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光勇
(貴州省仁懷市城南小學,貴州 遵義 564500)
賞識教育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非常大的激勵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小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和自信心,能夠讓他們在一種非常輕松愉悅的氛圍下,自覺主動地接受體育教授,加強體育鍛煉。新課標下,賞識教育不僅非常適合小學生的教育,也是國家政府積極提倡的,受到大部分教師的青睞,很多教師非常樂意用賞識教育的模式對學生進行教育。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讓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一種非常和諧的關系,而且學生也樂于接受,可以更加高效和輕松地接受,從而提高教育效率,加強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更加有效地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zhì)量,進而加強小學生的體能素質(zhì)。
注意樹立賞識教育的意識是教師將賞識教育應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良好開端,也是將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成功與否的關鍵。教師需要正確地理解賞識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真正意識到賞識教育的價值,并逐漸形成賞識教育的意識,從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利用賞識教育去認識學生,處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1]。所以,為了更好地將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提前全面地理解賞識教育的基本內(nèi)涵,把握賞識教育的準則與要求。教師只有自己從思想上重視賞識教育,才能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用。
教師應該堅信每個學生身上都蘊藏著無窮大的潛力,每個學生都是天才。
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是實施賞識教育的前提。所以,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天才。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過于僵化落后,墨守成規(guī),不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與自信心。教師應該用一種充滿人情味的、有活力的教學方法,相信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當學生犯錯時,家長和教師不應一味地指責批評學生,而是應該從自身入手,想想自己是否出了什么問題。只有相信學生的能力,把學生當作天才來培養(yǎng),才能培養(yǎng)出國家的棟梁之才。尊重學生是賞識教育的基本,只有做到欣賞學生、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感動學生,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以自己的真心換取學生們的真心,讓學生在教師的呵護下健康成長。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個體,每個學生的能力也有所不同,但是每個學生都是可用之才。教師需要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關注每一位學生,注重個體差異,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自身特點進行不同形式與進度的教育與引導。逐漸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培養(yǎng)自賞能力,樹立自尊。
教師的信任能夠給予學生很大的肯定和力量。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相信兒童,解放兒童。這是把相信兒童放在首位。在平時的教育中,教師應該多對學生予以贊揚,保護學生脆弱的內(nèi)心,讓他們在愉悅中接受自己不對的地方并加以改正。實驗表明,兩個能力相近的人,他們所受的鼓勵的程度,往往決定了他們成績的好壞。即使有時教師的贊揚超出了學生的實際水平,他們也會努力往所贊揚的水平努力,久而久之,就會成為被贊揚的樣子。不管學生目前多么差,作為教師,應該多鼓勵并贊揚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勇往直前[2]。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鼓勵與贊揚,既能讓學生體會到被贊揚的愉悅,提高學習的動力,又能培養(yǎng)學生多關注別人的優(yōu)點、克服自己不足的習慣。教師們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長,樹立自信心。
任何教育方法都不是萬金油,在使用時不能一概而論,對于賞識教育來說也是如此。所以,在將賞識教育應用于小學體育教學中時,應當考慮到教學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賞識教育并不是一味地鼓勵贊賞學生,遷就學生,即使在學生犯錯時也不敢進行批評教育,不敢嚴格要求,這實際是對學生的放縱,在回避學生的缺點,不利于學生的全身心的健康發(fā)展。賞識教育并不是靈丹妙藥,不能因為對于賞識教育作用的肯定,就盲目地一味進行賞識教育。適時適度的賞識教育并不是不能批評學生,而是要在該贊揚時不吝贊揚,該批評時大膽批評,掌握好一個度,在準確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與其他教育方式相結合,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3]。
總之,小學體育教育中實施賞識教育是以促進小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的健康和諧發(fā)展為目的。因此,教師角色在課堂上,實施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盡量用表揚、激勵的方式對于學生給予鼓勵,盡量避免不要批評和辱罵學生。以前的體育教學中,都只是重視體育優(yōu)等生的學生,而對體育待優(yōu)生進行批評,從而導致了很多的學生逃學、厭學和懼學。因此,未來小學體育教學中應該針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因地、因時制宜地進行實施賞識教育,充分激發(fā)小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和體育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