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青口小學 季侃平
教師在講解一個新的知識點時,都會先講概念,然后再舉例驗證概念。所以學生在接觸與學習新知識點的過程中,都是必須先學習有關的數(shù)學概念,它奠定了學生以后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尤其對于小學數(shù)學來說,基本概念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學生需要為日后的學習奠定穩(wěn)固的基礎。
由于小學生在接收與學習數(shù)學知識點時會對數(shù)學語言所描述的概念,理解有偏差或理解得不夠透徹,所以教師在教授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比較直觀形象的東西或者動態(tài)畫面來演示一下,讓學生能夠快速有效地理解與學習,同時也加深學生對此的印象。
就比如在小學四年級課本上,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那么學生就會想“什么是平行”,如果兩條直線平行,他們應該處于什么位置關系,除了平行還有別的位置關系嗎?這時,教師就可以向?qū)W生講解平行的概念,“在平面上兩條直線、空間的兩個平面以及空間的一條直線與一平面之間沒有任何公共點時,稱它們平行?!睘榱俗寣W生更好地了解,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在教室里有哪些東西是平行的。然后可以引申出其他的概念,比如長方形、正方形和梯形等,然后還可以提問學生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相似之處。在這些基礎上,還可以詢問學生生活中在哪些東西上可以看到這些不同的四邊形。此外,教師也可以教學生畫出這些四邊形,在這同時也將四邊形的作圖技巧教給了學生,可謂一舉兩得。因為小學生的想法都比較簡單,所以在引入某一個概念之后,學生被激起的好奇心可以促使教師順利地講解該知識點。
所以,在以概念教學的方式進行教學時,教師就要注意講解不要太生硬,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盡量用學生比較容易理解的方式去講解概念,并且可以盡量多舉一些例子來驗證該知識點,也可以請學生舉例。
小學時期依舊是學生的兒童時期,所以他們在學習中仍然會覺得枯燥乏味。小學生好動,好奇心強烈,喜歡探索。教師根據(jù)小學生的這一性格特點,在講課過程中融入一些有趣的小活動,學生會更加集中注意力聽講,教師的概念教學也會進行的更加順利,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的魅力。
就比如在小學五年級的課本上,講到了平行四邊形與三角形的面積之間的關系。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一起動手實踐一下。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將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然后可以給學生講解道:“通過觀察可以發(fā)現(xiàn),拼成平行四邊形的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等。由于兩個三角形相等,所以每個三角形的面積是拼成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又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所以可以引申出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边@樣的教學模式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感覺到數(shù)學有趣之處,最重要的是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學到了有靈魂的概念。教師用這樣的概念教學方式教學,不僅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促進了學生對新知識概念的吸收度,同時彰顯了概念教學中的數(shù)學本色。
有時候教學的方式太過古板,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高,所以教師可以適當?shù)馗淖円幌抡n堂的教學方式,活躍課堂的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概念教學的質(zhì)量,也用概念教學的方式體現(xiàn)了數(shù)學本色。
數(shù)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師在講解概念的時候就可以把概念和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讓學生意識到數(shù)學不是那么難,數(shù)學并不是那么高深。而且生活的例子也是對概念的一個補充說明,能夠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概念,挖掘概念背后的含義。
例如,小學四年級的同學都會學習平面圖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等。在講解平行四邊形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將概念和生活聯(lián)系起來,給同學們舉一些例子?!霸谖覀兊纳钪校幪幙梢娖叫兴倪呅?,不知道同學們發(fā)現(xiàn)沒有,小區(qū)門口的電動門,小商店門口的推拉門,繪圖用的縮放支架等等都是平行四邊形的形狀。同學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要設計成平行四邊形而不是三角形或者是其他的圖形呢?通過對比,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平行四邊形的形狀不穩(wěn)定,其受力容易變形。剛剛舉的例子受力都容易發(fā)生形變。”教師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講解還做到了概念的深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僅熟悉了平行四邊形的概念還知道平行四邊形的特點。比如,生活中還有三角形的例子,像自行車架、籃球架、相機三腳架、太陽能熱水器等等。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同學們聯(lián)系生活,去想一想別的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做到觸類旁通。
