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第三實驗小學 陳清潔
作文先導式模式擺脫了單一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其是運用一種小學生更能接受的、更為簡單的方式來講解知識。其次,在作文先導式模式當中更為強調的關鍵點是作文,這就是先導式模式的創(chuàng)新之處。相比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說,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起到了橋梁的作用,以教師所講的知識點為核心,全面詳細的講解語文知識內容,相比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模式,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更為明顯。下面針對于小學語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進行詳細的分析。
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第一個優(yōu)勢在于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比較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其主要是教師充當整個課堂的指導者,整節(jié)課下來,小學生擁有自主發(fā)言的權利還是非常有限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雖然擁有效率高的優(yōu)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扼殺了小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下,小學生不再是原來的只擁有聽講權利的那個角色了,現在小學生可以依靠教師對部分文章的介紹,利用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發(fā)展自己的學習思路,形成獨立思考的新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生語文學習的質量。例如,《畫楊桃》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此片文章的特殊性,簡單為小學生進行講解,給出中心思想,圍繞“換個角度看事物”的寫作思路,使小學生完成獨立的思考,將小學生分別帶入父母、教師、公交車、司機的角色,發(fā)揮自我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寫作質量。
作文先導教學新模式是一項小學生不太熟悉的新的學習模式,教師的首要任務在于向小學生解釋什么是作文先導式模式,怎樣運用?用生動的語言向小學生解釋,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的興趣。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與他們是否對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產生興趣有關,如果小學生能沉浸在作文先導式模式當中,也就意味著小學生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自身的學習效率。與此同時,教師需要進行資源的合理運用,充分利用當下所能利用的資源,為小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如果有創(chuàng)作需要的話,帶領小學生融入當時的氛圍,進行實地考察,對作文當中的角色更加深入的了解。在這樣的前提下,有利于小學生創(chuàng)作的真實性,有利于小學生在實踐與創(chuàng)作中產生共鳴,提高其寫作能力,促進小學生更為長遠的發(fā)展。
時代是在不斷發(fā)展進步的,處在整個時代當中的新鮮事物也需要創(chuàng)新,沒有一個事物能夠離得開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在處于不同環(huán)境的教學情況下,教師應該根據新的教育背景,堅持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根據新的教學大綱、教學目標、小學生需要,將原有的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進行及時的調整。并且要注意教學的實際作用,完成對教學內容的補充與增加,推動新的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的發(fā)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可以由教師帶領小學生進行校園參觀,目的是幫助小學生打開新的寫作思路。例如,在語文課文《找春天》教學中,教師可以帶著小學生在校園里逛上幾圈,要求其寫一篇作文,在第二天收回小學生的作文,看看小學生在春天里發(fā)現了什么?有沒有找到紅色的花,已經活躍的小鳥,早已冒綠的小樹。在小學生完成作文期間,有助于小學生思考春天里到底有什么,春天是什么樣的,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技巧與認知能力。
擺脫陳舊的教學模式,沖破原有教學模式的桎梏,將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引到課堂上來,教師在進行知識的教學中,不能過于心急,而是在小學生能接受的范圍內,逐步的增加新教學內容,使得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與實踐相聯(lián)系,根據先導式教學模式的特殊性,對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進行創(chuàng)新。引導小學生走出課堂、去找尋、去發(fā)現生活當中所存在的美好。要求小學生獨立完成創(chuàng)作,小學生在進行寫作文的同時,對小學生的詞匯、語言、語句的通順性都是一個挑戰(zhàn),教師應鼓勵小學生,幫助小學生樹立寫作的自信心,調動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實現學生作文學習上不斷的進步。
總而言之,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新穎的教學模式已經被廣大教師所接受,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帶來的便捷是有目共睹的。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應該被小學生所重視,使得作文先導式教學模式符合時代進步發(fā)展的要求,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