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存 王建軍 王楠
(戰(zhàn)略支援部隊信息工程大學,河南 鄭州 450001)
在日常生活中,不知大家有沒有這樣一種感受——自己的心理不是單純的,性格是多面性的、復雜的。有的時候,你也許是一個很文靜的人,但是在其他時候,你也許是一個很瘋狂的人、激情的人。在遇到有挑戰(zhàn)的事情時,比如跑步5公里的半途中,你特別累特別不想跑了,這時內心仿佛有兩個人在爭論,一個說累死了實在跑不動了放棄吧,另一個說放棄太可惜了,不管怎樣這是任務一定要堅持到底。如果我們沉下心來分析內心這些聲音,可以清晰地看到,原來人的內心中,實際上有不同性格的自己存在,那個想放棄的是不自信沒有勇氣的自己,那個堅持到底的是勇敢自信的自己。我們的性格之所以那么復雜,就是因為在內心中有不同的成分,他們有不同的性格,他們經常會有沖突、矛盾。這些互相矛盾的成分我們稱它作‘子人格’。這里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種認識自己內心的方法:心理學家朱建軍及同事創(chuàng)建的人格意象分解技術。
人格意象分解,就是通過分析人格,找出一個人心中各個不同的子人格的方法。就像是汽車保養(yǎng)時,工人把汽車拆開修理。朱建軍有時候把人格意象分解叫成是“拆人”,也是這個意思。“拆”一個人,就是把他心中各個子人格找出來。每一個子人格都會在想像中有一個自己的具體形象,仿佛他是一個獨立的人。
意象對話技術證明房子是人的內心世界的象征,房子里的人也就是他心中的子人格。讓我們來對自己進行人格意象分解,指導語:“每個人都有內心沖突、內心矛盾的體驗。有時你會覺得你好像有幾個不同的‘我’,只要放松地去體驗,每個人都會有許多不同的‘我’。好,現(xiàn)在想像一座大房子。在這個房子中會出現(xiàn)一些人的形象,這些人實際上都是你,是你人格的不同部分。你靜靜地等待,看這個房子里會出現(xiàn)些什么人? 不用擔心自己的想像力差,想像不出來。根據(jù)經驗,任何一個人都可以想像出這些子人格。也不用擔心自己想像出來的形象“不正確”,對出現(xiàn)的人物你也不要評判,他們都是你人格中的一部分,沒有好壞優(yōu)劣。”
這樣做時,我們想象得到的子人格的形象就會逐個出現(xiàn),仿佛逐漸展開一幅畫卷。比如我們看到房子里有一個男孩站在窗口,屋子中央一人在做作業(yè),角落里一人在電腦前玩游戲。這個方法有一個好處,就是根據(jù)各個子人格在房子中出現(xiàn)的位置,我們可以得到對這子人格更多的了解。位居中央的也許是一個占主導地位的人格,比如那個做作業(yè)的;在角落的也許是一個害羞的人,比如那個玩游戲的人,也許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還有,這些人在做的事情也反映了他的特點。比如,一個正在收拾家的人也許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另一個正在看書的人也許是一個勤奮上進的人……接下來讓我們想想自己走出這個房子,看看在房子外邊有些什么人。這些人一般來說也是我們的子人格。
運用這個技術,可以了解自己的心靈,用它來了解自我是非常有效的。它就像是心靈的CT,可以把我們心理和人格的各個方面清晰地展現(xiàn)出來,從而幫助我們完善自我,消除心理障礙,促進心靈成長。
1.有一些子人格是“固有的”
我相信有一些子人格是“固有的”,也就是說,這些子人格是在一個人一出生,就潛藏在他的心靈中的。大量的證據(jù)表明,兒童在一出生就存在著行為上的差異;有的兒童比較好動,有的比較安靜;有的喜歡對人笑,有的自己玩得比較多;有的在被激怒后很容易平息,有的會持續(xù)煩躁不安……新生兒的子人格形象是不存在的。但是,由于一定程度的遺傳,適合于形成某種子人格的潛質是應該存在的。好動的兒童長大以后應該會有一個好動的子人格;而好靜的兒童在長大以后,也應該有一個好靜的子人格。天性強健的兒童,也許會有一個“力量型”的子人格,也許是“英雄”、也許是“黑社會老大”。天性敏感的兒童,也必然會在他以后的某些子人格中體現(xiàn)出這個敏感的素質。
2.有一些子人格是“內化”形成的
精神分析心理學明確地指出,出于某種動機,兒童會接受父母及周圍環(huán)境的價值觀念,使之內化成為自己的價值觀念并按這些指導自己行為。比如在家庭環(huán)境中耳熏目染,把父母的性格特點內化,內化了的父母可以形成類似的子人格。有的人干脆把這些子人格的名字叫做“父親”、“母親”。
3.有一些子人格形成于不同成長時期
我們可以把人表現(xiàn)出的性格比作一條河流,兒童時他像溪流,青年時激流澎湃,而到了中年后漸漸平緩。不同的時期,人的性格特點是不一樣的。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給一個青年女子做人格意象分解時,我發(fā)現(xiàn)她的子人格中,16歲以下的子人格都是很快樂而活潑的,但是有一個子人格年齡是17到20歲,卻是一個很抑郁的女孩子,而在年齡更大的子人格中也一直有抑郁者。
人格意象分解不是一個有趣的游戲,而是一種重要的實踐方法。我們用它來改進人的心理素質,消除人的心理障礙,也就是進行心理咨詢與治療。下面我們只簡單介紹部分和人格意象分解有關的意象對話方法。
