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汶禧
在我的家鄉(xiāng)寶安福永,最有特色的傳統(tǒng)習俗就是舞獅了。(開門見山,直入主題。)
每到春節(jié),大街小巷都能看到特色傳統(tǒng)節(jié)目——舞獅。舞獅,表達了人們祈求吉祥、驅除邪惡的愿望。舞獅的隊伍一般由8~12人組成,配以大鑼、大鼓,又有槍、劍等武術表演,聲勢浩大,非常熱鬧。舞獅主要有“文獅”和“武獅”兩種?!拔莫{”主要表現(xiàn)獅子的溫馴,有酣睡、舔毛、抖毛、撓癢、打滾等逗趣動作;而“武獅”主要表現(xiàn)獅子的威武,有跌撲、采青、踩球等高難動作,配合快節(jié)奏的鼓點,真是惟妙惟肖,威風凜凜。春節(jié)期間,舞獅隊走街串巷,有時還會去到各家各戶,他們去到哪家,哪家主人便滿心歡喜地拿出準備好的紅包派發(fā)給舞獅隊長,謝謝他們?yōu)榧依飵砑槿缫狻P『⒆觽儎t手舞足蹈,興奮不已。這熱鬧萬分、喜氣洋洋的傳統(tǒng)習俗為冷冷的冬日帶來了融融暖意。(小作者詳細介紹了舞獅這一傳統(tǒng)習俗,突出了其吉祥、熱鬧等特點。)
真正的舞獅歷史源自漢朝,據(jù)《史記》記載,我國古代在招待各國特使來訪時,會有演員戴面具,扮鳥獸,載歌載舞,以示歡迎。不過,當時我國還沒有獅子。后來經過文化交流,獅子從西亞通過“絲綢之路”來到我國,馴獅舞蹈便由此傳來,帶領獅子的表演者,當時稱為“馴獅郎”,也一并隨來。由于當時交通不發(fā)達,獅子運到我國寥寥無幾,這種驚險刺激的馴獅舞蹈,只在皇宮內苑舉行,平民百姓無緣觀看。于是,民間藝術家便根據(jù)書籍及傳聞記載,進行塑造與裝飾,制成假獅子,在民間進行演出。假獅子既展現(xiàn)出了獅子的勇猛,又結合了人們的想象,代表了吉祥和活力。自此以后,便有了民間舞獅的出現(xiàn)。(小作者補充了相關資料——舞獅的由來,文章內容豐富翔實。)
我愛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文化,希望它能永遠保留下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