在概念的教學中,不僅僅教師要去聯(lián)系生活實際,還要帶動學生一起去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知識點與生活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如此一來,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能力,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生學習概念最終的目的還是要去記憶這個概念。那么教師在概念講解的時候何不找尋出方便記憶的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在講究記憶方法的時候,教師需要根據(jù)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探索出一條最適合學生記憶的方法。
比如說,教師可以抓住概念的關鍵字詞,通過強調(diào)這些關鍵詞,讓學生有效地理解和記憶概念的本質(zhì)特征。像正方形的概念:有一個角是直角且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正方形。在這個概念中就要注重強調(diào):直角,鄰邊相等,平行四邊形。當然,也有很多教師會強調(diào)四條邊相等。其出發(fā)點都是相同的,都是讓學生學會去抓住正方形的特征,如此一來就能方便學生記憶。小學生天性愛玩,喜歡有趣的事物。教師還可以根據(jù)這一特點,把一些概念做一個總結(jié)??梢砸皂樋诹锏男问奖憩F(xiàn)出來,增加學生記憶過程中的樂趣。就比方說多位數(shù)讀法歌,“讀數(shù)要從高位起,哪位是幾就讀幾。每級末尾若有零,不必讀記心里。其他數(shù)位連續(xù)零,只讀一個就可以。萬級末尾加讀萬,億級末尾加讀億?!边@首詩歌就概括了有關讀數(shù)的概念。讓學生邊唱邊記憶,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興奮點,增加學生學習數(shù)學概念的興趣。
很多家長和教師都會反應小學生的記憶力不好,才學的知識點過了幾天就忘記了。為了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降低知識的遺忘率。需要教師、家長、學生的共同努力。學生要多讀多背,教師要找出適合學生的記憶方法,同時家長還要監(jiān)督學生記憶知識點。否則,學生難于在學業(yè)上有所建樹。
學生在概念的學習中并不是能夠一次性記住的,所以需要鞏固練習,加強記憶力。教師在課下就需要布置作業(yè),以此來加深學生的記憶。教師在講完一個知識點之后,也可以適當?shù)剡M行一些拓展訓練,比如提問一些課堂上教師講過的新增知識點,或者請學生上講臺回答教師的問題等。
如上述所說,小學數(shù)學的概念教學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比如在小學四年級時會學習各種四邊形,五年級時會學習各種四邊形的面積如何計算,而在六年級時就要學習比較常規(guī)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教師可以給學生展示一下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長相,然后進行講解,比如最簡單的是正方體的表面積的計算,因為六個面相同,所以只需要用一個面的面積乘以6就可以了。但是長方體的面積就比較麻煩,這個時候可以先請幾位同學發(fā)表一下自己的想法,然后由教師來解釋計算方法。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做一個長方體,然后請同學們觀察它的特點,總結(jié)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最后由教師告訴同學,長方體的表面積就是長方體六個面的面積的總和。因為長方體的對立面一樣,所以只需要算一個面然后乘以2就可以了,最后將這些面積相加即可。
讓學生自己找到問題的答案或許比教師直接將答案告訴學生更容易讓學生記住,而且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講,概念教學更應該緊扣教材。所以,教師在概念教學拓展的過程中應該貼合教材,拓展的內(nèi)容也要與該知識點緊密聯(lián)系。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總結(jié)歸納這些知識點,并且定期檢查,鞏固加強學生的記憶。
數(shù)學概念大多都比較抽象,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師就需要多花些心思在如何調(diào)動課堂氣氛與學生積極性的方面,更重要的是用什么樣的授課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以及思考如何在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上用概念教學的方式展現(xiàn)數(shù)學本色與魅力,因此,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熟練掌握這些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