我們可以分辨出此時此刻是哪一個子人格在場嗎?當然可以,因為不同的子人格出場的時候,這個人的外在表現(xiàn)是不同的。有時候,外在表現(xiàn)的不同會非常明顯。
不同的子人格的言語方式是不同的,有的說話直率,有的委婉,有的粗魯,有的溫和。不知道是在和誰說話,你就可能說話不恰當。比如,電影綠茶中,趙薇飾演的女研究生吳芳戴一副眼鏡,喜歡喝綠茶,性格嚴肅、古板、著裝單一,經常相親,但又讓人感覺不易接近。姜文飾演的陳明亮想與吳芳接近卻碰了壁,后來他在酒吧遇到了彈鋼琴的郎朗,其實這是吳芳的另一個子人格,她喜歡用綠茶給人算命,打扮時髦,流連于酒吧中,周旋于不同的男性中。陳明亮與郎朗相處了解其成長經歷和內心的傷疤后終于走進其內心。
在日常情境中,在任何一個特定時刻,控制一個人行為的都不會是他所有的子人格組成的整體,而只是其中某一個子人格或者兩三個子人格。具體遇到某一個特定情景的時候,他只需要在這個儲藏庫中找到一兩種行為模式來應對。
各個子人格之間的關系,比較典型的是相互矛盾關系。比如一個人內心有兩個子人格,一個主導人格是工作狂人格,它是一個非常追求效率和成功的人格。但是,他也必定有一個很懶惰的人格:效率追求者會非常輕視和討厭懶惰者,反過來懶惰者也會嘲笑那個可笑的工作狂。他們之間的沖突可能會非常激烈。
相互很矛盾的人格沖突到了最后,容易互不認識。比如,一個人有極為喜歡豪奢慷慨的子人格,還有一個非常吝嗇的子人格。來訪者在日常生活中認同于前者,不認同后者。他的豪奢子人格不認識吝嗇的子人格。這樣,隔離形成了。隔離的好處是來訪者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覺到自己的一致性,“我就是一個大方的人”。他意識不到自己吝嗇的行為,也就避免了自我知覺的混亂。
分辨出子人格后,我們可以識別有情緒的子人格以進行心理調節(jié)。例如,小海很愛睡覺,已經兩個月了,很影響他的正常學習安排,上課時睡覺曾被隊干部看到進行了批評教育。為此他產生了強烈抑郁的情緒,來尋求心理咨詢。他說“其實我現(xiàn)在真的很痛苦。我學習成績不好,怎么努力都沒用,睡覺,只是為了逃避現(xiàn)實!睡著了,就看不見講課的教員,看不見認真的同學,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用思考!”我問:“是你的哪個子人格現(xiàn)在在抑郁?”這個詢問促使他去做識別,他會說:“現(xiàn)在抑郁的是我的‘小豬’(子人格的名字,下同)”:本來,他認為抑郁的是自己整個人,而這個識別使他把“抑郁”定位,知道了抑郁的不是整個的自己,只是自己的一部分“小豬”。從而使抑郁由彌散變?yōu)椴粡浬⒌?,可以控制的?/p>
我又接著詢問:“你的‘小豬’現(xiàn)在在抑郁,那么,其他子人格呢?比如,你的‘小暉’在干什么?”來訪者回答:“小暉看著小豬,不理解他為什么這樣抑郁,小石頭覺得自己把事情都做得挺好的。小暉沒有抑郁?!边@樣,他就可以清楚,抑郁的不是整個自己。明白了抑郁的不是整個自己,抑郁就不會影響到整個自己,它的危害也就小多了。
一次咨詢中完成不同的子人格各有長處和弱點,適合不同情境的子人格是不同的。在某種情境下如果一種子人格不合適,用更適當?shù)淖尤烁裉娲贿m當?shù)模梢越鉀Q一些問題。而替代的基本方法很簡單,你想讓那個子人格替代上去,就激發(fā)這個子人格。一般來說,新的子人格一“上場”,舊的子人格就被替代了。即使舊的子人格一時不肯“退場”,他的影響也會削弱。激發(fā)一個子人格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呼喚他的名字,同時想像他的形象,找到他的感覺,這樣,他就會出現(xiàn)。
替代轉變是較快的轉變方法,但有時子人格的轉變需要很長時間。魯迅在《過客》一文中,寫到一個孤獨的、疲憊的過客,他明知道前面是墳墓,還是勇敢地一往直前。不過這個過客有一個奇怪的特點,就是拒絕關懷。路上有一個小女孩關心他,但是他拒絕了。像這樣的過客,如果我們用金屬做比喻,是鋼鐵做的人。所以他有鐵一樣堅強的意志。也正是因為他是鋼鐵,所以害怕關懷的水,害怕自己被銹蝕。他覺得自己一旦接受了關心,一旦停下來,積累已久的疲憊就會使他垮掉,會兒女情長、英雄氣短,也就是被銹蝕。這樣的人就需要時間來進行轉變。
我們要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就要調節(jié)這個人的各個子人格之間的關系。有一個簡單的調節(jié)方式,不需要心理治療師有很多的經驗,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這個方法就是讓想像中的所有子人格相互擁抱、合為一體;或者讓主要的子人格——擁抱其他子人格,并結合為一體。用這樣的方式重組人格。經過一次分裂和重組,人的心理狀態(tài)就可以有改進。因為子人格相互擁抱是自我接納的象征性體現(xiàn),如果一個人的各個子人格之間都有了更多的接納,各個子人格都相互融合、互通有無、互相幫助,這個人的整體心理狀態(tài)怎么可能不更好呢?
以上我們理解了人格意象分解、學會識別不同子人格及其關系、并試著在識別子人格后進行心理調節(jié)。通過對人格意象分解方法的掌握,我們可以了解自己內心存在的不同聲音,從而更好認識自己悅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