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療程后,兩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均較療程前顯"/>
陳璐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9.22.045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采用二甲雙胍聯合門冬胰島素治療對母嬰結局的影響。 方法 選取該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各63例,對照組應用門冬胰島素治療,研究組則聯合二甲雙胍,比較兩組母嬰結局。 結果 療程前,兩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程后,兩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均較療程前顯著降低,其中研究組較對照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下降更為顯著(P<0.05);研究組羊水過多、高血壓、早產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3.17%,較對照組顯著降低;研究組剖宮產率為22.22%,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低血糖、巨大兒、呼吸窘迫、黃疸等新生兒不良結局發(fā)生率為6.35%,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 結論 妊娠期糖尿病應用二甲雙胍與門冬胰島素聯合治療,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推廣。
[關鍵詞] 二甲雙胍;門冬胰島素;妊娠糖尿病;母嬰結局
[中圖分類號] R714.256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11(b)-0045-02
妊娠期糖尿病為孕期女性常見合并癥,主要是指孕婦于妊娠期發(fā)生的糖耐量異常或血糖升高情況,發(fā)病率約占1%~10%。妊娠期糖尿病一旦確診,應盡早采取措施控制血糖及飲食,如血糖控制不佳,易引發(fā)高血壓、羊水過多、酮癥酸中毒等并發(fā)癥,同時也是影響母嬰結局的重要因素[1]。胰島素是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用藥方案,但部分患者單用胰島素療效欠佳,血糖控制效果不滿意,尤其是存在胰島素抵抗的患者[2]。二甲雙胍為臨床治療糖尿病常用藥,具有胰島素增敏作用,對于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素抵抗具有良好效果。該次研究選取該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規(guī)胰島素治療同時聯合二甲雙胍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12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研究組及對照組,每組63例,研究組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30.41±2.31)歲,孕期27~39周,平均孕期(32.45±2.13)周,其中初產婦39例,經產婦24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1~44歲,平均年齡(30.59±2.38)歲,孕期26~38周,平均孕期(32.15±2.21)周,其中初產婦37例,經產婦26例。兩組患者孕期等一般資料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取得了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患者均為單胎妊娠;②經控制飲食、運動等方式干預,血糖指標未改變。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心、肝、腎等嚴重疾病的患者;②排除合并精神疾病等因素影響依從性的患者;③排除不符合用藥指征、有用藥禁忌證或有過敏史的患者[3]。
1.3 ?方法
對兩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妊娠期糖尿病健康教育,包括:控制飲食、合理運動、監(jiān)測血糖等。其中對照組予以門冬胰島素治療,晚飯前皮下注射門冬胰島素,以每日0.3 IU/kg作為初始劑量,監(jiān)測患者血糖變化,酌情調整劑量。研究組在應用門冬胰島素同時,聯合應用二甲雙胍,每日于晚餐前口服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0.5 g/次,1次/d[4]。兩組均持續(xù)治療至分娩前。
1.4 ?觀察指標
統計療程前后糖化血紅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BG),比較患者早產、高血壓、羊水過多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統計分娩方式,比較新生兒低血糖、巨大兒、呼吸窘迫、黃疸發(fā)生情況。
1.5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巨大兒、黃疸發(fā)生例數及比例等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平均HbA1c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療程前后HbA1c、2 hPG、FBG結果分析
療程前,兩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療程后,兩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均較療程前顯著降低,其中研究組較對照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下降更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結果分析
研究組羊水過多、高血壓、早產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3.17%,較對照組17.46%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研究組剖宮產率為22.22%,較對照組39.68%的剖宮產率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結果分析[n(%)]
2.3 ?兩組新生兒結局結果分析
研究組低血糖、巨大兒、呼吸窘迫、黃疸等新生兒不良結局發(fā)生率為6.35%,較對照組19.05%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 兩組新生兒結局結果分析[n(%)]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導致血糖水平升高,胰島素水平紊亂還會致使脂肪、糖、蛋白質等營養(yǎng)素代謝異常,增加了高血壓等并發(fā)癥及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風險[5]。有研究顯示,部分早期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合理運動聯合控制飲食等策略對于控制血糖水平具有積極影響,但少數患者仍需用藥干預[6]。胰島素是治療糖尿病的基礎用藥,其原理為通過對體內肝糖原合成的抑制作用,促進機體攝取、利用葡萄糖[7-8]。妊娠期糖尿病采用胰島素治療,能夠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門冬胰島素為臨床常用的新型胰島素制劑,其活性接近天然胰島素,起效迅速,尤其適合餐后血糖的控制。
臨床在應用門冬胰島素過程中發(fā)現,部分患者血糖控制效果不滿意,可能與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島素抵抗引起胰島素利用敏感性降低相關。為進一步提高門冬胰島素的效果,提高胰島素利用率,該次研究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療中加用二甲雙胍治療。研究結果顯示,療程后,兩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均較療程前顯著降低,其中聯合二甲雙胍的研究組患者較對照組HbA1c、2 hPG、FBG指標水平下降更為顯著(P<0.05);說明二甲雙胍可增強機體胰島素敏感性,提高血糖控制有效性。研究組羊水過多、高血壓、早產的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3.17%,較對照組顯著降低;研究組剖宮產率為22.22%,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研究組不良結局發(fā)生率為6.35%,較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說明二甲雙胍與門冬胰島素聯合用藥有助于進一步改善母嬰結局。
綜上所述,妊娠期糖尿病應用二甲雙胍與門冬胰島素聯合治療,有助于提高血糖控制效果,降低低血糖、巨大兒、呼吸窘迫、黃疸等新生兒不良結局發(fā)生率,改善妊娠結局,值得推廣,在應用中還需加強對患者的血糖監(jiān)控,以確保血糖控制效果確切。
[參考文獻]
[1] ?翟悅靜,李彩輝,朱慧芳,等.不同孕周給予胰島素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藥房,2016,27(18):2473-2475.
[2] ?馮燁,楊慧霞.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療:如何正確應用二甲雙胍和胰島素[J].中華糖尿病雜志,2016,8(5):261-263.
[3] ?佘玉清.益氣養(yǎng)陰湯聯合胰島素治療氣陰兩虛妊娠期糖尿病療效及對血清脂肪因子水平影響[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26(10):937-940.
[4] ?董春艷,彭志清.門冬胰島素治療初期妊娠期糖尿病45例[J].中國藥業(yè),2016,25(5):91-93.
[5] ?安艷芳,孫娜芬.參芪降糖顆粒輔助門冬胰島素注射液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8, 26(4):294-298.
[6] ?李永平,程群芳.“三短一中”胰島素治療模式與持續(xù)皮下胰島素輸注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5):1016-1018.
[7] ?李英,陳銀玲.醫(yī)學營養(yǎng)聯合運動治療妊娠期糖尿病的療效觀察[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6,38(6):718-720.
(收稿日期:2019-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