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姜堰第二中學 謝小紅
很多學生在寫時事類作文時無話可說,東拼西湊湊字數(shù),長此以往,便會對作文失去信心。因此教師應當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制定有效的教學策略,采用情景化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將學生帶入作文材料的情景當中,引導學生發(fā)散思維,幫助學生找到作文信心,使學生愛上作文寫作,提高作文水平。
高中學生的作文體裁一般以議論文為主,作文題材主要以時事和社會現(xiàn)象為主,這就需要學生有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夠從多角度看待問題,分析材料,從而確定正確的主旨進行寫作。在分析材料的時候,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shè)相應的情景,借助一些教學工具營造氛圍,或者為學生展示視頻資料等,使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材料內(nèi)容,逐步形成清晰的寫作思路。比如,2018年全國卷卷一的作文材料是一幅漫畫,孩子第一次考試考100分,得到了媽媽的獎勵——一個吻,第二次考了98分,得到了媽媽的一巴掌。另一個孩子第一次考了58分,媽媽很生氣,打了他一巴掌,第二次考了61分,媽媽獎勵了他一個吻。剛看到這幅漫畫的時候,大家都不明所以,各自有各自的感觸,想法不一。語文教師可以拋出問題;若你是這個孩子,你的父母會怎么做,或者將來你成為父母,你會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呢?利用問題創(chuàng)設(shè)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當中,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學生才能深切地理解漫畫的含義影射的是中國的教育問題。明確了這一點,才能辯證地看待這個問題,最終明確寫作方向。
情景化教學主要是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在情境中發(fā)散思維和發(fā)揮想象力,從多方面看待事物。在課堂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情景化教學方式為學生展現(xiàn)情境,引導學生正確地解讀素材,并深入思考,確立自己的觀點。在日常作文練習中,教師可以選擇生活中的材料,提煉出作文題目,讓學生進入相應的情境中分析材料,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作文。經(jīng)過長時間的鍛煉,學生能夠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同時也能提高思維能力,從多種角度審讀作文材料,并善于在生活中積累素材,提高作文水平。例如教師可以選擇社會上的一些現(xiàn)象,如扶不扶、公交讓座等問題,在課堂上進行情景再現(xiàn),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老師進行交流,從而找到正確的寫作方向。
在高中作文教學中,為了避免課堂枯燥,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相互交流,大膽地分析材料,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逐步愛上作文。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進行思想碰撞,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完善和補充。教師應當認真選擇作文材料和主題,讓學生討論。在討論過程中,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教師可以選擇一些爭議性比較強的材料,例如:火車軌道上有10個人,火車就要開過來了,鐵路工人的呼喊并沒見效,他現(xiàn)在若是切換軌道,能夠救這10人的性命,但是開過來的火車會和另一輛火車相撞,會造成更多的乘客死亡。要是你,你會如何做?這明顯是一個關(guān)系道德的問題,教師利用這個材料,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能提高學生認識事物的能力,進而提高寫作能力。從根本上說,鼓勵學生交流探討,能有效提高學生思維能力,但要循序漸進,不能急于求成,教師應當有耐心。
總而言之,情景化教學方法具有較高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在寫作教學課堂中應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使學生快速進入思考寫作中,在情境中發(fā)散思維,發(fā)揮想象力,從多個角度審視材料,分析材料中隱藏的寓意,找準寫作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