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蠡口實驗小學 周亞雲(yún)
俗話說得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句話充分說明了閱讀與寫作有著密切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們知道,要提高寫作水平,必須要有一定的閱讀量,而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相對較小,那么教師在課堂上就要充分用好手中的教材,以課本中的文章為載體,設計與之相關的“寫”的訓練點,在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積累語言,滲透寫作知識,掌握寫作方法,從而提高寫作能力。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肚子里沒有一定的積累學生確實對寫作感到頭疼。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大量的語言實踐中掌握運用語言的規(guī)律,語言的學習應該在語言實踐中完成,語言實踐的過程就是語言內化和外化的過程”。我們一直鼓勵孩子多讀課外書,但是我們也不要忘了選入教材的課文很多也都是文質兼美的文章,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既要引領學生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積累好詞佳句,學習仿句。
如:《九寨溝》一文充滿了詩情畫意?!按蟠笮⌒〉暮矗耦w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湖水清澈見底,湖底石塊色彩斑斕。”優(yōu)美的語言,形象的比喻讓我們如見其形。比喻句的本體和喻體學生一下就能找出來,教師的重點應該放在通過引導學生從喻體感受九寨溝五彩池的特點,從而體會比喻的精當之處,以此打動學生的心靈,懂得比喻句的精髓是貼切。“雪峰插云,古木參天,平湖飛瀑,異獸珍禽……九寨溝真是個充滿詩情畫意的人間仙境啊!”短短一句話,一連串精煉的四字詞語,每一個詞都是一幅畫,忍不住要讓學生積累。
再如《莫高窟》,飛天美輪美奐:“壁畫上的飛天,有的臂挎花籃,采摘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銀弦;有的倒懸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帶飄浮,漫天遨游;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作者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力,在此基礎上練習說話“有的________,_________?!弊寣W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寫文章既要得言也要得法,有了積累,怎么下筆,這就需要方法的指導,下面的一些例子就是學生學習寫作方法的典范。
如《天鵝的故事》作者寫天鵝破冰,不僅抓住了老天鵝英勇破冰的特寫鏡頭,又花了筆墨寫了天鵝群破冰的感人場面,使學生感受點面結合的好處:既注意整體的描述,又能突出細節(jié)的刻畫,寫出場面的豐富和層次。這篇文章這種寫法非常典型,教師在這里應小結寫法讓學生對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有一個具體的理解后加以訓練,描寫一個活動場面。
再如賈島的詩作《推敲》,“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前一句,“鳥宿池邊樹”營造了夜晚的靜謐,“僧敲月下門”一句中的“敲”字打破了夜的寧靜,襯得這夜更靜了,收到“鳥鳴山更幽”的藝術效果,教師可引導學生關注以聲襯靜的寫作方法。
小學教材中有不少文章非常具有典型性,在章法結構上為小學生寫作指引了方向。對于典型課文,教師要抓住典型,教給學生同一類文章的章法結構。
例如《說勤奮》,這篇文章是小學階段學生學寫說理性文章的典范之作。這篇課文說理的思路非常清晰,作者開頭提出觀點:“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睘榱俗C明自己的觀點,列舉了司馬光和童第周的兩個事例,由此說明勤奮的重要性,最終得出結論:“只有一生勤奮,才能有所作為,才能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边@篇文章是小學階段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說理文,符合一般說理性文章的思路結構:提出觀點——舉例論證——得出結論。通過學習學生很快就明白了說理文的基本結構。那怎樣使說理具有說服力呢?教師進而提出疑問:司馬光和童第周兩者有何異同?經(jīng)點播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的是一個是古代的,一個是現(xiàn)代的。一個天資聰明,一個起步晚,基礎差。但是相同的是他們都靠勤奮獲得了成功。這就印證了課文中的兩句話:“即使基礎比別人差一些,只要肯下功夫,也是照樣可以成才的。”“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這兩個例子結合在一起,充分證明了作者的觀點。通過讓學生比較兩個事例的異同,學生知道了列舉事例不僅要有典型性,還要具有全面性,這樣說理更具有說服力,無形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說理思維。
教師拿到一篇課文,首先應該思考的是,這篇課文是什么類型的課文,作者怎樣寫這篇文章的?可以從這篇課文交給學生些什么能力?如果不細心鉆研教材,很可能就錯失了一個很好的訓練點。如《推敲》這篇課文就題目看是一個故事,從這個故事中學生要學習的不僅僅是人物的推敲精神,更應該從這個故事中領悟推敲、斟酌文字的方法。賈島在“推”和“敲”中難以選擇的時候,韓愈是這樣幫其分析的:“還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訪友,即使友人家門沒有閂,也不能莽撞推門,敲門表明你是一個懂得禮貌的人。再說,用‘敲’字更能襯托出月夜的寧靜,讀起來也響亮些?!庇谩扒谩焙眠€是用“推”好,當韓愈這樣一分析,其實已經(jīng)很明顯了,不必多說,應該進一步讓學生思考的是:韓愈是怎樣推敲的?從哪幾個方面推敲的?從中總結斟酌文字,修改習作可以從用語境、人物身份、字詞的音韻等角度去考慮。這就是“潤物細無聲”的方法指導,學生從中學會了修改習作的方法,這就是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
總之,語文教師用好手里的現(xiàn)成的教材,充分發(fā)揮語文工具性作用,讓學生在讀中悟寫,以讀促寫,在閱讀中切切實實提高語文能力,提高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