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囡
生活實踐啟示我們:學習任何知識、技能,要想達到“會”的階段,學習者必須要參與、實踐。換言之,學生獲取知識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學。因此,課堂教學效果如何取決于學生的參與程度。這就要求教師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上。教學《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時,我就通過設置過渡語來驅動、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效果不錯。
《生命健康權與我同在》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級下冊的內容,包含兩個方面的知識點:“生命和健康的權利”“同樣的權利 同樣的愛護”。我主要圍繞兩點來展開教學:“生命健康權是最基本的權利”“正確行使生命健康權”。為了讓學生積極參與,更好地理解知識,我設置了這樣幾個過渡語。1.你了解生命健康權嗎?2.生活中有哪些方面涉及生命健康權?3.生命健康權在各種權利中處于什么地位?4.如何行使好生命健康權?
這樣的過渡語,既是教學的思路也是問題。剛一呈現,班級氣氛就熱烈起來。大家交頭接耳、議論紛紛。一段時間后,我請同學談自己的看法,其他同學可以質疑、點評。
有同學說:“生命健康權,從字面上看,大約就是生命權與健康權,即人有活著的權利,也有患病時應該得到救治的權利?!焙芏嗤瑢W說不對。我首先肯定了這位同學從字面上進行推斷的良好習慣。然后,提醒同學閱讀教材,理解生命健康權,特別關注這些語句:“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我們有權珍愛生命,維護健康,積極鍛煉身體,提高健康水平,使自己擁有強健的體魄和煥發(fā)向上的精神;有權在患病時及時醫(yī)治,恢復健康,增強體質;當自身生命健康受到他人非法侵害時,有權依法自衛(wèi)和請求法律保護”。
通過閱讀教材,同學們對生命健康權有了更全面的認識。
第二個過渡語,是對第一個過渡語的具體化,也是檢驗同學們對第一個過渡語是否真正理解與把握。我請同學們根據課本內容再補充。有同學談到轉基因食品的問題;有同學談到浙江一小學生給市委書記反映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還有同學結合學習實際,認為學校為了應試實行“雙周休”或者“一月休”,延長學習時間擠壓休息時間的做法侵犯了學生們的生命健康權;等等。同學們侃侃而談,講到動情處甚至義憤填膺。我最后總結:“這些現象的確存在,的確有些行為侵害了當事人的生命健康權,但這不是說法律規(guī)定的生命健康權沒有用,這恰恰表明維護這一權利的現實迫切性,希望大家要增強保護生命健康權的意識,既要保護好自己的這一權利,又要不傷害別人的這一權利?!?/p>
關于第三個過渡語,同學們感到很為難。他們認為這個問題有點“虛”,可以意會但是難以言傳。為了讓同學們有話可說,我請他們回顧之前學習的“我們享有廣泛的權利”,看看我國公民總體上享有哪些權利,然后比較在這些權利當中生命健康權的地位如何。
有同學說:“生命健康權是與我們關系最緊密、與我們關聯最頻繁的一項權利,沒有生命其他很多權利就無法享有,沒有健康其他諸多權利也許只能有限地享有。我爺爺愛養(yǎng)生保健,他說生命是1,其他是0,沒有前面的1,后面0再多也沒有意義。借用這句話,生命健康權是1,其他權利是0,有前面1的存在,后面的0才有價值,其他權利才有意義。所以說‘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根本的人身權利’。”
至于第四個過渡語,我“就地取材”,借用前面學生談論的生活中的現象,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積極地維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任何公民都有生命健康權利,維護自己的權利,但不能侵害別人的權利。
最后,學生得出結論:我們既要珍愛自身的生命與健康,也要關愛他人的生命與健康。
……
關于這一課的教學,我主要借助過渡語呈現思路,形成問題串,逐層深入,激發(fā)學生思考,促使學生參與。整節(jié)課流暢自如,很好地實現了“幫助學生認識公民廣泛權利中基礎權利的內容,喚醒學生尊重自己和他人權利的意識”的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