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昆山市淀山湖中心小學校 段 杰
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在數學學科中的具體體現(xiàn),《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標準(2011年版)》)明確提出了10個核心概念,即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
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綜合性應用數學的能力和品格,它能夠體現(xiàn)數學知識和技能,反映數學思想和本質。蘇州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劉曉萍研究員在其主持的課題組研究中認為,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指通過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為了滿足自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所必備的數學思維與數學文化,其構成要素為:數學人文、數學意識、數學思想。作為一線教師,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
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生活中應用數學,所以在教學中必須注重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強化學生的數感,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稑藴剩?011年版)》也指出,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fā),利用“現(xiàn)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zhàn)性的”材料,引導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獲得知識和技能。
例如,在教學“減法性質在小數中的運用”時,教材是通過計算兩組對比題的結果后,通過觀察、比較得出結論,這樣的過程比較“程式化”,學生對此的理解也比較機械,接受程度不高。其實,教師可以依托學生的購物經驗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明明帶了20元去商店購買文具,他看中了一個標價為3.7元的筆袋和一支標價為9.3元的鋼筆,買了這兩樣文具后,他還剩多少元?通過賦予枯燥的數字以“活力”,把純粹的計算題改編成了具有生活氣息的實際問題,既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的生活化,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數感。像這樣的教學素材不僅貼近學生的生活,符合學生的需求,而且也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加強了數感。
《標準(2011年版)》指出,通過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學習,學生能獲得適應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fā)展所必需的數學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筆者對現(xiàn)行蘇教版教材進行了梳理,發(fā)現(xiàn)涉及了20多種數學思想,常見的有轉化、推理、模型、假設、數形結合等。
小學生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思想的意義和價值,提高數學學習能力,提升數學綜合素養(yǎng)。
例如,在教學“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我是這樣設計教學的:
師:是啊,已有的經驗告訴我們,只有單位相同的量才能直接相加,分母不同也就意味著分數單位不同。那你準備怎么計算這個算式呢?請和同桌討論。
……
師: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時,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計算。像這樣的計算過程,其實就用到了一種常用的數學思想——轉化?;貞浺郧暗膶W習過程,在探究什么知識時也用到了這樣的思想?請在小組里交流。
師:在計算小數乘法時,我們把小數乘法先按整數乘法計算,再根據法則確定積的小數位數。在推導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時,我們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剪、移、拼等活動,把它轉化成了求等底等高的長方形面積。這些都是轉化思想的廣泛應用,它是我們小學數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思想,它將新知的探究轉化成舊知的拓展,使我們站在“自己的肩膀”上看到了“山頂的景色”。
數學教學的重要意義不僅在于知識的傳授,更在于思維的鍛煉和思想的貫通。數學思想的滲透好比是“綱”,數學知識的掌握好比是“目”,只有“綱舉”,才能“目張”。教師只有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才能引導學生建立合理的數學知識體系,培養(yǎng)學生全局性的數學視野,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
《標準(2011年版)》指出,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培養(yǎng)學生應用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是數學課程的重要目標,它是提高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重要標志。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正處于起步階段,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應用意識是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而數學實踐活動的開展能快速和有效地實現(xiàn)這一目標,它通過觀察、操作、分析、比較、歸納等活動,為學生探索知識形成過程、掌握思想方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例如,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在第二單元《折線統(tǒng)計圖》之后,安排了“蒜葉的生長”這一具有“長作業(yè)”性質的綜合與實踐活動,學生通過圍繞實驗中蒜葉和根須的生長情況,完整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過程,進一步提高了綜合應用統(tǒng)計知識和方法的意識。我在教學時,不但組織學生每天按時觀察和記錄蒜葉和根須的長度,而且在教材原有的統(tǒng)計圖橫軸(時間)下方增設了每天的氣溫情況統(tǒng)計,這樣使學生在教材規(guī)定的活動內容的前提下,還能結合生活經驗進行探究。同時,由于天氣原因,還將原計劃的20天活動時間延長了10天,使學生更清晰地觀察和記錄了相關實驗情況,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中進一步增強了用數學眼光觀察和分析生活現(xiàn)象的意識。
總之,小學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探究是一個具有深遠影響的教育命題,它對于新時代數學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教師要站在為學生終身發(fā)展的角度不懈探究培養(yǎng)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