。在具體操作中,我們應當了解當?shù)馗骷倚侣劽襟w的特點,以及各負責教育的記者的姓名、職責、偏好的報道體裁和報道角度等,并建立適當?shù)穆?lián)系。這將有助于我們與各媒體記者保持快捷有效的聯(lián)絡,并且在事實被扭曲或報道失真時,學校可以采取及時有效的應對措施。
五、主動提供重要的教育信息和新聞稿件
教育工作如果不宣傳出去,就無法讓老百姓了解教育。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的實施,教育也正發(fā)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作為非教育工作者的普通民眾對很多教育問題難免會產(chǎn)生“云里霧里”的感覺。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就有義務主動、及時向媒體通報學校在教育改革發(fā)展方面的各項舉措及最新進展和成果,讓媒體對教育多一分理解和支持。并通過媒體積極正面的引導,讓社會各界、普通民眾對教育更加關心、更加理解、更加支持,從而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六、主動邀請媒體記者參加學校重大活動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因此,學校舉辦大型活動或特別重要的教育研討會時,應主動邀請媒體記者參加、采訪,并提供相關的背景資料,闡明學校舉辦此類活動的深層考慮,使媒體充分理解有關活動的思想內(nèi)涵。通過記者們的親身體驗,來感受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學校良好的學風、教風、校風。通過宣傳,也讓學校更加貼近家長、貼近社會。這樣,不但能提升民眾對學校教育的認知程度、對辦學質量的認可程度,而且還可以塑造學校良好的社會形象。
總之,正確處理與媒體的關系是學校行政工作的重要一環(huán),其目的在于增進學校與民眾的相互了解,建立相互信任、通力合作的良好關系,從而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合一的教育平臺。當然,處理好與媒體關系的前提是辦好學校的教育,做好自己的事情,增強內(nèi)部的團結和共識。
參考文獻:
[1] 莎日娜.大宣傳格局下加強高校新媒體整合發(fā)展的路徑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2] 白雪.突發(fā)事件中新媒體的輿論特征及引導策略[J].新聞愛好者,2009(14).
[3] 張光輝.新傳播環(huán)境下主流媒體掌握輿論監(jiān)督主導權的意義與路徑[J].中國記者,2010(11).
[4] 姚遠.基于項目視角的高效學生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研究[D].西南石油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